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赛季效力中超的韩国外援只有3人,广州恒大[微博]的金英权因为奥运会铜牌和现役国脚身份,而成为了“领军人物”。而金英权在随恒大夺得中超三连冠和亚冠冠军的成功之路,无疑为韩流的卷土重来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为了备战新赛季,中超各俱乐部已纷纷去韩国“淘球员”:首尔FC队长河大成正式加盟北京国安[微博];水原三星队长郭熙柱加盟天津泰达[微博]也进入倒计时阶段;金英权在国家队的搭档张贤秀已经与广州富力[微博]签约;杭州绿城[微博]从仁川联队签入后腰孙大镐;效力日本联赛的韩国后卫曹秉局正与上海申花[微博]谈判;全北现代后卫林裕焕则加盟了上海申鑫[微博];首尔FC中卫金周荣和J联赛广岛三箭后卫黄锡镐也都在中超的收购名单之列。
除此之外,此前效力韩国联赛的外援,也纷纷“跳槽”来中超。首尔FC强力外援德扬正式加盟江苏舜天[微博],曾经申请过韩国国籍的埃尼奥签约长春亚泰[微博],首尔FC高水平外援莫利纳和埃斯库德罗都接到中超球队的报价……韩国球员或者有过韩联赛背景的外援,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靠近中超,而除了规模有所增长外,实力和名气上的提升,也让这股韩流显得与以往格外不同。
专题策划 魏必凡 专题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白云
韩国球员来华只为养老
因为亚足联的亚洲外援名额新政,从2009年中超开始,就曾有过一股强劲韩流。此后几年,韩国球员效力于中超的都有10人左右,直到去年滑入低谷,只有3人。不过,在过往效力中超的韩国人中,有实力、有名气且在当打之年的并不多见,大多数来中超的都仅为混一份养老合同。
尽管韩国足球已经把中国足球打服了,但在个体方面,韩国球员并没好到哪里去,韩国足球的可怕之处是他的整体,而不是个别球星。韩国球星中顶尖的都去了欧洲,但人数也是极其有限,而且他们还缺乏像香川真司、本田圭佑等被列入世界级球员行列的巨星。
在球迷的印象中,在中超踢过球的韩国球员当中,此前除了金英权外,就只有安贞焕能够给人留下较深的印象。他在实德效力期间,是队内中前场进攻的核心,他也是为数不多加盟中超球队的韩国进攻型球员。而在韩国踢不上比赛的安贞焕,当时还能在中超赛场呼风唤雨,也显示出了中超的低水平。因此在那段时期,中超也不太可能吸引到更优秀的韩国外援。
“金英权”促韩国球员蜂拥而至
200万美元,张贤秀以接近金英权的身价,成为了另外一支广州队的一员。张贤秀表示,之所以选择来中国,的确是听从了“师兄”金英权的不少建议,包括最终选择来广州。而他,恐怕只不过是“金英权效应”中的一部分而已,而这个“效应”也仍在持续发酵中。
韩国球员在中超踢球,不仅在文化、生活的适应上不存在问题,而且韩国球员敬业、善打硬仗的特点也深受中超俱乐部喜爱。而金英权在广州恒大的成功,给中超诸强带来了新的“示范”效果。在广州恒大夺得亚冠冠军过程中,作为中后卫的金英权表现得十分突出,是球队夺冠的主力功臣。
金英权与恒大在去年获得的巨大成功,让中国足球界和韩国足球界同时掀起了反思:一边是中超俱乐部重新审视了韩国的球员,重新增强了引进高水平韩国球员的信心;另一边,也让韩国足球界重新审视了中超联赛,令韩国球员对中超增强了信心。
不过,中超球队把引援触角大肆伸向K联赛的现象,让韩国媒体非常担忧,“中超土豪们不惜一掷千金,大手笔挖走韩国本土优秀球员和在韩国联赛效力的实力外援,已然逐步形成对韩国职业联赛釜底抽薪之势。”中超球队青睐韩国球员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来之能战”:韩国球员的职业性够高,对训练和比赛的态度也更积极,这也让他们更容易适应不同联赛。
日韩萎靡 中超受益
尽管中国职业联赛和韩国K联赛基本同期起步,但时至今日,韩国联赛已经多次站在亚冠赛场之巅,而我们的球队还要为亚冠小组出线而努力,这种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在2009年之前,中韩足球之间的交流仅限于A3联赛、亚冠联赛和国字号队的比赛中。随着亚冠联赛颁布的3+1外援方案,即比赛中可以有3名亚洲之外的外援和1名亚洲外援同时登场之后,中韩两国之间的足球交流从单纯的比赛发展到人才之间的交流。
除了接轨亚冠政策之外,韩国如今的经济环境以及转会制度也是令韩国球员纷纷来到中超踢球的原因。
韩国足坛的转会制度同以往中国职业联赛的转会基本一样,就是队员在合约期期满之后也不能随便转会,还要交上一笔培养费。但如果该球员转会到国外,这笔培养费就可以省下。
另外,经济危机爆发之后,韩国K联赛多家俱乐部都将预算缩减了30%左右,这样一来严重损害了一些角色球员利益。
同样,日本J联赛连续数年的缩减开支,联赛整体水平的严重下滑,也让韩国人开始望而却步。一边是水平下降的日韩联赛,一边是大有崛起之势的中超,用脚投票的韩国球员自然也就越来越多了。
记者观察
加盟的不再
是三流球员
2009年亚足联在亚冠联赛中实施“3+1”外援政策后,身高马大的澳大利亚和中亚外援一度受到中超的青睐。
澳大利亚加入亚足联后,他们的球员迅速占据了中超的亚外引援名单,这帮球员身体高大强壮,技术和战术素养欧洲化,让中超很快就尝到了甜头。关键一点是,相比于“非主流”外语韩语而言,英语球员显然在沟通上面不存在太多障碍。而部分斯拉夫语系的中亚外援,也很受东欧教练的青睐,原因也是文化相近、语言上好沟通。
虽然韩国球员比澳大利亚更早登陆中超联赛,而且在数量上一直保持一个较高的水平,但是由于来中超淘金的韩国球员大部分是“边缘”球员,因此他们在中超迟迟没有成为主角。此前中超刮起的“韩流”,主要还是由韩国教练掀起的。而在这批良莠不齐的韩国教练中,有个别人,确实曾经扮演过极不光彩的角色。
众所周知,部分韩国人的民族自尊感极强,做人处事往往带有强烈的民族情绪,有些教练来中超执教,也确实带有“此地人傻钱多”的味道。在他们的脑海中,本国(韩国)球员不能“自甘堕落地下嫁中超”,必须去欧洲、去日本,精英球员必须留洋,只有那些踢不动的才来中超养老。因此他们在为中超俱乐部寻找韩国球员的时候,也只是将目光放到那些过气球员身上,即便有年轻才俊毛遂自荐,也会被个别韩国教练“劝退”。而中超此前的低水平和混乱的现象,也让韩国的三流球员有了浑水摸鱼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