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联赛不平等竞争 加速足球人才流动———
2013赛季中超[微博]各俱乐部一线队本土球员报名人数将由40人减至35人,而未来几年这一数字将逐步减少,直至减至25人。中国足协职业联赛工作有关负责人解释,此举意在与英超等高水平职业联赛靠拢,一方面打破个别财大气粗俱乐部过度垄断人才资源,引发不公平竞争,另一方面,在减少俱乐部经济负担的同时,有利于国内足球人才的流动。
在今年9月千岛湖中超俱乐部老总峰会上,中国足协职业联赛理事会告知各俱乐部代表,协会计划从明年起逐步“精简”各俱乐部一线队本土报名球员。具体到2013赛季,中超一线队本土球员报名人数将由今年的40人降至35人。这一提案得到绝大多数俱乐部的认可并通过。
足协有关人士昨天透露,其实协会原计划是将明年中超一线队本土球员报名人数直接减至30人,但考虑到明年时逢全运会,鲁能[微博]、绿城等多家俱乐部为各省输送不少年轻球员,因此才把具体人数定在了35人。不过后年,这一人数将铁定减至30人。这位人士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将各队一线队国内球员报名人数控制在25人,但变化的步子不宜迈得过大。”
本赛季,中超一线队国内球员的报名人数为40人,再加上外援引进规模都不少于5人次,近50人的庞大阵容让中超各队平均下来,在各个位置上都拥有不少于3人的人选。足协人士说,“类似英超、西甲[微博]的职业队,虽然也会出现轮休,但他们的上场阵容相对都比较稳定,同一位置上有竞争力的板凳球员一般不超过2人,英超每队包括外援的报名人数就25人。而中超却因一线队阵容过于庞大,而不可避免导致相当一部分人难觅上场机会,甚至一个赛季都无球可踢。”
这样的情况在卫冕冠军恒大[微博]身上尤其突出。比如,前国脚李建滨[微博]就因球队后防线人才济济而几乎全赛季没有出场纪录。而赵旭日[微博]这样的国足宠儿也出于同样的原因,不能完全保证俱乐部主力位置,从而亮相预备队联赛。而这类球员的频繁亮相有悖于预备队联赛培养俱乐部后备力量的初衷。
有关人士指出,一线队过于“臃肿”,再加上外援引进人数不受限,像恒大这样的俱乐部出现人力资源过剩、甚至浪费就不足为奇。而个别俱乐部凭借手中的金元大棒疯狂引援,在扩充本队实力之外,也对其他俱乐部的人员构成造成了一定损害,中超的竞争出现了不公平。
抑制个别俱乐部依靠财气独大并非足协推出此举的唯一目的,协会有人解释,“精简中超一线队阵容,从长远来看是为联赛健康、有序发展创造条件。一线队缩编,能够切实保障注册球员有球可踢,不至于荒废他们的青春与才干。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各队剩余力量加速流动,在给原属俱乐部减轻薪酬负担的同时,也方便其他有需要的球队及时补充人力。”
这位人士还表示,目前国内各级职业联赛“金字塔”的构建模式有待中甲、中乙等低级别联赛的逐步扩军,而由中超俱乐部精简出的球员,或许可以为低级别联赛所重用。这位人士说,“现在有志搞职业俱乐部的企业非常多,而招募球员是组队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中超踢不上的球员,在中乙总能踢得得心应手吧……”
新浪警示:任何收费预测彩票会员等广告皆为诈骗,请勿上当!点击进入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