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记者 甘 慧
前几天,我写的一篇短评《名字重要还是生存重要》,引发了球迷的热议,有球迷请我给予一个解释。我再就这个话题,谈谈看法。
臧克家在纪念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时写道: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套用这句话,一个名字又何尝不是如此。 “申花[微博]”陪伴大家走过了二十载风雨春秋,一起欢呼雀跃,一起伤心流泪……申花是一个名字,更是一段记忆,一种情感寄托。我也是看着申花比赛长大的,并作为随队记者,与之南征北战多年。我对申花的情,不会比很多球迷浅。
但即便如此,现在这个时候,我还是想说,名字重要还是生存重要。在绿地接手前,申花已经到了几乎无以为继的地步,球队靠借钱、卖球员苦苦支撑。这样的局面,显然无法与申花长久以来积累的品牌形象相对称。如果继续这样活下去,简直生不如死。虹口足球场的上座率一年不如一年,全国范围内排倒数几位。
困境之下,绿地接手,每一个期待着申花重振辉煌的人,都有理由向绿地道声感谢。毫不夸张地说,是绿地让这支球队看到了重生的希望。在历史的传承上,绿地也竭尽所能。
根据中超公司的规定,电视转播时队名最多只能5个字。为了使申花元素得到体现,绿地方面专门通过相关渠道,与中超公司进行沟通,才将“申花”两字加上,因此现在各电视台转播时,统一用“上海绿地申花”。球队的大巴车,一开始已经喷上了上海绿地足球俱乐部,根据惯例,也应该打俱乐部的名称,但没过多久,改成了“上海绿地申花足球队”。吴晓晖是一个相当低调的人,在他出任俱乐部董事长后屈指可数的几次面对媒体中,他从来不提绿地俱乐部,而是说绿地申花队。申花出现的频率,绝不比绿地少。
这样的例子、细节,还有很多。一位了解内情的足协人士在看到有的球迷在虹口的倒戈表现后说,“绿地真的是几乎已经做了他们能做的一切了。 ”
由于出差,错过了俱乐部与球迷代表的沟通交流会。吴晓晖再次与部分球迷代表进行沟通交流,显示出了绿地俱乐部的极大诚意。为了球队的美好未来,为了上海再拿冠军,更需相互理解,求同存异。
点击下载【新浪体育客户端】,赛事视频直播尽在掌握 |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