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2月4日体育专电新华社记者徐征 汪涌
四年前,恒大地产集团出资2000万元注册了广东恒大排球俱乐部[微博],在多年沉寂的中国排球联赛中搅动起了不小的波澜。时隔四年,中国排坛非但没有第二支恒大出现,恒大俱乐部也因为球员难以为继而愈发显现出难以持续发展的瓶颈。
恒大是中国排球历史上第一家真正的职业俱乐部,完全由企业出资,实行企业化管理,完全打破了由地方专业队挂牌的固有“半职业化”模式。对于这样一种自负盈亏、自主生存、自我发展的新模式,当时就有许多人抱以厚望,希望能够借恒大这股新风,改变排球联赛死水一潭的现状。
但四年过去了,除了三年联赛两亚一冠的辉煌战绩之外,人们更加期待的排球联赛的职业化推进却仍然未有寸进。即使手握大把钞票,恒大也无力改变国内球员、尤其是高水平球员流动基本为零的尴尬现状,主教练郎平[微博]只能依靠外援和半退役老将苦苦支撑,恒大打造青年梯队基地的计划也因为招不到好苗子无疾而终。
对于恒大的未来,首都体育学院院长,中国排协副主席钟秉枢表示悲观:“没有运动员的流动,恒大女排[微博]是活不长的。我们现在是在强化原有体制,运动员进队就签合同,做好退役后的保障,保证文化学习,这是在保护运动员的利益,但是这样的体制越坚固,未来社会化职业化就越难,完全不是一条道上的事。”
钟秉枢认为,所谓的“恒大模式”并不存在成败的问题,而是它本身就激活和带动了排球联赛。他说:“恒大给其他俱乐部带来压力,其他俱乐部为了留住人也不得不想办法加大投入。”而恒大本身,依靠投资获得的社会效益和广告效应已经成功了。
钟秉枢表示,同足球和篮球相比,受众不多、难以打造明星的排球项目在职业化的进程中有先天的不足,但并不是没有自身的优势,而且一步迈向职业化也并不是排球目前唯一可以改变的事情。
钟秉枢提出了社会化排球的方向,他说:“社会化不一定是职业化,美国排球没有职业联赛,一样有那么多高水平的球员,因为他们有强大的社会基础。我们的媒体一直盯着NBA[微博],事实上NCAA每年冠军决赛更加火爆,我们总忽略了人家的基础。需知职业体育也是建立在群众体育的基础之上的,没有群众基础空谈职业化,也是空中楼阁。”
“社会办体育不一定就必须是职业体育,社会办体育有两个分支,一个是企业,一个是高校。企业里又分企业控制的,走向职业化,像恒大,也有一种政府体育局体工队加上企业投入,双方合作的,像北京汽车排球俱乐部。目前看来,在中国成立职业联盟现在看来还不到时候,还是要靠管理中心搭建竞赛平台。”
对于这样退而求其次的改革方案,关键之道体育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张庆也表示赞同,他说:“职业化不是说搞就能搞起来的,需要循序渐进,国际上有些国家在排球职业化条件还不成熟的情况下,先发展半职业化的企业联赛,由传统意义上的赞助商来运营球队,球员算作是赞助企业的员工。”
在从事了多年体育项目商业推广和职业化运作的张庆看来,要确立联赛职业化必须要有两个核心,首先是联赛的经营主体应该是独立法人企业,独立运营。联赛的核心构成——俱乐部也应如此,并且要拥有比较重要的话语权。职业体育属于竞赛表演业,必须有自我经营的能力,能够提供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其次要确保在联赛的产权明晰,要成立俱乐部联盟,确立俱乐部投资人、排球协会和独立投资机构这样的符合职业化运行的资本结构。很显然,即使是中国足球[微博]和中国篮球,也远远没有真正确立起这两个核心,更不用说还未走出第一步的排球联赛了。
但张庆认为,排球在中国是有向着职业化或者市场化方向迈进的机会的。他说:“排球在中国是有机会的,首先排球在中国有历史地位,能够与足球和篮球合称三大球,这在其它国家是没有的。中国人也喜爱排球,也有一定的普及度。排球这样的历史地位如果扔掉可惜了。”
在张庆看来,在现代化和城镇化道路上飞速发展的中国完全有能力和有需要容纳下一个排球联赛。他说:“排球短期内很难和足球、篮球竞争市场,但是在北京上海天津这样的大型城市,再容纳一支排球俱乐部完全没有问题。此外,中国的下一步改革重点在城镇化。很多新兴的城市需要通过体育赛事来塑造城市名片,目前足球和篮球可提供的产品是有限的,并不能覆盖所有城市。因此从市场的角度来说也给了排球空间。”
“排球运动应该把握住这个契机,甚至可以从企业联赛做起,但无论如何不能不动。体育是一个新兴的投资领域,一条新的渠道,如果能够让投资人看到前景希望,为各类投资人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机会,筑巢引凤,是不用担心投资问题的。恒大女排就是一个范例,民间有多少个恒大?肯定有,而且还不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