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乒十年对手:韩国逐渐衰落 德国羽翼日丰

2013年05月10日10:38  乒乓世界杂志

  文/赵弟岭

  2000年悉尼奥运会结束后,乒乓球[微博]步入“大球时代”。之后三年里,国际乒联又相继推出“无遮挡发球”与“11分制”两项重大的规则改革,直到2003年第47届巴黎世乒赛,规则改革才告一段落,大球时代走上正轨。

  连番变革并没有动摇中国队强大的根基,但是规则的重塑,却给了对手们更多的可乘之机,他们力争抓住每一次机会来撼动中国队的王者地位。2003年巴黎世乒赛,首次在世乒赛中采用“11分”的赛制,施拉格的横空出世,使男单冠军留在欧洲。此后十年,从世乒赛到奥运会,欧亚对手屡次发起冲击,试图再次复制施拉格的胜利。

  2003年 巴黎——2005年 上海

  欧洲老将唱主角,韩国奠定三虎将

  2001年大阪世乒赛后,老牌欧洲劲旅瑞典队彻底走下神坛,再也无力与中国队进行抗衡。这时候,在大阪世乒赛团体赛中意外战胜了王励勤的波尔[微博]迅速成长起来,并在2002年世界杯战胜孔令辉[微博]获得冠军,他与王皓、庄智渊一起被国际乒联称之为“未来乒坛的三颗新星”。在之后的三年里,波尔和庄智渊都没有给中国队带来破坏性打击,而真正对中国队造成巨大冲击的当属施拉格、瓦尔德内尔等欧洲老将以及逐渐成长的韩国队员。他们的疯狂表现直接导致中国队在2003年巴黎世乒赛和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两次丢掉男单冠军。

  2003年第47届巴黎世乒赛,男单冷门频出。首先出局的是被欧洲人寄予厚望的波尔,在2002年世界杯中战胜孔令辉夺冠的他,在巴黎真正领教到了中国队强大的年轻力量。男单第二轮,他在先胜两局的情况下被邱贻可[微博]逆转出局。同样倒在第二轮的还有中国选手刘国正,他苦战七局不敌捷克选手科贝尔。随后,王皓意外负于削球手陈卫星,萨姆索诺夫不敌格林卡,庄智渊和马琳[微博]同样被韩国削球手朱世赫淘汰出局,卫冕冠军王励勤和孔令辉接连输给施拉格,最后,中国男单竟无一人进入决赛。

  巴黎世乒赛男单决赛中,曾在45届世乒赛中获得季军的施拉格成功上演了一出“老来秀”。他在决赛中战胜朱世赫勇夺男单冠军。在瑞典队日趋没落、第46届世乒赛被亚洲选手包揽男单四强之后,施拉格给欧洲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而作为自1969年以来首次进入男单决赛的削球选手,朱世赫也是一匹令人刮目相看的黑马,在速度越来越快、力量越来越大、旋转越来越强的乒坛发展趋势下,朱世赫的成功让人们再次看到了削球打法的希望。

  韩国队的朱世赫一战成名之后,单面拉打法的柳承敏[微博]在之后一年上升势头明显。另外,两面快攻型打法的吴尚垠日趋成熟,再加上金择洙仍具备世界一流水准,这让韩国队看到了在2004年卡塔尔团体世乒赛再度冲击中国队的希望。然而,在巴黎世乒赛中饱受削球困扰的中国队显然强化了对削球打法的训练,朱世赫这支“奇兵”没能再度奏效,韩国队小组赛0比3负于中国队后,又在半决赛中不敌德国队(微博)获得季军。卡塔尔世乒赛结束后,金择洙正式退役,韩国队顺利完成主力阵容的新老交接,确立了以柳承敏、朱世赫、吴尚垠为核心的团队。

