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体育讯 既然四合院是国安球迷生活的家园,那么生活中的磕磕绊绊终究少不了。很多时候,往往由于工体主场势在必得的逼人气势,给予客队巨大压力的同时,主队的球员和球迷也会颇有几分急躁的情绪。当北京国安[微博]0-2落后于上海申鑫[微博]时,看台上“铲丫的”、“起球啊”类似的喊声此起彼伏,这是任何一支球队在落后时,球迷心情急躁的直接反应,然而这种情绪直接传递到队员身上,也许也在间接上引发了周挺[微博]不冷静的一脚。
而深究工体几分浮躁情绪的背后,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职场竞争的愈发激烈,北京土著这个原本应该在城市中唱主角的社会群体逐渐遇到了生存危机。或许对于城市里生活的80后们来讲,他们无力地看着从小玩耍的胡同一个个被拆迁,院落里见证爷爷奶奶爱情的常青树被砍伐,亲朋好友逐渐被迫搬到五环外居住。当炸酱面里边都放辣椒面,想喝碗豆汁都要横跨大半个北京城寻觅老字号时,似乎除了到工体看看国安的比赛,没有什么能在和过去在北京的生活一样。
一位旅居国外的朋友曾经告诉记者,在国外读书期间,唯有比赛的时候,是最想家的时候,因为关于足球的美好记忆实在太多。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和心理背景下,习惯了与世无争的北京孩子在没有学会八面玲珑的技能前,将足球场看成了为坚守城市文化的最后一块阵地。不可否认的是,工体文化中存在市井文化的糟粕,如京骂为人所诟病,其他不文明的现象也成为了工体四合院中的“短板”,但工体的围巾墙、球迷们嘹亮的歌声也足够给整个中超[微博]添彩。足球区别于网球,从来就不是专属于贵族的高雅运动,然而对于早已过了“起哄架秧子”时代的工体球迷,为了城市的荣誉,同样需要减少授人以柄的机会。
在北京的胡同文化中,特别强调邻里之间的“有里有面”。讲面子是北京文化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手头再紧也不在外人面前哭穷,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劲头确实有时候让人捉摸不透。这样的面子,到了工体逐渐演变成一定要压倒对手气势,也让工体演变为中超的魔鬼主场之一。就如2011赛季中职篮总决赛关于京骂的闹剧一般,管理部门相关领导最终才明白,助威方式可以改变,但深入每个人骨髓的根深蒂固的城市文化,不会随着拆迁、发展、禁令等粗暴的方式所改变。
北京工体的球迷,爱的不是中超,爱的不是冠军。在这个去四合院生活已经变成旅游项目的时代,去工体看北京,或许是土著们的唯一选择。
(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