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男排外援训练早到晚撤 不做马布里第二做自己

2012年11月07日15:17  北京日报

  本报记者 黄志阳

  背起双肩包、戴上保暖帽、约好公寓门口见,3名两米左右的高个子并排走在东长安街的人行道,格外扎眼。进入东单站,登上开往刘家窑的地铁五号线,下车后步行至木樨园体校,这是他们寻常的“上班”路。他们就是北京汽车男排史上首批外援——加拿大男排国手弗莱德里克·温特斯、斯蒂芬·布林克曼和德国籍、古巴裔的奥利瓦·萨尔瓦多。自9月底来京后,他们游览名胜古迹、学讲中文、与队友互动,努力融入北京和球队的生活。

  哥儿仨训练早到晚撤

  9点开始的训练,哥儿仨昨天上午提前20分钟,最先抵达场馆。肌肉拉伸、肩部环绕、扭膝旋转……热身动作毫不含糊,用布林克曼的话说,“每天训练前的热身就像大厦的基底,不能马虎。”此时,北京男排其他队员陆续到场,纷纷向“老外”队友挥手致意:“哈喽!”原先安静的场馆很快热闹起来。

  当天的训练内容是对抗赛,随着充当临时“主裁”的助理教练刘旭东一声哨响,队员们兵分两路、隔网而立。一次对攻中,替补方副攻布林克曼扣球,球碰到拦网队员的手。后排的主力方主攻萨尔瓦多眼疾手快,鱼跃摔救,但球因力量过大而蹦出界外。这次防守不到位,他一脸遗憾,狠狠捶了一下塑胶地,又跑到底线后的墙边懊恼地“面壁思过”……

  除了每球必争、全情投入,萨尔瓦多的技术能力也令人印象深刻。作为美洲球员,他有出色的弹跳和爆发力,发球和扣球势大力沉、命中率高。得分庆祝时,总少不了他激情的奔跑、击掌甚至吼叫。两局球的工夫,他的运动T恤已被汗水浸湿。

  11点整,训练课结束。当大家收拾行装准备离开时,3名外援还在和主教练李牧讨论些什么。“对手看完录像会做针对性部署,所以我们的技战术也要有变化。”34岁的“球油子”布林克曼迫不及待地传授经验。他告诉记者,之所以早到晚撤,“是因为我们每次训练前想清楚练什么,训练时全神贯注,训练后好好总结。”

  “我会制造更多快乐”

  尽管初来乍到,哥儿仨很快喜欢上了北京,坐地铁“上下班”,到烤鸭店尝尝鲜,游览足迹遍布故宫[微博]、天坛等著名景点。

  30岁的温特斯曾在意大利、土耳其等8国联赛中效力。“北京是世界闻名的大城市,举办过2008年奥运会,我对它向往已久。成为北京男排一员我倍感荣幸,这是人生重要的时刻!”他透露,由于北京生活充满新鲜感,此次来华还带了女友一起体验,“她也挺喜欢北京的。”

  谈及加盟感受,26岁的萨尔瓦多也有话要说:“我练习排球15年了,感觉现在比以前任何时候都要有趣儿。”在他看来,北京队是很有活力的集体,“在这里我能打出高水平的排球,也会制造更多欢乐。”

  对外援而言,与本土球员、教练的沟通是一大课题,但这难不倒他们。温特斯花了两个星期,就学会用中文打招呼——“谢谢!”“再见!”布林克曼还主动向记者“秀”了几个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简单的中文和肢体语言也必不可少,“有时候向二传手使个眼神,他就知道传什么球给我了。”他乐呵呵地说。

  “不做‘马布里[微博]第二’”

  上赛季,北京男排作为“升班马”首度闯进联赛4强,创造了本队历史。如今强援助阵,本赛季球队的前景被广为看好。而说到联赛,3名外援更是语出惊人,言必称“夺冠”。

  “北京队很棒、很团结,教练也非常好。”萨尔瓦多自信满满地说,“我们的目标就是冠军。”他向记者展示了刻在右臂上意为“你永远不会独行”的英文,“这是我的座右铭。排球是集体项目,我永远信任我的球队,并与队友共同奋斗。”

  在京城三大球中,前NBA[微博]球星马布里今春率北京男篮首夺CBA[微博]总冠军,让人看到了核心球员的价值。那么,北京男排阵中,谁会成为“第二个马布里”?对此,萨尔瓦多风趣地说:“我不做‘马布里第二’,我要做北京男排的‘萨尔瓦多第一’。”在他看来,在德国、土耳其联赛打球,今夏助卡塔尔的阿尔阿拉比俱乐部赢得亚俱杯冠军,自己则荣膺最有价值球员,这些成功经历都是自信的源泉,“请相信我和我的球队。”

  作为北京队的掌门人,主帅李牧对外援们也不吝赞美之词:“他们带来了先进的训练理念,技术动作规范,意识和习惯都不错,有很多地方值得其他队员学习和借鉴。”摄影 李一男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