  卡塔尔世乒赛,中欧对抗仍是乒坛主旋律,德国队也首次接过瑞典队的大旗,担当起欧洲对抗亚洲的生力军。在强大的中国队面前,德国队的整体实力显然距昔日的瑞典队相去甚远,波尔也远没有达到人们所期望的那种高度。反而是在巴黎世乒赛夺得男单冠军后长期没有系统训练的施拉格,在卡塔尔世乒赛中再度给中国队制造了最大的险情。团体小组赛,他在战胜了马琳之后,又在第四盘比赛中一度以2比0领先于王励勤,为中国男乒制造了当届世乒赛中唯一的丢分记录。

  卡塔尔世乒赛大捷,让中国队备战雅典奥运会的形势一片大好。但福兮祸所依,雅典赛场,中国队遭遇到了大球时代以来的最大冲击,重创中国男乒的则是老对手瓦尔德内尔以及韩国新锐柳承敏。

  男双首轮比赛,从资格赛打起的瓦尔德内尔和佩尔森这对高龄组合便给中国队以迎头痛击,他们以4比1将中国队头号男双组合孔令辉和王皓淘汰出局。然而奇迹远没有结束,长时间的沉寂之后,瓦尔德内尔这名“游击队长”再现王者风范,1/8决赛,他以4比1的比分将夺标大热门马琳淘汰出局;1/4决赛,他又战胜了波尔昂首进入男单四强。

  最终阻挡瓦尔德内尔前进脚步的是韩国选手柳承敏。赛前便引起刘国梁特别关注的他,在战胜了瓦尔德内尔步入决赛之后,给予中国队以致命一击。决赛中,面对此前从无胜绩的王皓,柳承敏表现出无所畏惧的王者之气,使中国队继巴黎世乒赛后再度丢掉男单金牌。

  尽管欧洲人在雅典奥运会男单争夺中颗粒无收,但是丹麦选手梅兹和图格威尔的出色发挥多少让人感到惊奇。他们在双打半决赛中给马琳和陈玘制造了很大的困难,并最终获得男双铜牌,实现了丹麦体育上的一大突破,也为欧洲人保留住了最后的颜面。

  上海世乒赛前几乎没有人能想到的,梅兹会在单打中爆发。比赛中,他先是以4比0淘汰了王皓,又逆转战胜了郝帅,最终获得男单季军。梅兹比赛中频频使用的“放高球”战术,也成为很长一段时间的焦点话题。在卫冕冠军施拉格早早出局、被欧洲人寄以厚望的波尔被刘国正逆转淘汰之后,梅兹的成功让欧洲人着实兴奋了一把。但客观来看,虽然连过中国队两关,但梅兹的综合技术实力并未达到波尔、施拉格的那种高度。

  韩国选手吴尚垠在上海世乒赛同样有不俗的发挥,他在接连战胜萨姆索诺夫和卡尔松之后,半决赛负于王励勤,最终获得季军。此外,韩国小将李廷佑在比赛中让人眼前一亮,虽然负于马琳,但是他在比赛中的发挥,也让人不得不重视他所具备的不凡潜力。

  从巴黎世乒赛到上海世乒赛,虽然欧洲人多次充当“拦路虎”的角色,但整体来看,威胁仍集中在瓦尔德内尔、施拉格等几位老将身上。相比之下,韩国队威胁足以值得警惕,三次大赛,朱世赫、柳承敏和吴尚垠都有不俗发挥。再加上李廷佑的崛起,韩国队阵容从打法搭配到球队人员新老结合上,堪称历史最强。已经顺利完成洗牌的韩国男乒,再加上波尔成熟后进一步强大的德国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和中国队共同搭建了“中韩德三足鼎立”的乒坛新格局。

  2005年 列日——2008年 北京

  后雅典时代最强敌:波尔和柳承敏

  上海世乒赛结束后,梅兹没能更进一步延续自己的状态,而施拉格、萨姆索诺夫、普里莫拉茨等老将的状态也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2006年不来梅世乒赛,瓦尔德内尔宣布退役,标志着欧洲群星对抗中国的时代彻底终结。此后对中国队最具威胁的,仅剩波尔和柳承敏。

