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主管教练:王励勤为何伟大 奥运会前大家都是新人

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05月30日12:37  《乒乓世界》杂志

  当初带王励勤时,他虽然是队里的重点培养对象,后来世界排名单打第一,双打也拿了冠军,团体也算主力阵容,但还不是出场的前三号。

  回男队重新带他,他已经成为绝对主力,在施指导带他时又拿过两次单打冠军,他的地位、他对自己的看法都发生了变化。

  这些变化是自然而然的。假如没有变化,那他就是生活在真空里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上他自己的努力,他的性格越来越成熟,分析问题的能力也越来越强。作为教练,我也不能再照搬原来的教学方式。正是因为我们曾经合作过,这一次的合作更有难度,而且期间又有施指导这么优秀的教练带出过很好的成绩,那我们怎样在新的合作中把这些关系都化作有利的因素,是一种新的挑战。

  最难的时候?希望他来找我

  王励勤虽然不像国梁、马琳那样绝顶聪明,但也属于智商很高的,场上打开之后也能做出一些变化、抓住一些机会,否则不可能拿到这么多世界冠军。当他赢得很困难,或是输了球,国梁就会来找我,让王励勤说一说对场上局势的认识、当时的感受。他现在说得非常到位,跟教练说的没什么两样,包括议论别人的球时也分析得很透彻。我也问过他,“你是赛后通过胜负的因果关系认识到的,还是你在临场就已经认识到了?”他说是临场。伟大的运动员之所以伟大,就在于能够自我超越,谁都犯过错,关键看谁能悟出得早一点儿,少犯错。上了场,教练在旁边是帮不上忙的,最终还是要靠自己的悟性,自己的判断,这是我们没法强加给他的。

  所以,教练和队员配合到最高境界,可能话不多,但队员最难的时候会主动来找教练。2005年在上海,最难的时候王励勤就找过施之皓。教练去找队员,那时可能不合适,但队员心存疙瘩上场,以我这么多年经验来说,没有不摔跟头的。而他找不找你,关键在于你俩合作的火候到没到,换句话说就是教练的功力到没到,所以我也挺追求这种境界的。

  在不来梅,准备会开了六七个小时,开完会都一点了,王励勤还是把世界打中国那场录像找出来,和我一起看,第二天上午九点多起床,又看了一遍。他为什么要看?我认为,就是他还不够安心。但就是他找我了,我还不能说得太多。我的性格里面不缺认真负责,要是搁以前,我可能不计场合,不计态度,不计方法,有什么说什么。但现在,我要考虑这个度,因为要从效果出发。

  王励勤不像雷振华、邱贻可,年轻队员是一张白纸,稍稍花些时间就能出效果,他们缺少名气,没有过往成绩的包袱,对教练教的往往能无条件接受。而像王励勤,已经能力超群,再进一步就难上加难。包括国梁、小辉这样的,他的思维方法肯定跟常人不太一样,不会循规蹈矩,否则不可能出类拔萃。所以,教练得尊重他,不能因为输了一两次球,就把自己的情绪及看法强加给他,以免过犹不及,产生逆反。我们现在可以说是外松内紧,平时想进行的一些事儿,都要反复推敲,我用什么语言,在什么时间,怎么说更合适,才能让他接受。

  比方说,人都有侥幸心理,都有求稳的时候,别人选择稳可能就输了,而王励勤选择稳,还有一半成功的可能——因为他实力强,不会因为稳了就全不行。作为教练,肯定是希望他保守求稳的时候越少越好,但这种意图怎样传递给他?现在看来,他赢球时做工作的难度要大一点儿,相反他输球的时候,更容易接受。这就是带优秀选手和带年轻队员的区别,这些特别吃功夫、吃经验。这点上,我也时刻严格要求自己,现在扪心自问也未必做得很好,即使这次做到了下次未必能做到,因为王励勤不是一般的孩子,也是一个比较敏感的人。

