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新浪VS李雷雷:扑出点球功在朱导 中国从此不恐韩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8月01日06:48 新浪体育

  新浪体育讯 李雷雷用自己的表现证明了国家队对于自己的等待是值得的。面对韩国队的狂轰滥炸,这位刚刚才坐满5轮“球监”的中国门将不仅让人们看到了他的稳健,而且也让人们看到了他的激情,在将李东国罚出的点球牢牢地抱在怀里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经注定成为了这场比赛的一个英雄。他的神勇甚至赢得了韩国队门将李云在的尊重,赛后,后者主动与其交换了球衣。在这个以8打11,悲壮多于感慨的夜晚,李雷雷作为中国队头号门将的地位已经几乎被牢牢地锁定。

  新浪体育:你在今天比赛中的表现可以说让很多人都感到了惊喜,因为你毕竟刚刚才结束五轮停赛的处罚。你是如何在这种情况下保持自己的状态的呢?

  李雷雷:五轮比赛无法上场当然首先是留给我的一个教训。不过,五轮停赛对于我来说是既有利又有弊。弊在于因为失去了五场比赛的机会,缺少了比赛的氛围,对比赛的感觉肯定会差一些;利则在于,停赛后我可以静下心来进行训练与准备,再加上前段时间徐指导专门为我设计了一个训练方案,我们俱乐部的教练也给予了我很多具体的指导,可以说是方方面面的因素保证了我在同韩国队的比赛中能够有一个比较好的表现与发挥。

  新浪体育:很多人对于你扑住的那个点球感觉很是振奋,当时你是如何做出正确的判断的呢?

  李雷雷:这个点球能够扑出来,功劳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归朱指导。比赛前的晚上,朱指导把我叫到他的房内,专门观看了韩国队罚点球的录像。然后他告诉我:最近韩国队的点球基本上都是李东国在罚,而且过去的三个点球他罚的都是右边。因为有了这个提前掌握的信息,所以我才做出了正确的判断并将球扑了出来。

  新浪体育:在对方罚球前,曹阳刚刚被罚下去,场面一度看上去也是相当的混乱,你是如何在这种情况下平静心态的呢?

  李雷雷:我们被罚的这个点球以及曹阳的红牌应该说都是冤枉的,因为韩国队的那个前锋根本就不是被曹阳踢倒或者推倒的,而是完全自己左脚绊右脚摔倒的。裁判做出判罚后,场面一度陷入混乱,裁判便忙着罚完队员罚教练,利用这样的时间,我平静了一下自己的情绪,然后便进行了判断:向左晃一下后再向右扑。其实在做出这一决定前的一瞬间我也有些犹豫:李东国会不会改变方向,不再向右而是向左踢呢?但是想到韩国人一定没料到我们对他们的研究竟然有这么厚,所以最终我决定向右扑。应该说,我那一瞬间的判断还是正确了的。而在当时的情况下扑住这个点球,对于整个球队来说应该都是一件非常提气的事情,最终我们能够在以8打11的情况下与对方1比1打平,应该说是大家齐心协力拼搏的结果。

  新浪体育:那个任意球破门又是怎么回事呢?好像球有些变向?

  李雷雷:那个球没能扑住,确实是因为球在距离球门前很近的地方突然快速地在地面上弹了一下,多少有些变向,再救便已经来不及了。不过,这个球我们在防守的时候只站了两名人墙,应该也是导致失球的一个原因,如果我们排上三名队员,那么他也许就没有那么容易进球了。

  新浪体育:在不少人看来,你扑出了对方的点球也是整个比赛的转折点……

  李雷雷:我认为这场比赛的转折并不是那个点球,而是孙祥的那个进球。下半场刚开始几分钟就迎来这个进球,这对我们全队乃至所有的中国球迷来说可能都是一个惊喜。对方的那个点球当然也很关键,只是我没有想到的是,这个球才刚刚扑住,就又有一个人被罚下去了。在总共有3个人被罚下去的情况下,我们最终还是拿到了一个平局,应该说这已经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结果了。

  新浪体育:对于中国队以及韩国队在这场比赛中的表现,你的总体评价又如何呢?

  李雷雷:虽然今天韩国队的攻势一直很猛,但是他们真正有威胁的射门却并不多,绝对的机会更少。我们的稳固防守让对方根本就没有办法在阵地战中实现突破,因此只有凭借着有限的定位球会来寻找破门的机会。至于中国队的表现,我想大家也都已经看在眼里了,也许用一句话就已经可以概括了,那就是:中国从此不恐韩!

  新浪体育:你对自己在这场比赛中的表现又是如何看的呢?

  李雷雷:让教练及球迷满意本身就是作为一个门将的基本职责,至于我对于自己在这场比赛中表现的评价,我觉得还比较满意。能够把好国家队的大门对我来说也同样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新浪体育:对于本届国家队的前途你又是如何看的呢?

  李雷雷:从第一次集训到西班牙、爱尔兰比赛,到一个多月前同哥斯达黎加队的两场较量,再到这次东亚四强赛,我感觉我们这支国家队在好多方面都处于一种良好的状态,按照目前的方式走下去,那么我对于国家队的前途将非常有信心。(吉吉)


  爱问(iAsk.com)李雷雷 相关网页约36,546篇。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