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招娣化疗期间仍惦记排球 晋升少将叹美梦成真

2013年04月02日02:30  新京报 微博

  享誉排坛的中国女排前国手陈招娣,因病医治无效,于4月1日下午在北京逝世,享年58岁。

  排管中心在昨日发表的书面声明中表示,作为老一代中国女排优秀运动员的代表,陈招娣为中国女排获得“五连冠”的辉煌成就,为中国女排“顽强拼搏”精神的传承,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国际排联终身名誉主席魏纪中代表国际排联对她的去世表示深切哀悼,并向其家属表示慰问。

  球员时期

  带伤比赛,获世界杯

  腰椎间盘突出加上赛前被撞伤,陈招娣仍上场比赛,赛后伤势加重腿都抬不起来

  陈招娣病逝之后,女排名帅郎平在微博上写道:“我们来世还做队友!”

  郎平1978年初入国家队,到1982年陈招娣离开国家队,两人做了四年队友。在郎平眼里,陈招娣是老大姐之一,打起球来,像个玩命的战士。

  “她是解放军队出来的嘛,所以挺像冲啊杀啊的那种解放军战士,在场上特别敢拼。我们有时候去踢足球,她也是很认真,玩了命地拼,一次踢球摔了一个大跟头,小臂上的骨头都摔骨折了。”郎平回忆说。

  1981年的世界杯比赛,让郎平对陈招娣拼劲的认识异常深刻。当时郎平与陈招娣是室友,亲历了陈招娣与腰伤搏斗的全过程。

  “那次比赛,陈招娣在做准备活动时,跟孙晋芳抢球撞到了一起,她以前就腰不好,有腰椎间盘突出,撞了以后也没办法,最后一场跟日本队的比赛还是得上。”她坚持了五局,中国女排获胜,赢得了冠军,这也是女排后来被人津津乐道的五连冠的第一冠。

  “把比赛打完之后,她的腰椎间盘突出得很厉害,当时连腿都抬不起来了。”郎平回忆说,“我们当时领奖的时候,腿要迈到领奖台上去,她上不去,旁边的两个队友把她给搀了上去。”伤势加重的陈招娣回到酒店,被郎平背回了房间。

  陈招娣又是个很有“个性”的女排国手。有一次女排全队在湖南郴州训练,教练袁伟民认为队员们的表现没有达到他的要求,命令大家加练。

  郎平至今记得,当时是个冬天,天气异常寒冷。陈招娣觉得自己练得挺好的,对加练不太乐意。“那会儿是上世纪80年代初,袁指导有一件羊绒的毛背心,当时,羊绒衫还是很值钱的,袁指导特别喜欢穿,但陈招娣不管,就想着加练会很冷,她就把教练的那件羊毛衫穿上了在那儿练。”郎平回忆说。

  这在当时难免有点儿“惊世骇俗”,郎平回忆说:“我当时就觉得她太帅了、太敢了,我们都不太敢跟教练这样。”

  1973年,陈招娣入选八一女子排球队,1976年入选由袁伟民执教的中国女排,在队中担任二传和接应,是上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女排精神”的代表人物之一。

  退役之后

  晋升少将 美梦成真

  长期的高强度训练,让陈招娣的腰落下了毛病,腰伤发作时,上下楼全靠战士背

  1983年,陈招娣退役,后就读于北京体育学院。毕业后,1986年至1987年间,陈招娣担任中国青年女排主教练,培养出赖亚文、崔永梅、毛武扬、李云武等中国女排的优秀运动员。

  1989年初,中国女排重新组建,当时的国家体委借调陈招娣为女排领队,1992年底,她返回总政宣传部,出任文化体育局局长。

  1993年以后,她长期担任中国排球协会副主席和顾问,在1996年中国排球联赛推出后,她一直利用业余时间任中国排球联赛的技术代表。

  陈招娣性格开朗,不摆明星架子。据《中国体育报》报道,上世纪80年代的一次北京市职工篮球赛,陈招娣爱人所在单位队打一场比较关键的比赛,陈招娣也坐在了场边板凳上。丈夫打好球时,她没动静,但一投篮不中或丢球,她就夸张地喝倒彩:“喔!喔,臭呦臭呦!”并时不时还加上当时的流行语:“给他一大哄喔!”由于她的作用,场内外气氛十分轻松。