  自2002年夺得世界杯冠军后,波尔便被欧洲人寄以重望。但客观来说,这位“老瓦接班人”从未给中国队造成破坏性的威胁。即便是直面交锋的卡塔尔世乒赛男团决赛,波尔也没能在强强对抗中接过老瓦的“衣钵”。

  直到2005年比利时列日世界杯,波尔在比赛中以3个“4比3”连克王励勤、马琳和王皓,第二次获得世界杯冠军,让欧洲人在主场“兴奋”了一把。这个冠军也成为波尔职业生涯中的一个巨大转折点,此后,他逐渐克服了面对中国运动员时的畏惧心理,正式扛起了“欧亚对抗”的欧洲旗帜。

  2006年不来梅世乒赛,主场作战的波尔将个人冲击力达到了第一个高峰。男团半决赛,他在首盘逆转马琳之后,又在第四盘与王励勤纠缠到决胜局最终惜败。比赛中,他使用的反手近台加力反撕弧圈球技术,在技术创新上已经赶超中国队,成为了乒坛技术发展的新风向标。

  波尔的威胁,根本在于他技术上足以和任何一名顶尖选手相抗衡。但从个人气质来讲,他更像是一名机会主义者。当对手心理出现波动的情况下,波尔往往能以稳定的发挥控制住比赛局面;一旦对方强硬起来,他却很难遏制住对方的势头。在一些关键比赛中,波尔始终缺乏一种“战必胜之”的孤注一掷,这个软肋也成为了他在世乒赛和奥运会的单打比赛中鲜有佳绩的最大桎梏。

  2007年萨格勒布世乒赛,技术特点占有天然优势的波尔以0比4脆败于柳承敏,2008年北京奥运会,率队获得男团银牌之后,他在单打比赛中被吴尚垠以4比0的悬殊比分淘汰出局。在北京奥运会周期中,波尔的威胁虽不容小觑,但从冲击力来讲,仍不及韩国选手柳承敏。靠波尔“单兵作战”的德国队,整体威胁也略逊于实力更为平均的韩国队。

  柳承敏,在雅典奥运会后一跃成为中国队的头号劲敌,他在北京奥运周期中取得的成绩,是所有非中国队选手中最为突出的。

  2006年不来梅世乒赛,柳承敏在决赛第二盘一度以2比1领先,把王励勤逼到绝境;2007年萨格勒布世乒赛,他在淘汰了吴尚垠、波尔之后,在男单半决赛中又与王励勤苦缠到最后时刻,最终获得男单铜牌;同年世界杯,他接连战胜马琳和王励勤闯进男单决赛,负于王皓获得亚军;2008年广州世乒赛,他又在吴尚垠缺席的情况下率队进入男团决赛,最终不敌马琳。与波尔完全不同的是,柳承敏的威胁源自于他性格上的硬朗以及关键时刻的果断搏杀,顺境下,他可以完全操纵比赛局面,逆境中,他仍能准确地把握时机伺机反扑。这种大赛气质弥补了柳承敏的技术上的漏洞,并藉此屡屡在大赛中给中国队造成巨大冲击,即使是在他状态低迷的北京奥运会上,他仍在男团半决赛中给王皓造成了不小的困扰。

  正如王皓所说,柳承敏这种选手,没有在大赛中吃过他的苦头,就不会知道他在大赛中会有什么样的超水平发挥。雅典奥运会柳承敏重创中国队,虽然有瓦尔德内尔搅局的成分在内,但很难界定结果是否属于偶然。即便没有雅典,中国队恐怕也会在后面的一系列比赛中吃到苦头。

  2009年 横滨——2012年 伦敦

  日本队悄然崛起,日耳曼羽翼渐丰

  2008年奥运会结束后,无机时代拉开帷幕,这次重大改革,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中国队新一轮的新老交替。马龙、张继科等年轻选手迅速成长、锐气逼人,给王励勤、马琳以及王皓造成了巨大冲击。对手方面,波尔和朱世赫相对更突出,两个人都在无机到来之后表现出了惊人的适应性,并多次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2009年横滨世乒赛,波尔因伤缺席,柳承敏、萨姆索诺夫、吴尚垠等名将纷纷落马,中国队在无机时代的第一次大考中,成为最大最彻底的赢家。男线上,仅剩日本队的水谷隼和岸川圣也在中国队席卷之后拾得一枚男双铜牌。

