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洋上海赛作壁上观:对冰迷友善 对媒体沉默

2012年12月10日10:17  东方体育日报 微博

  王濛归来 让往事随风

  受国际大赛青睐的上海于昨晚迎来了年度收官大赛,短道速滑世界杯中国站在东方体育中心落幕。在赛事举办的3天间,解禁归来的王濛成了当仁不让的第一话题,而从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兰立到中国队主教练李琰,再到每一位队员的口中,“团队配合”则成了出镜率最高的一个词。不难看出,在经历了多番风波后,中国短道速滑上下都透着一股“揭过一页”的渴望。

  “队长回来了,信心多很多,只要队长在场上,我们就觉得非常有底。”在昨晚短道速滑世界杯中国站的赛后发布会上,刘秋宏如是说道。接着她的话“造句”的是女队的另一位队员李坚柔,“队长回来后,像训练和比赛,给了我们很大的推动力。”这是王濛自解禁后在国内参加的首场国际大赛,而众队友口中的“队长”自然非她莫属。

  在“青岛内讧”事件发生的近一年半后,王濛在上海收获了她复出国际赛场后的500米四连冠,以及在1000米赛道上的首枚奖牌(银牌)。“等于是练了一个月,然后又连续一个月在参加比赛。速度上恢复得还好,但速度耐力方面,恢复的过程会比较长。”重回赛道的王濛让人感觉到了明显的变化,更有团队意识便是其中突出的一点。“500米看起来轻松,但还是需要团队配合意识,要(有配合地去)干扰对手。”昨天,在500米四连冠后,王濛还与队友配合拿下了3000米接力的冠军。“这几场比赛都是与秋宏(刘秋宏)、可新(范可新)打的战术配合,一个人不可能滑得这么流畅,底气没有这么足。”

  对王濛的表现,中国队主教练李琰说:“今天500米她又拿到了冠军,她个人没有任何失误,表现得很完美。在以后的训练中,她可能还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能方面的训练。从这些比赛来看,她做得还是挺好的。”但同样不例外的,李琰也不忘强调团队的作用。“我觉得团队互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的力量和团队的力量是没法比的,如果大家能凝聚在一起的话,这力量就更大了。”

  周洋作壁上观——对冰迷友善 对媒体沉默

  当王濛在东方体育中心的冰面上迎来解禁后首场在国内举行的国际大赛时,她的队友、温哥华冬奥会女子短道速滑1500米冠军周洋却只得作壁上观。曾主动退队的周洋,她的名字依旧在国家队大名单上,但能否真正地重回赛场,现在看来其中还存着不小疑问。

  “记者啊?采访的事得问队里,别问我了。”一副框架眼镜,一头微卷的短发,一件绣有中国国旗的羽绒版队服,和年轻队员坐在同一片看台上的周洋静静地旁观着这场比赛。对远道而来“冰迷”的签名要求,她会笑着满足,甚至还会和他们说上一两句。但对媒体,微微摇头再附赠个清浅的笑容,周洋无一例外地选择了沉默。

  不过通过现场观察,记者发现至少从表面看起来,周洋的精神状态还算不错,会和身边人说笑,对比赛进程也显得比较关心。更令人担心的其实是她的竞技状态,尽管曾被视为继大杨扬之后中国队内最具实力的长距离短道速滑选手,但自从去年的亚冬会上获得3000米接力冠军后,周洋就再未能获得参加国家大赛的机会。而对中长距离的短道速滑选手来说,速度耐力的恢复又是系统训练中断后必须攻克的一大难关。

  冰迷期盼——旧事莫再提 影响快消弭

  上海,不是冰上运动的繁盛之处,但对散布于全国各地的“冰迷”来说,这座城市却是他们自天南地北而来、相聚一地之选——国际大赛对上海总是青眼有加。精打细算请假,午夜航班抵沪,还带着大包小包的礼物,这是哈尔滨姑娘秦玥今年的第二次上海之行,之前那次也是为“围观”短道速滑赛而来,3月的世锦赛。

  短道速滑世界杯中国站只对外发售了周六和周日两天的门票,但对如秦玥般的铁杆“冰迷”来说,凭着为人“粉丝”者的见缝插针的能量,她和朋友们可愣是在东方体育中心的“海上皇冠”里蹲守了3天。“我们都从各自生活的城市带来了(要送给队员的)特产,我带的是哈尔滨红肠和大列巴(一种按俄罗斯传统工艺制作的大面包)。”

  中国队在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上包揽了短道速滑女子项目的全部4金,这是国内许多年轻“冰迷”的集体记忆,也是他们开始关注这项运动的起点。但从周洋“感谢风波”到王濛“丽江事件”,再到“青岛内讧”,王濛和周洋这两位中国短道速滑的代表选手可谓经历了好一番风雨。据记者在此次赛事期间的现场采访发现,“冰迷”们其实已不愿旧事再提,让曾受影响的队员从风波中早日恢复,重新各就各位,这才是他们的期许。“该爆的料都爆了,应该要完结了。最重要是队里能够团结,让受到影响的(人)快走出来。(本报记者章丽倩)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