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由:高尔夫的气质 高尔夫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10月05日17:09  新浪体育
理由:高尔夫的气质高尔夫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理由

  新浪体育讯 第八届总联会特邀嘉宾主题撰文 理 由(著名体育报告文学作家)

  从我加入第一个会籍算起,已有十多年了。

  十年时光在人的生命中不算短暂。大凡有十来年球龄的人,高尔夫必定在他生命中留下痕迹。我所熟悉的许多球友,这些年打窄了腰围,打没了脂肪肝,打下去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也打得椎间盘不再突出。并且,远离了无益的娱乐活动,淡漠了欲望横流的物质追求。打完球一簞食一瓢饮(往往是一碗面和一杯啤酒),其乐怡然。这些球友直打得身心强健,目光炯炯,气定神闲。

  

高尔夫带给我最大的变化,是每天晚上九点钟必须进入睡前准备程序,不论第二天是否打球,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回归了农耕社会的起居节奏。在此之前,我常生活在钢筋混凝土的森林中,每天离开一个水泥和木头制作的小盒子,钻进一个钢铁制作的更小的盒子,移向一座玻璃搭建的大盒子,早已忘记了朝阳晚霞和春华秋实,这对一个文人来说是心灵的窒息。如今,我会像农耕群落的成员那样,关心着冬寒夏暑与阴晴雨雪,也会像牧人那样在国内和世界各地逐水草而居,从四季变幻与草木枯荣去欣赏生态之美,用自身感官去体悟天宽地厚的大自然对人的恩赐。当我踏过碧草如茵的球道,呼吸着清新芳香的空气,时常想起庄子的话:心游万仞,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这些年,我经历了心理角色的嬗变,由一个只知计较建筑容积率的城市人转化为一个珍爱环境的自然人。

  打球诚然消耗时间。记得在美国圣迭戈打球时,一位印度医生送我一张卡片,上面写着:当你放弃一些东西时,你可能得到的更多。想想也对,我自幼喜欢阅读,而打球这十多年是我看书最多的时光,动则思静,动静相宜,而且我的阅读趣味离开文学,向着人文科学尤其是比较学科拓展。

  高尔夫的确是一项最容易坚持的运动。我尝试过游泳、滑冰、长跑、器械,虽咬紧牙关,终半途而废。高尔夫甚至于不需要刻意坚持,我认识的朋友只要踏入高尔夫之门,进来一个,痴迷一个,拉都拉不出来。

  高尔夫无疑是一项颇为独特的运动。它有别于所有的球类,其它球类运动都是把球打给对手并制造威胁,唯有高尔夫肇始于把球打向远方

苹果树下的一个小洞。除了小白球也是圆的,它与各项球类的差别从形式到本质都毫无共通之处。

  让我们以现代球类运动中最具典型性的足球为例,球场中线犹如楚河汉界,两队球员配置好似排阵布兵,就连前锋、后卫、门将的称谓,进攻防守、快速反击、侧翼包抄等术语,都直接来源于战争。看台上金鼓齐鸣、号角动天更显杀气腾腾,二十来人争抢一个皮球等同争夺一项有限的资源,资源到手仍不见罢,还要直捣龙门予以斩首。

  体育人类学认为,足球是模拟战争的游戏,也是不携带武器的战争。人类需要足球,是因为人与动物一样具有攻击性的本能和好勇斗狠的倾向,这种与生俱来的本能需要发泄,于是人们发明了足球和诸多球类,并且用竞赛规则装上安全的阀门。不过,阀门常常失灵,我们依然看到场上踢人拉人、拳脚相加的恶意动

  作。足球注定只是少数人参与而由多数人助威的运动,当90分钟结束后,参与厮搏的战士已精疲力竭,但多数人如果不能接受成王败寇的现实,配角们因积蓄太多未能释放的肾上腺素而转换为主角,继而拉开球迷大规模闹事的帏幕。

  相形之下,高尔夫一开始就与其它球类分道扬镳。它为所有球手设置了共同目标,限制或杜绝了球手之间的身体接触以及挑衅,并为球手的互动制定了关爱、礼貌、诚实与慎独的准则。它的每一细节都透露出人文内涵与文明的成熟,启迪人性中美好的潜质,场上一切问题都以和平的软手段来处理。它强调的是人与人

  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高尔夫是对起源于斯巴达克尚武精神的西方体育界一次整体性的超越。

  高尔夫为我们勾勒出一幅人类尚未企及的精神胜境,在柏拉图与先秦诸子的著作中可以找到它的理性与浪漫,而在现实社会则令我们翘首仰望。人是需要抬头仰望的,不能仅仅盯视着地平线。

  高尔夫改善着我们的身体,也改变着我们的精神气质。从当代著名的社会学布尔迪厄学派的角度,已在应用有关“习性”的理论演绎高尔夫对人们文化素质和行为方式的良性影响。

  然而,我们必需承认,高尔夫在中国迄今为止只改变了少数人的生活。

  高尔夫在中国的快速发展,致使中国出现了一个人数不多的“亚社会”。这个亚群落的人们无一例外地来自主流社会,但他们所喜爱的活动却不被主流社会认识,甚至不被见容。但是,我们看到一个极为有趣的现象,在2004年元月国家政府以一号文件发布了停止再建高尔夫球场的禁令以后,全国的球场由当时的170家激增至如今300多家,几近翻一翻,而筹建与在建的球场更是无从统计。与此同时,带动了数以千计的练习场、庞大的高尔夫用具和球场机械制造业、生机勃勃的高尔夫旅游业,以及琳琅满目的高尔夫传媒业等长长的企业链条。而今,电视中最时髦的广告都以高尔夫为意象,似乎没有高尔夫则不成广告……

  禁而不管,蓬勃发展。仿佛有一股内在的趋动力推动高尔夫一往无前。

  高尔夫至少为我们这个本来就敏感又易激动的社会增添了一个话题。最近的例子是太湖边的球场经过常年监测环境护理皆可达标,但是去那里打球的人只觉一阵阵刺鼻的薰风从蓝藻泛滥的湖面上扑面而来。话题是,到底是高尔夫污染了环境还是太湖污染了高尔夫?

  既然意识到是少数,我主张业内人士多加自律,永远不要以浅薄的高傲去挑衅大众。同时,高尔夫考验着社会的理性。显而易见的是,禁而不管其弊大于管而不禁。至于高尔夫与环境究竟谁污染了谁,则不难有个清晰的答案。

  新浪与奥运唯一指定实时数据提供商紧密合作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