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若成:读《朝向白皮书》高尔夫设计的那点事儿

2010年04月26日12:25  新浪体育 微博 收藏本文

  新浪体育讯 2009年度的《朝向白皮书》披露了这么个数据,据不完全统计,外籍设计师设计或参与设计的球场数量达到我国球场总量的77%,这也就是说,在目前经营中的348家球场中,有268家是由外籍设计师所设计(以设施为统计单位)。

  如果我们把这268家球场的设计师名录全部罗列出来,几乎就是一部扩大版的高尔夫当代名人录,相信肯定是蔚为大观(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罗列)。这些名字,就是在国际高尔夫业界也是名声赫赫、如雷贯耳,在美国媒体评选的美国百佳球场、世界百佳球场中,都可以见到他们设计的球场,中国,其实不乏名家签名的球场。

  然而,翻开最新的世界百佳球场名录,我们可以找到韩国的九桥球场,日本的荒田町、卡瓦纳富士山、东京、忍者球场,但却找不到中国球场的名字。为什么我们只拥有如雷贯耳的名家设计球场却没有进入世界排名的名球场呢?

  假设,这些设计师的18洞球场平均设计费是60万美金的话,仅这268家球场就有1.6亿美元流向海外,1.6亿美金砸不出一个名球场!这多少让人有点悻悻然,我们不清楚这当中发生了什么事,也不清楚这笔帐在计算中美贸易顺差时是否有入账?

  不久前读完了诺曼的自传《鲨鱼之道》,发现诺曼的自我认知其实和我们对他的认识有很大的差距,我们看到的是作为一个战绩辉煌的球员诺曼,而看来他更看重的是自己的商业成就,由此想到, 也许,他们本质上首先是商人。

  我们敬重作为球员的尼克劳斯,作为当代最伟大的球员之一,他的战绩至今还没有人能够企及,当这位70岁老人站在安德鲁斯老球场的斯维肯桥(Swilcan)上挥手告别之际,我们也曾感动莫名,在我们眼眶湿润之际,他深邃的目光已穿越浩瀚的大洋,当金融危机爆发之际,他不无得意的说,“我的生意主要在中国、韩国、俄罗斯、南非——这些地方的生意都还在继续前进”。

  金发碧眼的人种好像自来就更钟情于肉食动物,从美国国徽上的鹰开始,虎、狼、熊、豹、蛇、鹫、鲨等经常被用以各种用途的命名、符号。以温文尔雅的绅士姿态出现的高尔夫也有着同样的嗜好,于是我们就有了黑、白老虎、金熊、大白鲨……。

  回到我们的问题上来,为什么这些名家只是在中国留下一个个鼎鼎大名的名字,而没有为我们留下名球场?

  从《阿利斯特 麦肯兹的传世之作——柏树岬俱乐部》一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早期的球场设计师同时就是球场的建造师,在球场建造期间,他们就在现场指导球场的建造。随着高尔夫的发展,分工越发精细,球场设计成为一门专业,同时也成为一种商业行为。为了提高效率,获得更多的利润,球场设计业“制造”出设计师的现场代言人——造型师。完成这样的专业分工之后,设计师被从现场解放出来了,如果同时再配置一个强大的“设计团队”,一个设计师就可以做到利益最大化了。这样的结果就是,一项大地现场创作艺术成了在写字楼内的画图加上走马观花式的访场构成的商业行为,这一行为甚至可以用程式化的契约规范下来。程式化、流程化之后,艺术终于也可以被批量生产出来了。

  也正因为如此,才出现了从来就没有到过中国的设计师却在中国有他设计的球场这样的怪事,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人肉搜索一番,我们有多少球场的设计师是从来没有到过中国的。

  前一阵,83岁的皮特。戴老头完成他在美国印地安纳州设计的一个新项目French Lick高尔夫球场,据报道他在球场建造期间访场的次数超过100次,大家完全可以想象在这样的大师现场指导下会建造出什么样的球场。

