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打法 新观念 应变快--中国女排首秀耳目一新

2013年05月27日12:14  中国体育报

  本报记者苏畅 结束了中国国际女排精英赛两站六场比赛,新一届中国女排在郎平的带领下有了一个漂亮的亮相。在新任主帅郎平接手球队之后不到一个月,中国女排在赛场上的各项表现让人们耳目一新。中国女排的新改变,新在哪里?变在哪里?

  新:打法新

  虽然在一起磨合和配合时间尚短,中国女排的技战术体系还无法做到尽善尽美,但在此次精英赛上,中国女排的打法与以往有了明显的新变化。

  中国女排此次精英赛采取的是两主攻和一名自由人组成的一传体系,其中两名主攻均需要在后排时负责一传保障重任。而强力接应曾春蕾则得以“解放”,全力投入到进攻环节。在这种与欧美女子排球潮流“接轨”的改变中,中国女排的一传体系虽然偶尔也发生过不稳定的现象,但整体攻击力却并未因场上的各种突发因素的出现而改变。两名主攻和接应组成的强攻“铁三角”成为新一届中国队得分的首要因素。在这一战术体系下,运动员的能力得以充分调动。例如首发主攻殷娜以往给人们的印象是守强攻弱,之前的国家队教练组也大多看重殷娜“守”上的功力,让她更多地承担后排保障工作。而郎平不但将殷娜作为一传体系中的重要一员,还在攻上给予她最大信任,擅长打吊结合的殷娜在本次精英赛屡屡成为队中得分最多的角色,在殷娜的使用上,郎平得到外界的一致首肯。

  虽然郎平多次表示,中国队不可能仅靠一套阵容打天下,但显然在本次精英赛中国队重点演练的这套以年轻人为主的首发阵容是郎平心目中最为信任的一套阵容。如果王一梅和张磊的伤势得以痊愈,郎平也有望获得由一名主攻与接应和自由人组成一传体系的另外一套阵容,而第二套阵容显然更有利于副攻的快变发挥以及接应的跑动进攻。

  新:观念新

  在北仑站首场比赛之前,郎平就带领全部队员和教练员出现在看台上观摩对手的表现,并详细地做着记录。新一届中国女排就此给人们留下了一个重视学习的好印象。重视学习,也是郎平给这支年轻队伍带来的新观念。据了解,在北仑和深圳的两站比赛期间,郎平要求全部运动员晚间结束训练、比赛任务之后都要以个人为单位认真观看、学习技术录像,这与以往国家队大多会在比赛之前集体观看技术录像形成鲜明对比。在赛后接受记者采访时,无论队长惠若琪还是其他年轻的中国队队员们均会说出“通过比赛向对手学习”等话语,可见学习新风已经潜移默化地融入队员们的观念之中。

  首次亮相赛场之前,中国队年轻二传姚迪意外脚踝受伤,加之脚伤未愈的张磊和王一梅,新一届中国队在两站比赛中有三名伤员高挂免战牌。但经过两站比赛之后,无论外界还是队伍似乎均未感受到三名重要队员缺阵所带来的影响。或许与郎平善于整合资源有很大关系。实际上王一梅和张磊属于旧伤,姚迪也早已跃跃欲试希望重回训练、比赛场,但本着为伤员康复负责任的态度,郎平坚持让这三名队员做好康复,且并不因比赛场上表现如何而匆忙让三名伤员过早亮相,这无疑也是郎平带给中国队的一大新观念。

  变:应变快

  即便北仑和深圳的两站比赛只有六场,对手仍然是那三个对手,但中国队依然在很短的时间内让我们看到了主动的应变,和快速的进步。

  从战术层面说,中国队在北仑站前两场比赛(对阵波多黎各队和泰国队)中,主攻和接应承担了较多的进攻,虽然强攻呼啸生风,但缺少了副攻的快攻配合,打法显得简单。然而从北仑站与古巴队的第三场比赛以及深圳站与泰国队的较量中,中国队的副攻“复苏”,无论是首发副攻徐云丽、杨珺菁,还是替补上场的乔婷,都能够与二传沈静思配合出漂亮的网前快攻。在深圳站与泰国队的第二度交手中,中国队副攻线得到26分,除去10分拦网得分,进攻得分也达到16分,让人们看到了期望之中的进攻犀利、网口优势明显的中国队。副攻的复苏得益于二传与攻手的配合默契度。在北仑时,郎平就发现了这一问题,而且着手解决攻传配合节奏方面的不足,并着力在训练和比赛中给予沈静思这一年轻二传以提点。然而能够在短短不到一周时间,不到三场比赛的时间里就有明显的进步和改变,非常出乎意料,也凸显了这支年轻的中国队潜力所在。

  两站比赛告一段落,未来中国队将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进行相对系统的封闭训练,然后队伍将解散,队员返回各自省市俱乐部参加全运会的争夺。全运会结束之后,中国队将再度集中,备战8月初正式开始的2013世界女排大奖赛。虽然时间是困扰2013年中国队和郎平的一大难题,但在五月份两站比赛里中国队求新、求变的表现给我们所有人带来了希望。我们可以拭目以待,郎平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还会给年轻的中国女排带来怎样的变化,带来怎样的进步。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