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洋/王晓理首次坦白心路历程:带着欢笑重新出发

2012年11月16日11:16  上海青年报

  108天前,因为在伦敦奥运会上消极比赛,羽毛球[微博]女双头号夺冠热门于洋/王晓理被逐出奥运;29天前,因为打“飞的”去丹麦又临阵退赛,于洋/王晓理再次陷入舆论讨伐……对于王晓理和于洋来说,这是漫长又难熬的108天。昨天,于洋/王晓理终于在上海肩并肩重返赛场,在中国公开赛1/8决赛中击败队友马晋/汤金华[微博]。谈起这108天的“挫折历练”,于洋一度哽咽,她和王晓理讲述了人生最低谷的心路历程,并许诺会“带着欢笑重新出发”!     

  人生拐点 于洋放弃退役计划

  7月31日,那原本是一场乏人关注的奥运女双小组赛,但却因为双方都努力输球而赚得眼球。因为田卿/赵芸蕾意外输球,为了避免提早在淘汰赛中和队友相遇,于洋/王晓理消极比赛。之后,实力最强的于洋/王晓理和两对韩国组合、一对印尼组合被逐出奥运,田卿/赵芸蕾最终夺得冠军。

  金牌梦碎,于洋当时在微博上透露将会退役,昨天,她告诉记者那并不是一句气话:“我当时说这也许是我的最后一场比赛,这不是气话。因为在伦敦奥运会前,我就已经计划好了奥运会后退役,我期望着蝉联奥运冠军,然后出国读书深造,去做自己更感兴趣的事。但是出了‘那件事’之后,我很不甘心,我希望坚持打下去,毕竟这是我最热爱的一项事业。如果能力允许,我会坚持;如果能力不允许,我会随时选择退役。”

  在家乡武汉媒体的眼中,王晓理是个直爽、大大咧咧的姑娘,但从奥运会回来之后,她从来没有和家乡记者聊起过“那件事”。湖北省奥运庆功会的时候,拿到两枚金牌的队友赵芸蕾出尽风头,而悲剧人物王晓理一直面色凝重……

  走出低潮 姐妹互相安慰取暖

  奋斗四年,却换来奥运会的一纸驱逐令,还遭到国内外舆论的口诛笔伐,于洋/王晓理是如何熬过那段日子的?

  王晓理告诉记者:“家人和朋友给了我许多关爱,他们不太和我提那件事,家人会给我做些好吃的,朋友会陪我聊天。我本来就是个乐观的人,我意识到后面的日子还很长,在他们的关心下,我很快就走了出来。我还年轻,‘那件事’是我人生中很宝贵的经验和难忘的经历。这些日子,我和于洋互相鼓励,无论奥运会之前我们的成绩多么好,我们都要乐观正确地面对‘那件事’。”

  于洋说:“经历一次这么大的挫折,让我变得更成熟。人生中总有各种经历,好的、不好的都有,幸福的感觉总是很短暂。毫无疑问,我们两个人是‘那件事’最大的受害者之一,我们的情绪和气势一度低落,还好我们能互相安慰对方。对于网上人们对我们的质疑,我们不去看、不去关注,我们相信:真正爱你的人,会明白你的痛苦;不理解你的人,你解释得口干舌燥,别人也不会相信你。”

  一个月前再次因为临阵退出丹麦赛遭到炮轰,王晓理解释说,她们的确有伤。昨天的比赛,王晓理的右腿套着黑色护膝,腰间佩着黑色腰封,而于洋还叫了一次医疗暂停,因为她的跟腱挫伤,重新绑过绷带后才能继续比赛。

  重新出发 里约奥运还很远

  于洋26岁,王晓理24岁,她们还有没有可能搭档参加2016年奥运会,洗刷伦敦奥运的遗憾?

  王晓理出言谨慎:“最近训练不太系统,身心需要调整,不希望把目标定得太远,希望先从打好每一个球、每一场球开始。”于洋则笑言:“现在还是2012年呢!没有想过里约奥运会那么远,只有短期目标,这两年我会继续和王晓理配对,我们会一起参加明年的世锦赛。而之后的两年又是一个周期,无法确定。”

  昨天球员大巴抵达源深体育馆的时候,有不少上海球迷找于洋/王晓理签名,还有球迷高喊:“于洋,等着看你比赛!”于洋在比赛中途受伤的时候,“于洋加油”的声音也是此起彼伏。说到这里,于洋不禁红了眼眶,“这次来到上海,我能感到球迷对我们的支持,这些帮助给了我们动力,让我能在那么困难的情况下坚持住,我们会努力用最好的成绩回报他们。我希望有更多的球迷支持我和王晓理,希望他们的支持比以往更疯狂一点,我们需要他们的支撑和力量!”于洋还调侃说,“我们俩在队里比较‘另类’,晓理喜欢扮潮,我喜欢耍帅,希望把这种喜感带给喜欢我们的朋友。”王晓理也乐了,“我们走的是谐星路线!”

  “请相信,我和王晓理的配合和个人感情会越来越好。”于洋话音未落,王晓理为好姐妹擦去鬓角的一滴汗水。

  本报记者 张楠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