  用罗纳德.w. 弗利姆的话说:一个签名设计的意义到底何在?通常来说,“签名”就是美元,欧元,英镑,日元或者是其他的现行货币(见《What Signature?》张旭译文,下同)。

  其实所谓的签名球场,本身就是一件咄咄怪事,大家可以想想,如果是你设计的球场,就应该由你签名,为何还有签名球场和非签名球场之分呢?如果不是你设计的球场,你凭什么签名呢?我们无法理解这种怪现象,就像我不能说:这篇文章是我写的,是我的签名文章。另一篇文章也是我写的,但不是我的签名文章。

  目前活跃在国际上的设计师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好球员设计师, 另一类是专业设计师。一个好球员是否就一定是一个好设计师?我想这样的问题不难回答。对这类球场设计师,罗纳德是这样说的:“高尔夫球打好了,并不意味着你就是一个熟练的或者是有洞察力的高尔夫设计师。(会打球的)基因并没有对设计师在球场签名设计的原创性的遗传起到太大作用,但对可打性的设计有一定影响”。

  试想这些职业球手,他们整天在忙着在赛场上赚奖金,哪里有时间每年完成数量众多的球场设计?当然会有例外,譬如天赋异禀、精力充沛且兴趣所在,当然,最好还是要配置一个“强大的设计团队”,因为不好要求一个大牌球星回到学校接受专业培训再教育。

  毋庸怀疑,这样的设计师或许在市场号召力上有一定的意义,但会有多少球员是奔着“签名”选择球场打球的呢?《朝向白皮书》也许可以做个专项调查。

  其实我们都清楚这类设计大多数工作是交由他的工作班子的学徒们完成的,你也不要指望这类设计师对项目所在地的情况有多大的理解,包括环境、气候和人文。很可能这类设计师还不会读CAD图,也不会使用比例尺和其他绘图工具,更不要说规划、设计球道、果岭的造型以及顾及与周边环境的协调了。

  有一则资料,2005年《Golf Digest》全美排名前10的球场中有5座(NO.1松树谷、NO.5奥克蒙特、NO.6圆石滩、NO.7美浓、NO.9美国国家林克斯)都是业余球员设计,这些球场都是历年世界百佳版上的常客。这些设计师的共同特点是:很高的高尔夫水平、痴迷高尔夫、见多识广、不以球场设计谋生。有兴趣的朋友还可以统计一下,世界百佳有多少是大牌球星设计的,有多少是业余球员、高尔夫爱好者设计的,又有多少是通过“远程设计”完成的。

  也许这样说不够公平,毕竟许多设计大腕在世界其他地方也都留下了优秀的作品,但在中国就是没有,我们也许更需要反躬自问,为什么在中国没有?

  乔·帕索夫在回答为什么百佳多是老球场时说:当时的球场设计师非常幸运,拥有很多条件优越的土地。这个回答有一定的道理,由于在中国高尔夫迄今还是禁止项目,因此,也就谈不上指导——什么地方可以建、什么地方不许建球场,譬如,多大的坡度、什么样的地貌(湿地、水源地、林地、生态脆弱地区、稀缺物种栖息地)等。

  因此,我们的许多球场实际上是在不适宜或不应该建球场的选址上建造出来的。于是就出现了大量的土方搬移、人工堆砌和原始地貌的破坏。大量的“重造山河”式的建造,产生好球场的概率肯定不会高。我们还发现,在美国循规蹈矩的设计师,到了中国也入乡随俗,动辄就是上百万方的土方,也干出了湿地/湖泊回填、重造山河、林木砍伐、占用农田这样的设计。

  有一位美国设计师在参观他的同行设计的施工现场时说,这样的地方我在美国是不会接受设计的。所谓的职业操守,难道也有国籍之分?还是崽卖爷田不心疼?而当两个设计师在同一个项目的土方挖填量居然可以出现数倍甚至十倍之差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应该睁大我们的眼睛了?

