马拉松是什么?有人会说这是一项长达42.195公里的长跑赛事。56岁的邱淑容的答案很简单:马拉松就像是人生。在她眼里,这既是一场对手是自己的战斗,同样也是漫长人生的一个侧影,因为关键的不是终点而是一路怎么跑的。所以她的人生与马拉松有着不解之缘。
今年,呈现邱淑容这段精彩生命故事的纪录片《看不见的跑道》在台北、高雄上映,引发了又一阵“超跑妈妈热”。这位被称为“超跑妈妈”的中国台湾母亲,35岁才开始跑步却揽获了一项项纪录;51岁时因细菌感染被截去双脚,但她依旧翻开了人生赛事全新的一页。56岁,装着义肢的邱淑容无法飞奔在跑道上,但就像她说的那样,人生的马拉松刚刚开始。
偶然开启的传奇
传奇的故事和人生,往往不会那么显眼,但丝毫不会影响它的震撼度。
邱淑容便是如此。
如果不说提及她是中国台湾甚至全亚洲最会跑、跑最长里程的女性,那么在大多数人眼里,这位拥有两个女儿的母亲、台湾中钢集团的职员,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职业妇女。
冥冥中,邱淑容的人生就有着奔跑的意义。她的姐姐曾代表中华台北参加奥运长跑比赛,但35岁前的邱淑容和不少中年女性一样并没有运动的习惯。1993年,正是姐姐的光环让她被动地投身到马拉松中。
当时中钢集团要派出五位女性组队参加一项马拉松赛。“同事们想起我姐姐是奥运选手,便说‘姐姐会跑,妹妹应该也会跑’。”邱淑容就这样开始了自己的马拉松生涯。所幸丈夫是学体育的,于是从那时起,邱淑容的丈夫就指导她训练,陪她一起跑步。
“起初我最多只能跑十五分钟,也跑不过两公里,但越练习进步越多。”在顺利跑完那次比赛后,这位逐渐感受到跑步乐趣的新人开始加入中钢集团的慢跑社,她说自己舍不得放弃好不容易培养的运动习惯,“同时我也不断跑下去,抱着尝试的心态参加比赛,从此踏上跑步的‘不归路’。”
从对长跑一窍不通到生活中离不开它,邱淑容的转变很简单,也很自然。“慢慢的,就会发现跑步真的很简单,哪怕只有一双布鞋,有路就可以跑,如果跑步的时间是选在清晨,那更不会影响到家庭生活。”
于是,邱淑容在业余跑步的同时也偶尔开始玩票参加一些比赛,在第一次个人参赛中就获得女子组第6名。“那时的想法是能跑就跑,跑不动也可以随时停下来,当然能跑完是更好,没想到第一次跑就得名次,甚至觉得跑步怎么这么简单?”回忆起自己最初的跑步生涯,邱淑容开玩笑说,自己应该遗传到一些跑步基因。
从高雄跑回旗山婆家
跑步从此成为邱淑容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她每天早晚固定慢跑各2小时,休息日更是经常一跑就是七八小时,经年累月甚至过年也从不间断。
“我从高雄跑回旗山婆家,43公里的路程,半夜3点出发,先生开车载两个女儿在后面跟着我。”邱淑容说在别人可能觉得奇怪,但跑步的乐趣并不是那些没经历过的人所能感知的。
“我本来是个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圈除了家庭,就是办公室。因为跑步,我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比赛时和伙伴天南地北地聊天,让我的人生更加丰富。”世界各地参赛也开拓了邱淑容的视野,“参加比赛拿下名次、打破纪录,都增添了我的自信。此外,我认为对女性而言,跑步实在好处多多,唯有运动量充足,才能放心地享受美食,又不怕身材走样。”
邱淑容的名字开始在台湾走红,在参加了十多次马拉松赛后,她开始挑战超级马拉松。从100公里、24小时马拉松再到7天7夜超级马拉松,她一次次刷新各项比赛纪录。整个台湾甚至亚洲超跑界都逐渐认识了这位身型娇小却一次次创造奇迹的“超跑妈妈”。
这个1.55米的身躯迸发出令人汗颜的能量,但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她背后付出的努力。“跑步没有什么秘诀,就是苦练再苦练。”她每天早上4点起床,跑完2小时去上班;休息日更是凌晨3点起床开始练习跑步,她的目标不再只是马拉松而是超级马拉松,“超马是意志力和体能的极限挑战,而这基础上的跑步就是左脚右脚而已,付出时间越多,你赢人家越多。”
超马不是超越别人的比赛,而是如何超越自己。因为速度并非最重要,而是耐力和毅力,跑步途中的伤痛、疲惫和孤独都是考验,但邱淑容一直自嘲容易对痛苦失忆,年龄也同样不是问题,“从心态和体能来说,我认为自己只有28岁,剩余的就放在银行定存,而且只要想到终点的欢呼声,就会超脱现状继续跑下去。”
