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羽里约双打重组:女双变阵属无奈 男双寻风云接班

2012年12月07日18:07  《羽毛球》杂志

  文 李旭

  新的奥运周期,新的开始,中国队在3个双打项目上进行着人员搭配的实验。从丹麦、法国和上海三站公开赛看,既出现了徐晨[微博]/马晋这样的老搭档,也有许多新组合粉墨登场。诚然,如两位双打主教练张军[微博]、陈其遒所言,现在所有的配对仅仅处于尝试阶段,距离巴西奥运会还有4年时间,一切皆有可能发生。但谁也不能否认,一切的未来生长于它的昨天,里约,正从当下迈步。

  女双:变阵实属无奈

  伦敦奥运会后,女双组的困境不期而至,原因很简单——伤病。

  作为传统优势项目,中国女双的人员结构素来为外界钦羡,除了赵芸蕾/田卿、于洋/王晓理这2对奥运会选手,年轻组合钟倩欣[微博]/包宜鑫[微博]、汤金华[微博]/夏欢[微博]也在过去一年的国际赛场上左冲右突,世界排名杀入前10。但新周期伊始,伤病却频频袭来,先是夏欢、骆赢[微博]在9月份接受手术,随后钟倩欣又在羽超联赛的首场淘汰赛里受伤。

  “由于伤病,丹麦、法国两站比赛中,我们不得不派出了新组合。”陈其遒坦言,“现在正处于组里一个相对困难的时期。”由于奥运冠军田卿、赵芸蕾社会活动较多,缺乏系统训练,于洋、王晓理则需要时间调整,走出奥运让球风波的阴影,教练组心里对于欧洲之行的前景并没有底。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困难时刻,女双的底蕴展露无疑。马晋和汤金华,这一对在出征哥本哈根之前仅仅合练过5堂训练课的新组合,连续夺得丹麦、法国两站冠军。

  其实刚出道的时候,马晋的主项就是女双,她和王晓理搭档,一度占据过世界排名第一,只是后来由于备战伦敦奥运会的需要才与女双渐行渐远。进入新的奥运周期,陈其遒透露,马晋肯定要重新身兼女双、混双两个项目。“我确实很希望能够如大家所说的这样两项兼顾,我有这个能力,我也喜欢打女双,只要给我机会,我肯定这两项都不会轻易放过。”马晋表态。

  但毕竟,马晋有两年没打女双了,仅仅练了5堂课就要参赛,马晋犯起了嘀咕,不知道和汤金华合作的效果会怎么样。不过从第一场开始,往昔打女双的记忆就如条件反射般进入她的脑海,“两个人配合起来还挺顺,而且教练布置的技战术都能很好地运用。”连续收获丹麦、法国两站冠军,马晋大呼意外,她认为主要还是归功于心态,“因为去之前没觉得自己能打多好,所以输了也能接受。而且经历了奥运会,人成熟了很多,在场上遇到困难时不会一下子气馁,而是一直很积极地想办法应对。”

  夏欢意外受伤,汤金华有机会站到了马晋的身边。连续两站冠军,让原本就开朗外向的小姑娘脸上常挂着笑容。不过,对于未来的搭档,她并不确定:“夏欢和马晋各有特点,以后究竟和谁配,还是要听教练的。”陈其遒说得明确,现在正处于奥运新周期伊始,教练组会尝试各种人员组合、打法。既然未来难以把握,不妨听一听马晋的建议:“现在打得不错,就从每一场比赛做起,一站站都去打好。”

  未来存在任何可能,但至少在近期内,两对奥运组合赵芸蕾/田卿和于洋/王晓理将继续携手。丹麦顶级赛是赵芸蕾/田卿在奥运会后参加的第一个国际比赛,两人苦战3局不敌高桥彩花/松友美佐纪,止步4强。对此,陈其遒表示理解:“奥运冠军的社会活动比较多,她们都缺少系统训练。事实证明,比赛打到最后,她们在能力和体能上都出现了问题。”于洋、王晓理把新周期处女秀放在了上海。自携手以来,两个人斩获无数,但本次中国公开赛的金牌绝对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于洋毫不讳言:“让我们以后的路走得更有动力!”