  这枚铜牌实际上是日本队悄然崛起的第一步。2009年亚锦赛和东亚运动会,日本队两次险些掀翻中国队,让乒坛为之震惊。2010年莫斯科世乒赛中,日本队凭借着水谷隼的出色发挥,在小组赛中曾把德国队逼至绝境,并在1/4决赛击败中国香港队进入男团四强,一跃成为乒坛一线劲旅。

  相较之下,韩国队因为柳承敏饱受无机困扰,再加上国内乒坛的动荡以及队伍后备力量匮乏等各种因素,整体实力开始出现滑坡。在亚运会、亚锦赛等一系列亚洲赛事中,锋芒逐渐被日本队盖过。2010年和2012年两届团体世乒赛,韩国都没能再次进入最终决赛。单项较量中,韩国队同样低迷,在2011年鹿特丹世乒赛以及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昔日的韩国三虎在单打比赛都早早出局。伦敦奥运会团体之争,韩国也是借签位之利,再加上日本队被中国香港队爆冷淘汰,柳承敏、吴尚垠和朱世赫才最终获得团体银牌。这枚银牌也为崛起自巴黎世乒赛的“韩国三虎将”时代圆满地画上句号。

  在日本队重新复兴和韩国队逐渐滑落之际,中国队的主要对手再次转到欧洲阵营。2009年世界杯,萨姆索诺夫一度回勇,连克马龙和陈玘获得冠军。但是,真正给中国队造成巨大威胁的,还是拥有波尔与奥恰洛夫的德国队。

  2010年莫斯科世乒赛,以波尔为核心的德国队在中国女乒失利后看到了胜利的契机,在男团决赛对中国队发起强势冲击。在那场比赛中,波尔展现出了比有机时代更大的威胁,首盘比赛逆转战胜马龙,继而又在第四盘给马琳造成了很大麻烦,险些凭一己之力将中国男队拉下马。2011年鹿特丹世乒赛,主动放弃双打的波尔在单打比赛中战胜陈玘进入四强,实现了个人在世乒赛单打比赛中的一大突破。

  鹿特丹世乒赛后,奥恰洛夫在2011年世界杯团体赛中为德国队带来了新的惊喜。他在波尔缺席的情况下力克王皓,威胁性进一步增长。这让德国队长久以来仅靠波尔一人打天下的局面得到改善,也让德国队看到了对抗中国队的希望。在伦敦奥运会上,德国队再次肩负起对抗中国队的大旗。男团半决赛,在单打比赛中爆冷出局的波尔一扫单打颓势,成功击败新科奥运会男单冠军张继科,成为了中国队男团夺冠路上的最大障碍。

  在伦敦奥运会单打比赛中,虽然庄智渊闯进男单四强,但是欧洲人的整体威胁已经超过亚洲。男单第二轮,萨姆索诺夫一改以往的“绅士”形象,以凶悍的球风向张继科频频施压,并一度以3比2领先,险些爆出大冷门。丹麦的梅兹,也在晋级道路上淘汰了日本队头号主力水谷隼。反观亚洲,韩国三虎锐气尽失,单打比赛毫无建树,团体决赛几乎呈一面倒;日本两项尽墨,空手而归;意外闯进男团四强的中国香港队虽有欣喜,但亮点有限。

  可以预见的是,在伦敦后的里约奥运周期里,德国队仍是中国队的头号劲敌。获得两枚铜牌的奥恰洛夫,在威胁上恐将超过波尔。整体年轻化的日本队,也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同样值得中国队警惕。但无论德日众将,还是老萨、庄智渊这样的散兵游勇,要想在近年中再次复制2003年施拉格的胜利,恐怕很难。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乒乓世界》电子版:http://chinattw.cn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