  好球场其实很多是被设计师“发现”出来的,好的设计师和大量的金钱可以建造出影子溪流(Shadow Creek)这样的球场,但建不出柏树岬(Cypress Point Club)和沙丘(Sand Hills Golf Club)。

  重申美国高尔夫球场设计师学会职业道德守则第一条也许不会是没有意义的:“会员应当尽力满足在保持自然资源、维护生态体系和保护环境条件下高尔夫运动的要求,协调这些要素与高尔夫发展中对经济、社会和美学需求之间的关系”。

  在国内,更多的情况是这样的,我们请了一位名设计师,然后又把图纸交由一帮“专业人员”去评头品足,专业人员为了显示自己的专业和见解,各抒己见,最后归纳出一二三四条,要求设计师修改,大多数设计师因为报酬丰厚,只得忍气吞声修改了。到了施工环节,施工队伍也许还会因地制宜,以从实际出发的名义再次改动设计,既成事实之后,设计师该收最后一笔费用了,你还不认可吗?最后形成的是一个集中了中外专业人士特别是老板智慧的产物,一个“签名球场”就是这样诞生的。

  我顺便透露一句,“好说话”的外籍设计师在中国会比较受欢迎,但我还要补充一句:有职业操守、坚持原则的优秀设计师将长久地受到我们的尊敬。

  我们都清楚,一个好的设计将很大程度的决定了球场的建造成本、长年养护成本和经营效益,也就是说,一个设计师除了关注建造一个怎么样的球场之外,还需要考虑建造成本的控制和日后的可养护性以及可经营性,这才是我们需要的设计师。

  本土设计师的设计份额占到目前经营中球场的23%这个数字是出乎我的意料的,这确实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数据,短短的26年历史,我们在西方人的传统领域终于有了一席之地,虽然目前还仅仅是在本土。

  份额也意味着责任,这是我们的本土设计师更需要认真思考的。高尔夫球场设计是一个包含着多学科的专业,除了设计专业知识之外,还需要有农学的、美学的、园林的、运动学的、心理学的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和经验,需要有园艺、艺术、韵律、审美等方面的造诣,更需要有环保的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虚心学习、积累经验、利用本土作战的优势更多的回到高尔夫设计起初的设计方式,更多地介入建造过程,在建造中不断地发现、更多的责任心、更多的心系环境、更多的关注效益等等,都是目前我们需要做的,而不要急着当 “大师”。

  今年三月份,我有幸参观了在建中的海南山钦湾球场,当我看到满头银发的设计师比尔库尔整整一天都在恍若天成的球场工地中踽踽独行时,我终于理解了麦肯兹博士(Dr.Alister MacKenzie)建造完美球场13 条标准的第7条:“球场周边的景色应足够美丽,且所有人工建造之物应具浑然天成之感,让初见者无法将其与大自然区分开”,这样的现场诠释实在太难得了。我也终于理解,比尔库尔设计的沙丘球场(Sand Hills Golf Club)为何能够成为世界百佳球场前十名中的唯一现代球场。

  中国高尔夫呼唤名球场的诞生,我猜想,这样的时刻为期不远了。中国高尔夫也呼唤着本土设计师的优秀作品,我想这也为期不会太远了,只要我们多一点对大自然的敬畏,有足够的谦逊、用心和责任感,少一点浮躁、虚荣和功利。

  在中国人自己设计的世界百佳球场上举行冠以“中国”的世界顶级比赛,相信是我们共同的梦想。

  (吴若成)

文章关键词: 高尔夫果岭甲A

点击下载【新浪体育客户端】,赛事视频直播尽在掌握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央媒:令计划是山西腐败阵营中执牛耳者
  • 体育对话国足翻译哥:我的事你们统统都猜错
  • 娱乐林青霞旧爱投资失利 惨当“应召男”陪酒
  • 财经山东高速成收费公路王:10年净利润超百亿
  • 科技凡客陈年:我曾经生产的服装都是垃圾
  • 博客法国特警突袭超市事件中的战术问题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吉林学霸龙凤胎弟弟保送姐姐签约北大
  • 育儿保安性侵孩3年 家长不可缺位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