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排球联赛 全运练兵场--排球联赛观察之一

2013年02月04日09:03  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2月4日体育专电新华社记者徐征 王镜宇

  随着北京汽车男排在客场大逆转击败八一男排夺得了球队历史上的首个联赛总冠军,2012-2013赛季中国排球联赛已全部结束。不知不觉间,中国排球联赛已经走过了第16个年头,却不得不面对一个尴尬的现实:16岁的排球联赛依然是地道的“伪职业联赛”,它真正的身份是全运会的练兵场。

  同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举起职业化大旗的足球联赛和篮球联赛相比,排球联赛从一开始就没有职业化的定位。排球联赛表面上看起来出现的问题最少,但这却是以墨守成规、固步自封为代价换来的。

  从本质上说,目前的排球联赛仍然不过是排球运动管理中心领导下的,以各个省市体工队为主体的主客场制的“全国锦标赛”,它也不是全国排球最高水平的赛事,全运会才是。

  首都体育学院院长、中国排协副主席钟秉枢说:“中国排球联赛没有职业组织,只是依托俱乐部为基础,而实际情况是没有俱乐部,是在原有的体工队体制通过赛事改革进入新的赛事当中。现在的运动队除了恒大俱乐部,没有一支是真正的俱乐部。”

  因此,当四年一度的全运年来临之时,联赛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由于春节后有全运会预赛,本赛季联赛赛程被压缩到不到3个月。参赛球队虽然有男、女各12支,但一支球队就算杀入总决赛并且打满3场,整个赛季最多也只有23场比赛;如果闯不进八强,球队一个赛季只有14场比赛!

  大连金州新区女排俱乐部总经理岳金库在点评本赛季女排联赛时表示,联赛整体水平不高,各队的个人技战术能力环节都没有进步。他说:“感觉大家都在吃老本。”

  作为中国排坛的元老人物,岳金库指出,这与目前各队的全运战略有关。为了鼓励各地方队加强青少年运动员的培养,全运会在三大球项目上设立了青年组的比赛,奖牌重要程度与成年组相当。但这个举措却造成了另外一个怪现象:有实力有潜力的年轻球员没法上升到一线队打联赛。“有的球队为了在全运会青年组的比赛中争取好成绩。好球员没法到一线队打球,联赛中自然冒不出好苗子。”

  联赛水平不高,就没法吸引眼球,市场推广和球迷互动也长期缺失。为了让比赛场面好看,联赛硬性规定每个主场的观众上座率必须要达到2000人,但大多数主场几乎都是通过组织观众免费入场这样的手段来完成指标。

  作为职业联赛中非常重要的电视转播,在排球联赛中也变了味道。为保证比赛的转播,排球联赛将独家商业运营权授予了中央电视台麾下的中视体育推广有限公司。本赛季女排联赛还基本每轮有一场转播,但男排联赛的转播场次却屈指可数。除了北京、天津、上海和广州赛区,其它赛区的主场比赛连当地电视台都几乎没有转播。本赛季女排决赛的首场较量广东恒大主场对阵天津,由于节目冲突就未被直播,当地电视台也没有进行转播,这在历年来都是少见的。

  在天津女排夺得本赛季女排联赛冠军之后,已经退役的女排国手、目前任职天津体工大队副大队长的李珊对此很有感慨,但李珊不怪电视台,“如果我是电视台的领导,我可能也会这么安排,因为排球联赛是没有观众的,没有观众的比赛,带不来广告收益,为什么要转呢?”

  商业开发与市场推广难见其踪,再加上受体制限制,联赛人员流动几乎为零,球员们生活的窘迫可想而知。据了解,就算在一线城市的劲旅,球员的月收入也不过数千元,而即使拿到联赛的冠军,其奖金也只有2万元左右。但颇为讽刺的是,广东恒大即使开出了十倍于原来工资的许诺,也仍然无法从国内转会到合适的球员。

  在伦敦奥运会结束之后,国家体育总局将会对包括排管中心在内的多位中心领导进行轮换,主管中国排球长达16年的主任徐利将离开排管中心,但谁来接手,却迟迟未有定论。对于新一届的排球领导班子,外界的期待不仅在于能否继续高擎中国女排这面中国竞技体育的大旗,更多的在于能否推动平淡无奇的排球联赛走出困境,面对这样一个“烫手山芋”,候选人难以出台也是情理之中。

  在目前一切资源和权力都集中在排管中心的大前提之下,从上至下的改革是目前公认的可行之道。关键之道体育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张庆就认为,排球自己的市场化之路,前提是排管中心要走出关键的第一步。(完)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