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凯:体操现状规则乱奖金少 金牌激起热情消散快

  积重难返

  在有些人眼里,奥运冠军才是成绩,不是奥运冠军,那就是问题了。问题哪有成绩重要。金字塔尖永远闪耀,而那庞大的基座,好吧,有的时候,他们根本不存在。邹凯的忧虑,在中国另外一些金牌项目也一直存在,比如跳水,比如射击,比如举重……

  提起中国奥运军团的优势项目,体操必定是其中之一,但奥运之外,人们似乎很少在日常生活中听到关于体操的消息。日前,伦敦奥运会上成就“五金王”称号的川将邹凯在出任某活动嘉宾时便坦言:“我们现在处在一个很尴尬的地位,体操只属于奥运会,平时关注度比较低。”邹凯认为,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体操赛事少奖金低,不少优秀选手不买账,国际大环境不好。

  专访

  担忧

  关注度比足球篮球差得太远了

  体操奥运五冠王邹凯这样的顶尖选手都在感叹平时日子不好过,那众多的一般选手怎么办?成都晚报记者昨日专访了邹凯。

  邹凯说,“比如足球和篮球,目前国家队成绩都不是很好,但平时看球的人还是很多,关注度很高。体操在这方面就差得远了,只有奥运会的时候,人们关注度才比较高。所以我担心一旦有一天中国体操队在奥运会上出不了成绩,那么就更没人关注这项运动了。”

  邹凯认为,体操运动的关注度低,是因为平时高水平的赛事太少。目前,国际体联所管辖的正式比赛除奥运会体操比赛外,就只剩下体操世界杯和体操世锦赛。其中,体操世界杯是每年一次。体操世锦赛在2002年之后,规定除奥运年外每年举行一次,即每四年举行三次。邹凯认为还应该增设一些比赛,“如果赛事能多一点,关注的人也会多一点。现在比赛少,世界体操产业的发展也不是很好,这对这项运动的发展很不利,因此我也有一些担忧。”

  现状

  规则乱、奖金少、推广不够

  除了赛事少外,邹凯认为国际体联在世界杯和世锦赛举办上还存在另一些问题。“第一,赛事的措施有些混乱,规则每年都在改,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这对运动员备战有不小的影响。第二,比赛的奖金太少,一些分站赛冠军只有几千块瑞士法郎,不少选手提不起兴趣,便不会认真对待比赛,导致比赛精彩程度降低,这已是个普遍现象。”邹凯继续解释道:“但对于优秀选手来说,奖金太少他们便不会太在意,不会尽全力去准备。”对此,邹凯认为国际体联应该致力于如何提高大赛的影响力,“影响大了,赞助商也就多了,奖金自然会提高,选手们也就会认真对待。这样比赛精彩程度也得到了保证,那么关注体操的人也就多了,都是相辅相成的。”

  倡议

  快乐体操,走进校园

  谈到体操的普及,邹凯认为体操这项运动不应该仅限于竞技,它对全民健身和幼儿体质的锻炼也有很大益处。“体操很适合幼儿去练习,对他们的柔韧性和基础力量地成长有很大好处。”邹凯表示。

  中国体操队总教练黄玉斌[微博]此前一直提倡“快乐体操,走进校园”。对此,邹凯十分赞同,“体操的普及只有美国做得好,只有美国才是真正走进了校园。我们国家过去做得还不错,但现在校园里练习体操的孩子越来越少。让更多的孩子接触体操,感受体操带给他们的乐趣,也能让更多人了解,除了奥运会拿冠军之外,体操这项运动还有更多的益处。”对于中国目前的体操普及状况,邹凯表示:“我希望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能够通力合作,做好体操进校园,以及体操在国内的普及。我觉得我们国家还是应该学习世界上的一些优秀理念,从专业的问题上入手。但主要还是目前体操这个项目的国际大环境不是很好,中国体操只能跟随国际,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成都晚报记者 李果

  吐个槽先

  “足球从娃娃抓起”都喊了30年了……

  调查

  奥运金牌激起的热情 消散得很快

  才练几个月

  就看不得娃娃吃苦了

  正如邹凯所担忧的一样,目前人们对于体操项目的关注更多还是源于奥运会。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奥运冠军,大部分选手难免面临收入低、退役后出路窄的窘境。又有多少家长愿意送孩子来练习体操,这是否会令体操后备人才断档呢?

  成都晚报记者从四川省运动技术学院处了解到,目前省内这方面情况也是有喜有忧。省运动技术学院某相关负责人透露:“由于邹凯和冯喆[微博]在奥运会上夺冠,目前四川已经掀起了一股‘体操热’,家长也很乐意送娃娃来参加体操训练,报名十分踊跃。但他们也会有一些顾虑,比如娃娃是否会受伤,将来能否出成绩等,这也会对招生造成一定的困难。竞技运动是残酷的,想要出成绩就得苦练。有的家长把娃娃送来练了几个月,看到娃娃吃苦觉得恼火,就决定不练了。但也有家长看得远,不论娃娃能否出成绩,先练几年,锻炼一下身体再说。”谈到体操运动员退役后的出路问题,该负责人表示:“这的确是一个头痛的问题,但不仅仅局限于体操,我国现在很多运动都是这样。目前国家体育总局也出台了相关文件,去关注和帮助这些运动员。”此外,该负责人还表示,受经费影响,省内目前像样的体操班还不够,21个市州只有10个有专门的体操班,而且配套设施很难完全达到标准,这与广东、江苏、山东等体操基础较好的省差距较大。

  成都晚报记者 李果

  花言巧宇

  有出路

  才有参与度关注度

  体操是受益于举国体制的典型代表,在其庇护下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温饱无忧。而足篮乒羽等跨入职业操作后,自行向市场讨食。尽管近二十年来,中国体育职业化进程难言成功,但不得不承认,放养的孩子生命力更强。足篮选手退役后,打个业余联赛进账不菲。托广泛群众参与度赐福,眼下乒羽业余教练收费也已动辄日入上千。而体操运动员退役后,除少数进入教练队伍,其余都将面对残酷的二次择业。体操固然精彩,但好看也要有饭吃。有出路,家长才愿意把孩子送去训练。这并非体操个例,而是体育圈共同面临的难题。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尽管从全球范围看,职业化乃大势所趋。不过在现行体育体制下,逐渐类似欧美职业体操俱乐部的构想稍显飘渺。解决这一问题,更多需要体育、教育和社保系统共同努力。一些有益的尝试也正在进行着。贵州省政府日前就发布《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保障工作实施意见》,对符合条件的优秀退役运动员,在体育、教育事业单位招聘时,可采取直接考核的方式招聘。此外,对自主创业的退役运动员,政府还将给予政策性支持。这是相当令人鼓舞的。此前许多运动员退役后欲投入教育事业发挥余热,却为各种资质资格所阻。另一方面,学校也因缺乏高水平教练致体育教育水平停滞不前。如今,为优秀运动员开绿灯,为其找到出路,让其运动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得以延续,同时对校园体育教育而言,亦是薪火相传、培养下一代体育人的双赢之举。张宇翔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