  媒体?要夺冠,先要人气

  像王励勤、马琳这样经常上镜的,照理说面对媒体应该不成问题。可是,作为新闻工作者,在期望报道越多、越独家、越花边越好的同时,能不能也考虑一下国家利益?毕竟08奥运在即。队员以往由于各种原因,形成的误解或者偏见,我们可以教育和说服,但也请媒体朋友不要引导他们做不情愿的事情。不是他们不配合,而是有些很偏激的问题,他确实没法回答。比如说,你问他比赛能不能拿金牌?他没法说不能拿吧,但他说能拿,就给自己背上了很大的包袱。有些话,他不仅没法告诉媒体,甚至对我们教练都不能说,还是给他留些空间的好。

  我们也在想,一个人,如果有了一定的技术,但没有一定的人气,想拿冠军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从孔令辉到王楠到张怡宁,奥运冠军都是众望所归,包括巴塞罗那的老瓦。所以,选手也要自检自律,大度宽容,在不影响自己心态、不影响比赛的前提下,尽可能配合媒体和球迷。这也是一种综合素质,是教练培养和自己修炼的结果。我这个人对自己的人气,对队员的人气,都非常重视。所以,我也希望王励勤能在媒体朋友的帮助下,培养自己的人气。

  沟通?不是一个人的事儿

  王励勤也好,马琳、王皓也好,他们这一代是中国

乒乓球队历史上技术含量最高的,但相应地,技术之外的东西,比如队里的凝聚力,个人的个性魅力,同国梁、小辉相比,客观地说还是有些差距。我曾说,现在队员里将多帅寡,有帅也不精,就是这个意思。

  作为王励勤,他做的已是相当不错。回来带他这一年多,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在龙岗封闭训练,临热身赛前两天,王励勤颈椎的伤病复发,疼得非常厉害,大夫说最好别打了,但王励勤还是坚持参加。他觉得,平常大赛备战,都是人家陪我练,这次亚运会我不参加了,至少还能在热身赛做个有训练价值的对手吧。如果我不打了,我怎么做人呢?而且要打就好好打。后来跟教练组商量了一下,就集中精力打单打,最后拿了个冠军。这让我挺感动的,其实我心里也希望他打,因为这时候他是另一个位置,是一个回报队友的机会。

  从选举队长的票数来看,王励勤在队里还是有威信、有人气的。但以队长的标准来要求,他还需要再大气些,再OPEN(放开)些。他的性格不是话多的那种,那么,怎么样更好地和人沟通,把自己的威信发挥出来,把自己的魅力释放出来?这不是一个人的事儿。

  萨格勒布?刻意不如“随意”

  单项世锦赛七轮单打,你要保证一轮都不犯错误?没有哪个教练会说,我的队员包打第几。当年去曼彻斯特,说打第二就是失败,结果自己给自己架起来放在火上烤,无形中背负了一个大包袱去打,最后失败了。所以,我觉得从奥运周期来看,现在无论世锦赛结果如何,对他而言都是意料之中的动态调整。前些时接受采访,他曾说世锦赛要争取把练的东西都打出来。这儿我想提醒他,技术要追求突破,突破之后能把新的东西全用起来固然好,但某些时候收一收可能更好,毕竟我们所有备战的出发点是奥运会。

  当然,这绝不是说对他没有信心。信心是肯定有的,这种信心源于他对自己的要求。他从来都认为,只有在压力下取得的成绩,才有说服力。所以,即使是平常的训练、小比赛,他都自我加压,超级球、漂亮球都不是他的追求。他的感觉是,我平常的压力比较大,更接近实战的压力,真到大赛实战了,我才更豁得出去。这种长年的超常付出,带来的是成绩的稳定,是我们对他的信任。2005年是他辉煌的一年,拿了上海

世乒赛的冠军,拿了全运会的冠军,拿了国球大典的冠军。2006年不来梅,是他在团体赛中作为最大的一次,特别是半决赛对德国,在马琳遗憾地丢掉一分时,他能够挺身而出,是一个突破。

