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沙滩排球发展冷热不均 办赛火爆人才青黄不接

2013年05月03日09:28  新浪体育 微博

  新浪体育讯 5月2日,正在上海举行的2013年国际排联世界巡回赛上海站正赛阶段全面开战。这是本赛季在国内举行的第2站国际赛事,年内北京站、厦门站将先后举办。一年举办4站世界巡回赛,意味着沙排运动并不普及的中国一跃成为国际沙排赛事的竞赛中心。在各地争办沙排赛事的同时,中国沙排同时面临着人才短缺的窘境。

  四城承办国际赛事 中国成为竞赛中心

  今年,国际排联世界巡回赛共设18站比赛,分大满贯赛、公开赛两个级别。上周落幕的福州公开赛是今年巡回赛的首站赛事。值得一提的是,福州站是今年首次进入世界巡回赛,加上此前的上海、三亚(今年被厦门取代)、北京,目前中国已有4站赛事被纳入世界巡回赛,位居各国和地区之首。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已成为国际沙排界新的竞赛中心。

  2004年起,上海站加入到世界巡回赛的序列中,2012年这项赛事的级别从公开赛升到大满贯赛。2008年,中国有了第2项国际沙排赛——三亚公开赛,三亚赛起初设男子、女子2个项目,从2010年起设女子1项。2011年,北京站成为世界巡回赛新伙伴,比赛场地正是位于北京朝阳公园内的北京奥运会沙排赛场。虽然姗姗来迟,但北京站势头十分强劲,首年赛事级别就成为大满贯赛,与挪威斯塔凡格等5站成为年度六项大满贯赛。今年福州站参加到世界巡回赛序列中,同时厦门站取代了三亚站,这样中国在本赛季便拥有4站赛事。其他国家和地区中设站最多的是俄罗斯,大满贯赛、公开赛各1席,毫不夸张地说,中国无可争议地成为国际沙排界的竞赛 中心。

  今年巡回赛共设18站,全部比赛将于12月中旬结束。引人注目的是,乌干达、南非两个非洲国家加入今年世界巡回赛的行列,这项年度赛事今年首次覆盖到四个大洲。

  办赛火热战绩出色 人才短缺越发凸显

  近10年,中国举办沙排赛热情陡增,短短时间成为国际沙排界的竞赛中心,这段时期也正是中国沙排飞速发展的黄金期。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中国沙排运动开始人才短缺的烦恼。

  七八年前,中国沙排鲜有亮点。2006年是个转折点,那年田佳/王洁、张希/薛晨在巡回赛各夺得两金,一时震惊国际沙排界;同年吴鹏根[微博]/徐林胤先在中国公开赛夺得第九名,创造了男

  子沙排历史新高的成绩。2007年和2008年,中国沙排一直保持着世界高水平,在奥运会、世锦赛均保持强队风范。2007年世锦赛,田佳/王洁、张希/薛晨分获第二、第四,吴鹏根/徐林胤获第5;北京奥运会,田佳/王洁、张希/薛晨分获二、三名,吴鹏根/徐林胤获第9名。短短几年内,以上诸将创造了中国乃至亚洲沙排历史之最。

  北京奥运会后,田佳等老将退役,决策层对各组合进行了调整,总的原则是尽量将来自同一省市的选手并在一起。为了更好地备战伦敦奥运会,2009底国家队再次实施大手术,张希和薛晨、吴鹏根和徐林胤时隔一年后“重续前缘”。2010年,中国沙排再露锋芒,张希/薛晨回归顶尖行列,更振奋人心的是吴鹏根/徐林胤一举填补中国男子沙排国际赛事冠军的空白,当年他俩两次在世界巡回赛夺冠。

  去年伦敦奥运会,张希/薛晨如愿跻身四强,稍有遗憾的是在半决赛、三四名决赛中以接近比分不敌美国、巴西选手,与奖牌擦肩而过。由于吴鹏根受伤病折磨,他和搭档徐林胤未能实现闯进八强的目标。

  伦敦奥运周期,中国沙排有意挖掘新苗子,但经过两个赛季的磨练,张常宁[微博]、黄影等新秀并未取得如愿战绩,未能重现2006年奇迹。2006年,中国沙排成绩突飞猛进原因多多,一是涌现出多名颇具天赋的好手,如张希、薛晨、王洁、徐林胤、吴鹏根等,二是采取的“高高组合”一炮打响,三是“精兵策略”。

  沙排在中国只是小众项目,目前绝大多数选手是从室内排球转过来的。与美国、巴西等沙排传统国家相比,中国沙排无论是教练员的训练理念,还是运动员的技术基础和意识,均有一定距离。为了在短时间在世界大赛实现突破,中国沙排的“精兵策略”发挥到极致。据了解,一对组合如参加覆盖全年八九个月的世界巡回赛,花费之大可想而知,加经费有限,只能在同期重点培养几对优秀选手。中国沙排后备力量本就不足,再加上“精兵策略”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沙排队“后备不足”的短板。

  去年北京奥运会,中国沙排仍由张希/薛晨、吴鹏根/徐林胤两对老将支撑门面。上述4人,年龄最大的吴鹏根三十有一,最小的薛晨24岁,他们不会全部坚持到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而但那时,年龄最小的薛晨也是26位老将,中国沙排青黄不接现象暴露无疑。

  全运组合充斥赛场 国家队难避省利益

  上周举行的福州公开赛,细心的沙排迷应该发现国家队各组合完全变脸,吴鹏根不再与徐林胤合作,两位名将分别与吴佳欣、高鹏组成对子;女排[微博]中除张希/薛晨仍然手拉手外,其他人员均不是原来的组合。

  吴鹏根与吴佳欣均来自江苏,徐林胤、高鹏是上海选手,陈诚/李健是一对福建籍组合……原来,今年国家队根据各选手的籍贯,组成了一支支“省市组合“,再现2009年时的一幕。2009年和2013年均是全运会年,2009年张希/薛晨、吴鹏根/徐林胤等国家队组合均被拆开,与各自省队队友组成了“江苏组合”、“上海组合”、“福建组合”……事实证明,“省市组合”使国家队在国际赛场战绩明显下滑,09赛季中国沙排诸将在国际赛场仅夺得一枚银牌,世锦赛众组合均被挡在八强之外。2010年初,这些“省市组合”纷纷夭折。如今,中国沙排重走老路,令人不解!

  来自官方的解释是:此举一方面是兼顾各省市的全运会利益,另一方面是重新配对给其他选手机会。显而易见,这一解释照顾省市的因素更大。 据了解,国家队做出这一举动多少有些无奈,因为一旦少了各省市的支持,国家队将成为无米之炊,四年一届的全运会是对各省市竞技体育的全面检阅,历来是各地方队最重视的国内赛事。对国家队来说,距离里约奥运会尚有3年多准备时间,在背景下,国家队为省市队作为牺牲成为一种必然。

  幸运的是,今年国家队的受全运会的影响度要小于2009年。去年,来自福建的薛晨以全运会交流选手身份加入到江苏队,今年“晨曦组合”将一起征战全运会,这样她俩将联袂参加今年一系列国际比赛。有消息说,即便不考虑到全运会因素,吴鹏根和徐根胤也不再合作,因此从长远眼光考虑,这对著名组合被拆开有利无弊。 (王全立)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