这样的执着和乐观,让邱淑容创造了12小时、24小时和100公里三项中国台湾的超跑纪录,而在2007年她更是在希腊7天7夜超马中,超越日本选手,跑出了785公里的亚洲新纪录,成为名副其实的“亚洲超跑天后”。
跑步感染败血症遭截肢
一直跑下去是邱淑容的梦想,但在2008年这个梦想遭遇了人生最大的挑战。由于一名德国选手退赛,原本错过报名的邱淑容得以顺利顶替参加全程1150公里的“穿越法国”18天超级马拉松赛。
比赛首日,邱淑容脚底就起了水泡,她弄破了水泡但却遭受细菌感染。比赛进入第16天时,邱淑容已觉得相当不适,同行的丈夫劝她放弃比赛,但执着的她还是希望完赛。过度劳累和细菌感染在比赛后爆发,夺得女子组亚军的邱淑容患上了败血症,为了保全性命,医生不得不对其进行了多次截肢手术:右脚从大腿以下截肢,左脚脚掌前面三分之一也遭到切除,由于细菌扩及范围太大,就连医生都没有把握能控制她的病情,昏迷了十多天后,法国医生都差点放弃。
“或许超马选手的意志力真的太强了,让我能在医生几乎放弃的状态下醒过来。”当丈夫和赶到法国的女儿担心她无法接受截肢时,她还是挺了过来,“我发现右脚不见了,左脚也因为细菌感染去除皮肤而疼痛不已,所有的人都担心我无法承受,丈夫甚至请台湾的心理医师提供电话咨询,但我没有因此崩溃,只是觉得有点沮丧,不想说话,不过这种情绪大概只维持了两三天,因为先生和女儿的陪伴,让我更加坚强,我不断告诉自己要好起来,不要让家人担心。”
失去双脚的邱淑容并没有放弃生活,她开始努力地适应义肢,短短两年便逐渐恢复行走,并可以生活自理。
2010年,经过漫长治疗和复健的她重新开始工作。依然是雷打不动的早起,只不过散步成为她最主要的运动。休息日,她也会和跑友们聚会,“以前聚会,我通常都是最后一个停下来休息的人,跑友们会一边喝茶聊天,一边等我。现在角色对调,他们跑步时,我绕着湖边散散步,走累了就在旁边等他们,从前都是跑友们为我加油打气,现在换我在场边鼓励大家。”
执着、无惧伤痛和困难,超马的精神还在血液中流淌,原本被医生不抱希望的邱淑容也能如常人一般生活。这样的奇迹让她成为不少人眼中的传奇,她也被视作励志偶像频频现身各种励志演讲,“我下半场的精彩人生,从截肢后开始,人生不只有跑步,不能跑步,我也能换跑道啊。”
用纪录片鼓励更多人
过去,跑步是邱淑容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今她的人生成为另一种形式的超马。邱淑容的复健历程成了不少残障人士最好的榜样。她的经历也激励着更多普通人,“生中有很多意外无法避免,我们没有其它的选择,只能面对它。面对之后,你才能与自己的残缺共处,最后习惯成自然,心情才会随之开朗。”
邱淑容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导演章大中就是其中一员。为了把“超跑妈妈”的经历带给更多人,他花费了三年,拍摄了纪录片《看不见的跑道》呈现邱淑容另一段精彩的生命故事:讲述了她在截肢后,不肯向命运低头,承受辛苦的复健、每天到中钢上班、替继续跑步的友人加油打气,甚至重回当年在法国的比赛路线,拜访截去她双腿的医院和医生,坦然说出当时犯下的错误与心情,甚至半开玩笑地说:“这两个义肢是马拉松送我的最好勋章。”
《看不见的跑道》今年3月在台北、高雄上映,引发一阵“超跑妈妈热”,人们敬佩这位勇于向困境和极限挑战的女性。不少人期待邱淑容还能重返赛场,不过56岁的她去年年底宣布引退。尽管不能一圆当初环台湾岛慢跑的梦想,但如今她有了全新的目标——骑自行车环岛,“那绚烂的画面已勾勒在我的脑海里,我骑自行车,先生开车跟在后面,如果遇到爬不上去的斜坡,老公就下车来推我一把……老夫老妻一起环岛旅行,多惬意啊。”
56岁,邱淑容参透马拉松和人生的内涵,因为在过程中只有珍惜才能感知幸福,“我打从心里认为,活着的每分每秒,都是我的幸福片刻。有时候我在床上翻个身,就觉得好幸福,因为我刚受伤时,连翻身都得靠别人帮忙;还在呼吸,我觉得好幸福,不用再像住院时痛苦地仰赖呼吸器……我还可以和家人相处,还可以上班、运动……我的生命是失而复得的,这让我更懂得珍惜,也更能感受自己的幸福。”早报记者 朱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