  王励勤总希望能够成为队里的中流砥柱,特别是团体赛压力更大,总希望能够有所作为。但其实,这种想法越强烈,有时候越是不好打,比如全运会团体赛。不来梅之后,掌声一片,他也免不了更追求完美,可是对球板要求过高,又闹了一阵“板荒”,一度影响了训练。接下来的联赛虽然胜率排名第二,但我做过统计,具体到很多场次,都打得不太顺。亚运会期间,本来想借机给他调调,但效果也不尽人意。还好,王励勤在中国乒乓球队里总算是条硬汉,当情势逼到那个份上,他想透想通之后,还是能够拼得出去,年底拿下了大王者杯,去年在单项上才算有所收获。

  跟国梁聊,我们说,王励勤最大的优点是认真,缺点可能和认真划等号,是固执。所以,这会儿还是打自己下意识的球,还是“人球合一”的好,要刻意去打出什么最先进的技术,反而不会有太好的结果。

  奥运会?谁都是新人

  孔令辉跟我讲过,“李指导,你去和王励勤说说,我也拿过两次男单冠军,一次世锦赛,一次奥运会,拿了以后就觉得自己过去的东西够用了。而要尝试一些突破,万一不成功,就连眼前的都没有了。但实践证明,没有改进,没有新意,就不够用了,所以我三十就退役了。”这是小辉终身遗憾的事儿,他希望大力不要重蹈覆辙。

  如果乒乓球在这两三年里没有太多发展,那么王励勤像不来梅那样去备战就够了。但情况恰恰相反,乒乓球可能在近一两年要酝酿一场技术革命:特别是反手,拧拉、反撕、反打,讲理中的不讲理,以进攻取代过去的防守和控制……反手的攻防体系要与正手融为一体,使乒乓球更凶狠,进攻更无死角。所以,王励勤要参加2008年奥运会,仅仅守成,是远远不够的,要做弄潮儿,要与时俱进。

  我同上海乒羽中心的段主任聊得比较多,他对八卦阴阳有些研究,说我教的框架里,偏重于阳,施指导不仅帮王励勤消化了这些阳,同时又融入了阴来发展王励勤,而现在,王励勤该进入第三个阶段了——阴阳相济,以阳为主,和原来的纯阳不同,这是更高的境界。

  能否成功,关键看王励勤自己如何正确处理这个扬弃的过程,发扬了什么,又舍弃了什么?其实,他一直在前进,比如重看2006年科威特公开赛他对格林卡的那场球,他现在的球已经不那么打了。但是,无论他还是我,都还是比较追求完美,总希望前进得再理想些。

  现在比赛很频繁,哪个项目都不可避免,一年算下来,乒乓球除了这可贵的封闭训练,几乎全是比赛。但创新不能止步,所以队里提出了板块训练,两周、一周、三天,都算板块,在小周期里尽量给他加些东西。一年十个月甚至更多都要面对比赛,你想次次完美?恐怕不太可能。而且,这弦如果一直绷着,绷两年直到奥运会,到时候会不会没弹性了?所以,我跟王励勤也聊过,上半年的世锦赛,下半年的公开赛、

世界杯、总决赛,一年能爆发两次,就很不错了。

  但2008年不太一样,明年世锦赛后很快就是奥运会,期间高度备战,那时候技战术不能指望有太大提高,更多肯定是针对性的训练,包括心理的调节。所以,所有技术上的改进,应该在四月份以前完成。从现在起,王励勤真正可以用于再造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到一年。

  奥运会,王励勤参加过两次,一次男双,一次男单。舆论会说,你要拿北京奥运这枚单打金牌。但是大家也不要忘了,奥运会团体赛也是第一次,而且新赛制下,中国队的实力是相对受到抑制的。王励勤是一个中规中矩的人,所以他看团体可能比单打还要重,而团体里有双打,准备起来还是不太一样。所以,到时候大家都是“新人”。(文/李晓东 李克非、张凡采访整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01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