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汉盖德生涯时间线:一己挑战世界 抗衡巅峰林李

2013年03月06日10:56  《羽毛球》杂志

  文·詹腾宇

  盖德。他的姓氏以仄声起,以平声息,短促有力,过耳不忘。这个翻译过来简洁明快的字号,与他优雅直率的风骨和直接迅猛的打法一脉相承,快刀斩乱麻,锐意进取,贴合之至。

  他鼻梁高挺,眼眶深邃,面容俊朗,如同油画里的欧洲王室人物。带一脸难掩的童真,瞳孔中尽是灿烂和热情洋溢的光芒,37岁时的他如果会心微笑,还会让人窥见他17岁时的神采。

  他爱极了在天上飞翔的感觉。每次杀球,他起跳仰头凝视来球弧线,在空中停留的半秒,总会嘴角扬起,自然生出微笑表情,似乎享受于这一拍进攻的起承转合,享受一记爽脆有力的重杀致命的快感。这也深深感染着观者。这一笑,这一拍,给他赢来了无数爱戴。

  他在战斗时,骨子里有维京人的骁勇、执拗和侵略性,他嗜血、好斗,他不服输、爱较真。他会因为后辈冲击而急躁,会为争议而动怒,会为比分波动而面露不悦,会为扳倒某座大山跪地狂喜。盖德的性格与他前期的打法契合,冲、疾、刚、尖,如快刃直接划开防线,一片白光过处,对手伤痕细小但痛感强烈。

  刻板印象中,欧洲人在羽坛只有蛮力与体格优势。而他,完美展示了与亚洲顶级球员同档次的鬼魅身影、非凡技巧和精致动作。他是一个天造的欧亚结合体,兼具欧洲人的浑厚力感和亚洲人的柔韧肢体,不存在多数欧洲男单的僵硬、沉重和单调(参见丹麦约根森、德国马克、西班牙阿比安等等),又比亚洲人拥有更好的先天力量,运动寿命相对更长。

  赞助商给了旗下3名球员恰如其分的主色调:陶菲克[微博]是天赋灼人的火红,李宗伟是轻捷高速的明黄,给盖德的则是纯净雅致的白。他的动作如教科书般规整:标准的90度屈肘上手击球,动作小、聚力快的拉吊杀,轻柔慢捻的下手推送勾,简洁准确的进攻套路。回合间的手脚动作柔顺剔透,有最顶级的协调感和美感,许多亚洲选手都无法与之媲美。

  2008年北京奥运会,盖德败给如日中天的林丹,毫无胜机。他转身埋进半片黑暗中整理球包,轻轻摇头,颓然服老。有感于此景,我为他写了一段文字,满是别离之意:镜头里,灯光下,盖德眼角的鱼尾纹如刻痕般明显,但嘴角的弧度还是一如以往地优雅,短碎金发如同日光。当时的舆论都习惯性天真,以为32岁的他会离开高强度超负荷的对抗,就此成为历史。

  但盖德一直没有走。2009年,他早已习惯被称为老将,还能在开年的韩国赛赢下接近巅峰期的李宗伟——当时已有人诧异:盖德还能做这种事?2010年,他还能位列巴黎世锦赛四强;转眼2011年世锦赛,他仍在这片熟悉的场地奋战。四分之一决赛最后一球:头顶区起跳,优雅弓身,屈肘聚力,点杀斜线得分。球落地时,眉头紧蹙,青筋暴突,扔拍跪地,结束与磨王阮天明的3局苦战,一脸重压仍未散去的扭曲。拉锯战获胜对35岁的他来说,已非易事。随后2012年再战伦敦,他被年轻的中国小将谌龙一套快速有力的组合拳轰倒,如同武侠片中被气血方刚的年轻后生震得连连后退的老师傅般无力。奥运征程至此完结。

  在多数人觉得盖德已日薄西山、无以为继时,他还能走到这里,实属不易。北京奥运后,我还在矫情念叨他的老去,酝酿告别的情绪,开始提前设计感怀的言辞时,他拾起球拍,在场上继续挥汗如雨,身姿矫健,一如往昔。时光荏苒,竟一去又5年,直到36岁高龄才正式作别。回看以前为了与盖德告别准备的文字,和现在才离开的他,唯留下淡然一笑。

  竞技体育本就不文艺,是极残酷且琐碎的。最好的、最荣光的都是短暂的断片,狂喜和骄傲无法持续太久,赞誉也不能化解骨头碎裂的苦痛。韶华逝去、伤痛侵袭、重压在身和生涯变故则会贯穿始终,无处不在,让每一个运动员的路都分外坎坷。盖德不例外。但他一路走来,始终没有失去他的伟大。

  盖德在不同的阶段,用不同的姿态生存在犬牙交错的羽坛。

  1995-2001年,他与孙俊、董炯[微博]、叶诚万、阿尔比、陶菲克、西德克、拉尔森、陈锋争雄,无畏对攻,刀锋凌利。初出道,锋芒毕露,嗜血,见球就压,无处不在的主动上手、主动进攻,无数的钉地板,与陶菲克、孙俊在1999年的两场对决可称经典,比赛中一次次听到盖德球拍锐啸的破风声,以及球砸落地板的清脆玲珑。

  2002-2007年,他与步向巅峰的林李抗争,与逐渐衰退的陶菲克互展技艺,竭力在四天王之外的男单选手前面紧护尊严。此时的他自成一格,打法中的锐意进取与稳健控制良好相融,是男单赛场中无人可以忽视的一股强大力量。他在2006中国大师赛上3局胜林丹的比赛,将细腻的控制和尚未退化的进攻结合到化境。

  2007-2012年,他已是标准的老将。目送着一批批更多更年轻的孩子从身边经过,他已举重若轻。年过30岁之后,盖德不得不向岁月低头,如乔丹在职业生涯后期用背打、急停跳投等地板流招式代替年轻时的空中作业一般,盖德开始偏重拉吊,寻求控制,稳住节奏,点杀多过重杀,逐渐舍弃了见高球就攻,窥着空隙就刺的全攻型战法。还好,他扎实的基本功、出色的协调感、长久职业生涯的经验积累和媲美亚洲人的全能身手,足以应付转型,足以和林李之外的一流高手一战,直到退役前还是全世界排名前5的男单选手。在全世界都以为盖德只能飞天遁地地进攻,只有快速犀利和习惯性毛躁时,他已经悄悄地、慢慢地,打得像一个睿智的老者了。

  2013年的一个冬日午后,我穿着印有盖德名字的球衣穿行于广州老城区,参加俱乐部的活动。我乐于把他的名字背在身后,借此获得一股纯净而强劲的力量,在场上也变得和他一样喜欢跳,喜欢攻,喜欢赢。此前,他刚刚宣布退役,在哥本哈根熟悉的蓝色场地上,欣然接受林丹赠与的收官战胜利,和全场的掌声。自此再无征战,唯留情谊和美好回忆。

  在2012年法国赛,他转身,眼中含泪,向竞技羽毛球[微博]和热情的欧洲观众作别;2012年末的哥本哈根,全场观众都戴起了盖德憨笑的面具,齐齐站起来,掌声齐整柔顺得像抚摸着背部。看着全场满满的自己的笑脸,没有任何伤感的理由。盖德转身,挥手,向四周致意,笑得如同19岁时的他,像一个初出茅庐充满好奇的大男孩般单纯快乐。林丹、全场的丹麦观众、全世界的羽球迷都回赠予他最热烈的祝福,回报给他快乐。

  只因他曾带给我们太多爽利炫目的球场技艺,赏心悦目的经典名局,只因他是伟大的皮特o盖德。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