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劳伦斯奖中国体育界都没做好准备

2013年03月13日06:10  钱江晚报

  本报记者 王刚

  电影奥斯卡的颁奖典礼才过去半个月,昨天凌晨,有“体坛奥斯卡”之称的2013劳伦斯世界体育奖颁奖典礼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获得“最佳突破奖”提名的叶诗文[微博]最终输给了英国网球名将穆雷[微博],获得“最佳团队奖”提名的中国乒乓球[微博]队也与奖项擦肩而过。

  对于劳伦斯奖这个唯一的全球性体育奖项,中国人总有一种尴尬的心理,虽然中国可能是每年产生冠军最多的国家,然而劳伦斯奖却一直不待见中国的冠军们。看似强盛的中国体育,实际上一直游走在世界主流体育的边缘。

  劳伦斯体现的是欧美主流体育价值观

  小叶子和中国乒乓球队最终没能获奖,这样的结果令人失望,却也在情理之中。就像美国人最爱的是珍妮弗·劳伦斯和安妮·海瑟薇,范冰冰穿得再美艳,但在奥斯卡上也只是一个打酱油的。

  而劳伦斯奖体现的同样是欧美人的体育价值观,纵观历届劳伦斯奖的获奖名单不难发现,劳伦斯奖的标准与“职业”紧密联系,足球、网球、高尔夫[微博]、F1、田径这些高度职业化的运动项目才是劳伦斯奖的宠儿。

  此外,相比金牌和成绩,劳伦斯奖更偏爱那些既有出色成绩,又有活生生故事的励志人物。本届劳伦斯奖“最佳女运动员”杰西卡·恩尼斯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这位英国田径名将在未成名前,因为家境窘迫,不得不到餐厅当女侍应生。但她通过不懈的努力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成为了七项全能女皇。在伦敦奥运会上,她为东道主夺得了首金。

  或许从成绩上看,杰西卡只获得过一枚奥运金牌,并不算太出众,但她的励志故事,无疑为她最后能够力压小威[微博]等人“加冕”最佳女运动员增添了重重的砝码。

  一心奔着金牌去的观念不受劳伦斯的待见

  就像近些年来那几位中国名导所拍摄的那几本一心奔着奥斯卡小金人去的电影,却往往拍成了烂片。因为它们总是过于注重画面的绚烂,而忽视了电影最打动人的是人和故事本身。

  对中国体育来说也一样,过于推崇奥运战略,一心奔着金牌去的观念,与劳伦斯奖所提倡的体育价值观格格不入。尽管中国每年产生大量的冠军,但这些冠军却大多集中在跳水、举重、射击等冷门项目中,太多的金牌与世界主流运动项目无关,与中国民众也无关。而举国机制下的运动员,在外人眼中,就像是一台台金牌机器,如何会受劳伦斯奖的待见?

  事实上,劳伦斯奖就像是一个坐标,衡量出了中国体育在世界体坛的真正位置。

  迄今为止,中国体育总共三次染指劳伦斯奖,姚明和刘翔分别在2003和2005年当选最佳新人,中国08奥运代表团在2009年获得了最佳团队奖。在至今总共产生的100多个劳伦斯奖项中,中国体育处于极不显眼的位置。

  而在分量最重的最佳男女运动员的争夺上,中国运动员甚至连提名的机会也未曾获得过,对于金牌大国中国来说,这就是一种无言的讽刺,也说明了看似强盛的中国体育,其实只是游走在世界主流的边缘。

  头脑清醒的姚明林丹认清了中国体育的方向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华裔导演李安之所以能两获奥斯卡最佳导演,与他长期身处好莱坞,能清醒地认识到东西方文化的区别有关。

  在中国体育界,如今也不乏在国际上摸爬滚打多年后的头脑清醒者,在两会上提出“体育不仅只为金牌”提案的姚明是一个,林丹也是一个。

  在参加本次劳伦斯颁奖典礼时,林丹谈了自己对中国体育和劳伦斯奖的认识。

  “我希望将来体育的目的不只是争金牌,而是告诉人们不要轻言放弃。”林丹说,“我要说的是,奥运会固然重要,但在竞技体育领域,还有更重要、更值得追求的东西。”

  对于劳伦斯奖,林丹的看法是:“眼下我们不要在意得不得奖,但必须看重劳伦斯,因为相比国内以金牌数量来衡量一个运动员优秀与否的老模式,劳伦斯奖代表着一种更权威、客观地衡量运动员价值的形式。”

  但可惜的是,像林丹这样头脑清醒的人还是太少,他的恩师李永波就与徒弟的想法并不一致,李永波“竞技场上,金牌是唯一的标准”的言论,虽曾遭到了媒体的炮轰,不过说实话,他的观点代表着当前大多数中国体育从业者对体育的认识。

  就像叶诗文在红毯秀前对媒体说:“我还没做好成为国际巨星的准备。”实际上,没有做好准备的何止是叶诗文一人,整个中国体育界都没有做好准备。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