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掉队的排球女将--悼念拼命三郎陈招娣

2013年04月10日10:19  人民网-人民日报
陈招娣资料照片陈招娣资料照片

  陈招娣(1955-2013.4.1) 前中国女排接应二传手,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女排“五连冠”时期核心队员。享年58岁。

  “都跟上,别掉队”,前女排主教练袁伟民像从前一样带领着当年的老女排队员走在人群的前面。不经意的一句话,却惹得追悼会现场的许多人潸然泪下,这一次,从不掉队的陈招娣真的“掉队”了。

  黑白影像资料里面的陈招娣,颀长清瘦,齐肩的卷发扎成两个小辫子,身着7号白色球衣,在球场上的位置是接应二传。

  当时接应二传的角色,不像主攻那样凌厉霸气,用业内人士的话讲,那是“脏活累活”,它是场上技术要求最全面的位置,随时要弥补其他位置的不足,如同队伍里面的一颗螺丝钉。

  这个貌似不那样重要的“小角色”,没有“铁榔头”,“网上长城”这种响亮的名号,倒是被冠以了“独臂将军”的另类的称谓。

  1979年与日本女排的比赛中,她桡骨断裂。按说这样的伤势需要长时间的静养,可仅仅在两个月后的比赛中,倔强的陈招娣却用绷带固定了左臂,单凭一只手臂接球踏上了赛场。

  她单臂接球的形象也因此定格在中国观众的心中,“独臂将军”的称谓由此得来。昔日的老女排精神也激励了一代人。

  有人追忆当年还在读高中的时候,得知了女排夺冠,好多同学激动得不顾校规纪律,欢呼着冲出了教室。一名男生更是开心得回宿舍把一床新被子点着了当做庆祝的篝火,而对于这些“违纪行为”,老师竟破天荒地没有责罚。第二天,老师还以女排的拼搏精神激励大家备战高考,“那段时间,真的是每个人都干劲十足。”

  有的球迷甚至提起老女排,眼前立刻能浮现出当年观球的画面:纳凉的夏夜,黑白电视机里播放着女排世界杯,宋世雄清亮的解说,不时引来院子里举手跺脚的欢呼,他们是围坐在十四吋屏幕前的邻居。

  事实上,荧屏外的这名7号队员担心自己掉队,训练格外刻苦,还得了“拼命三郎”的绰号。

  当年所有人都惧怕袁导(袁伟民教练),“敢跟袁导顶嘴的只有招娣。”加练防守时,她总是第一个来,冲在最前面,“看她面对袁导那眼神,就像在说‘来吧,谁怕谁啊!’绝对的军人气质。”

  郎平在博客中回忆,一次郴州集训,教练要求每人连续起15个好球,两组下来陈招娣仍旧不合格。严格的袁伟民教练不依不饶,陈招娣也来气了,把“袁导”平时自己都舍不得穿的羊绒背心裹在身上在地下打滚,搞得“袁导”哭笑不得。

  很多人是通过学习浙教版语文教材的一篇题目为《苦练》的课文认识陈招娣的,这篇文章讲的就是陈招娣在训练中的拼劲。

  她生前回忆那段岁月说,有时训练累得实在受不了,看球都重影,也曾想过甩手不练跑去休息。但总觉得这样走掉太“掉价”,最后还是跑回来练习,直到教练满意为止。“心想,豁出去,管它呢,死就死吧。”

  在一代中国人眼里,她是永远的“独臂将军”。可在这支球队之外,她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母亲。在女儿郭晨的婚礼上,她说:“冠军也好,将军也好。在我心里,我永远只是一位孩子的母亲。”

  这位生于杭州西子湖畔的女性平日里完全没有球场上的凶猛彪悍,生活中的她是个做得一手好菜、地道的江南温婉女子。有人回忆,“她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不紧不慢的,脸上有一丝淡淡的笑意,让人觉得即便是犯了大错也可以被原谅。”

  追悼会上,很多球迷哭得很伤心。“我开始能理解当年那是一种什么状态。”郭晨说,“曾经我很不喜欢被介绍为‘陈招娣的女儿’,被母亲的光环所笼罩,现如今我会重新理解这个称谓,我为她骄傲。”

  如今老女排队员们重聚首,谈起当年的轶事笑中有泪。她们记忆里那个曾经腰伤严重仍然坚持上场比赛,最后连上领奖台都要被队友搀扶着架上去的陈招娣真的离去了。

  队友们深知她对排球的痴迷和热爱,特意为她做了一个由白菊和黄菊组成的排球样的花圈,让排球陪伴着她上路。

  她曾经说过:“只要是看到球场,无论是什么样的球场,也不管凭我的实力能不能赢,我都会一门心思地想上场打球,这已经形成条件反射了。”(张莹)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