  陈招娣爱学习,她生前常说:“年轻时把时间都用来打球了,有很多东西都没有学过,所以要不断地学习提高。”凭着这股好学的精神,50多岁的陈招娣还去清华大学研究生进修班学习,并修完了所有课程。

  退役多年,陈招娣与老女排以及袁伟民指导的交情依然深厚,她时常点上袁伟民最喜欢吃的菜招呼大家一起过去吃饭,据郎平回忆,“我当时在美国、意大利那边执教,有时候回国,老女排队员们在北京的陈招娣就会张罗我们吃饭,我们袁指导就是喜欢她点的江浙菜,因为袁指导也是江苏人。”

  2006年7月14日,中央军委批准陈招娣晋升少将军衔。陈招娣在后来接受采访时说:“如果说夺冠是运动员的执著追求、当将军是士兵的光荣梦想的话,那么现在,我真的是美梦成真。”

  由于长期大强度训练比赛,陈招娣的腰落下了毛病。腰伤发作时整个人不能动弹,上下楼都要战士背。陈招娣心里特别过意不去,总觉得给别人添了麻烦,可是,如果不背,又寸步难行。

  与病抗争

  化疗难受 仍看排球

  陈招娣住院期间,老女排教练、队员常去看她,陈招娣回家过春节,袁伟民特意去陪她

  早年陈招娣曾因直肠癌手术暂别排球场,但当时从手术台上下来的陈招娣身体很快康复,她重新回到了挚爱的排球事业上。

  2012年底陈招娣病情加重,在医院接受化疗时,陈招娣心里仍记挂着排球。

  “去年年底,我们联赛打天津结束后,我坐车去北京的肿瘤医院看她,她正在做化疗很难受,但我去以后,她还是很高兴,强打起精神来跟我聊天,说昨天看了我们的比赛,我当时真的挺感动的,她做化疗那么痛苦,居然还在看电视转播,还跟我说,你们就应该多打快攻。”郎平回忆说。

  回想起最后一次见到陈招娣时的情景,郎平说:“应该是3月3日吧,她不太稳定,时好时坏,感觉她很疲劳,但她还能跟我聊天。”

  在陈招娣住院期间,袁伟民、张蓉芳、曹慧英等老女排教练、队员常常去看她,一星期能跑两三趟医院。2013年春节,陈招娣不想住院,想回家过年,就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袁伟民更是特意去她家陪她过春节。

  “包括我在内的那些在外地的队友都专程飞过去看她,我们老女排因为她生病反而见得更多了,都特别关心她。”郎平说。

  陈招娣女儿郭晨现年26岁,是一位沙排裁判,据她透露,陈招娣此次入院情势不妙,医院曾下过病危通知书。从昨日上午10时至下午3时,郭晨一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陪伴妈妈,给妈妈加油打气,看着她进入手术室。

  遗憾的是,最后没有等来好消息,郭晨通过微博,通告了母亲陈招娣因肝癌晚期医治无效去世。

  陈招娣,1955年生于浙江杭州,2013年4月1日病逝于北京。

  声 音

  不要采访我了,今天心情不好,好吗?我知道(她去世的消息了),我昨天前天去看她去了。

  ——袁伟民

  我和陈招娣从1989年至1992年在中国女排共事四年,她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让我十分敬佩。

  ——胡进

  陈局,您一路走好!天堂里没有疾病与痛苦!您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赵蕊蕊

  陈招娣

  女,汉族,1955出生,浙江杭州人。1973年入八一女子排球队,1976年入选国家队。技术全面,防守突出,是第三届女排世界杯和第九届女排世锦赛冠军中国队主力队员。曾立一等功。两次获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历任解放军总政文化体育局局长、总政宣传部副部长等职。2006年晋升少将军衔,成为中国体育界第一位女少将。2010年,陈招娣教漯河市体校学生打排球。2008年奥运会,陈招娣与宋世雄解说比赛。1981年,陈招娣(左)在与巴西队比赛中。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胡莹

  、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