  混双:徐晨境界提升了

  4站超级赛,4个冠军入账,徐晨/马晋无疑是新周期里最风光的队员。张军说:“徐晨现在整个人成熟大气了。”

  “责任感更强了吧。”徐晨如此解读主教练的评价。羽超联赛,代表浙江队出战的徐晨身兼男双和混双两项,是国家队主力中出勤率最高的,他的敬业让俱乐部印象深刻,“哪怕是最后一场无关紧要的球,徐晨都会非常认真努力地完成。这是一个球员必须具备的素质。”4站公开赛,一站不落,尤其是中国公开赛中因为身体不适,徐晨连续两天去医院打点滴,教练、队医都劝他放弃,但他依然捧得冠军归。李永波说:“中国羽毛球[微博]队就需要这样的精神!”

  奥运会银牌,对于徐晨和马晋而言固然是遗憾,但也让两个人更清楚地认识到“什么是自己想要的”。有了这样坚固的纽带,两颗心紧紧相连。看到徐晨带病作战,马晋的心里很纠结,“我想告诉徐晨,其实不仅只有潘攀(徐晨妻子),我也非常心疼他。”此时,一旁的徐晨腼腆地笑了,“有两个女人心疼我,很温暖。”这样轻松的插科打诨,两个人的亲密程度可见一斑。

  另一方面,马晋重新兼项混双,陈其遒认为这不会影响到年轻队员的体力,反而会让她对于混双有更深刻的理解。徐晨评价搭档:“不管是技战术还是各方面,她比以前更细了。”

  不过,“稳定”只是个别现象,“改变”才是混双组在新周期伊始的主流。即便奥运冠军张楠、赵芸蕾也无法幸免。总教练李永波透露,接下去的比赛中,张楠有50%的时间和赵芸蕾搭档,另一半时间和年轻队员试配。“这样做,一来可以确保苏杯等大赛中混双这一分,同时,也是着眼于2016年奥运会。”

  不妨再来看一下法国、上海这紧邻的两站赛事中,国羽派出的人员(除徐晨/马晋外):邱子瀚[微博]/包宜鑫、洪炜[微博]/骆羽、陶嘉明[微博]/汤金华;刘成/包宜鑫、邱子瀚/骆羽、陶嘉明/汤金华。张军表示,其实不只是中国,很多国家都在对混双组合进行调整,“比如,丹麦选手卡米拉和新搭档麦兹就比较有特点。”

  “尝试不同的阵容,是为了找到最合适的搭配。”陈其遒希望年轻人能够抓住每一次合作的机会,“一两次比赛的成绩固然不能代表什么,但无论是对于他们自身信心的提高还是教练组心中的印象,都会起到影响。”

  男双:寻找“风云”接班人

  相比之下,男双组的阵容较为稳定,最大的变化当属张楠与柴飚[微博]时隔一年半后的“复合”。

  打男双是张楠一直以来的心愿。圆满完成奥运会任务,张楠也有机会将心愿付诸实践。重新走到一起,张楠和柴飚都非常珍惜,即便在训练中,每打完一个球不管得分还是失分,两个人都会击一下掌互相鼓励。首战常州大师赛上,两人一举获得冠军。不过,正如张楠认识到的,冠军的含金量并不高,“男双的顶尖选手都没来,只能算是给我们开了一个好头。”

  果然,好的开头并没有持续太久。丹麦顶级赛第二轮,他们0比2输给了平田典靖/桥本且博;一周后在巴黎,苦战3局不敌金沙朗/金基荣止步8强;来到上海,他们又是在四分之一决赛里完败于名将鲍伊/摩根森。

  输给丹麦组合之后,张楠显得非常郁闷。“由于和对手是第一次打,准备得不够充分。比赛中速度跟不上,非受迫性失误太多了。”他甚至表示,整场球只发挥了5成左右的训练水平。一贯淡定从容、说话斯斯文文的张楠,看上去有一些着急了。柴飚的话很实在:“不知道‘风云’还能够打几年,队伍要靠我们这些年轻人顶上来,所以还是感受到了压力。”

  与此相应,中国男双在3站公开赛中的表现只能用惨淡来形容:丹麦赛第二轮全军覆没,法国赛唯有洪炜/沈烨晋级四强,中国公开赛半决赛前就已然退出冠军争夺。

  张军在总结伦敦奥运会周期男双组成功的经验时认为,最重要的一条是树立核心,而按照蔡赟[微博]、傅海峰的年龄,出战里约基本不太可能,因此寻找“风云”的接班人迫在眉睫。李永波表示,如果张楠/柴飚无法用成绩来证明自己,包括沈烨、洪炜等年轻选手在内,随时都会拆对进行调整。对于中国男双而言,稳定只是暂时的,一场大风暴或许正在孕育。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