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孟繁雄晚报杯日记:7胜4负 体验退段“吃蟹之殇”

http://sports.sina.com.cn  2011年01月19日17:21  新浪体育[ 微博 ]

  吃蟹之殇

  ——第二十四届晚报杯参赛纪实

  一、退段参赛

  晚报杯,作为每年一届的业余围棋盛会,至今已经走过了二十多个春秋。能够代表江苏参加晚报杯比赛,长时间成为我儿时学棋的梦想。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直至2010年,在我学棋二十年后,我仍未实现儿时的梦想。回想起来,个中缘由却似命中注定。在小学阶段,时间充分但实力不济。上中学之后实力具备却因学习紧张而无参赛时间。而初中毕业之后的那次无心插柳(99年定段赛侥幸打上职业初段),更使我从资格上,失去了参加该项比赛的可能性。

  时间飞逝,转眼间,我已从复旦大学硕士毕业,进入银行工作一年有余。如果说大学期间,职业段位还能够给我带来一定的加分的话,那么工作以后,围棋则彻底成为业余爱好。而晚报杯,也有过职业棋手退段之后参赛的先例,恰巧2011年扬子晚报队赞助商是我们单位,因此,我代表扬子晚报参加晚报杯的意愿愈发强烈。在恩师和单位领导的鼓励之下,我向中国棋院提交申请,正式告别了职业棋手行列。由于定段门槛逐年提高,因此近年来有“进”无“出”,我成为十年来第一个吃螃蟹的棋手。但我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毕竟从实质上来说,我从来都不是一个“职业”棋手,这样的选择只是将实质形式化而已。2011年1月6日,我第一次踏上了晚报杯的征程。

  二、惨烈战况

  当日下午,我顺利到达赛场,一个个熟悉的面孔进入我的眼帘,虽然大家的脸上洋溢着重逢的欢乐,但那更多的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大战一触即发。

  本次比赛共有56支队伍,168名棋手参赛。分为两个小组,每个小组前两名进入最后的半决赛以及决赛,小组三四名争夺最终的五至八名。

  在我看来,参赛选手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类乃全国知名的业余高手,这类棋手基本常年活跃于全国各大业余比赛,且屡获佳绩。代表人物有胡煜清,王琛,李岱春等。第二类为北京道场学棋的冲段少年,类似于日韩的院生。这类棋手名气不大,但具备着很强的实力,他们一方面棋比较熟,快棋战中具备优势,另一方面由于他们一直接受职业的训练,基本功较好,不似业余棋手那般大杀大砍但基本功薄弱。其中代表人物主要有高恬亮,苏广悦,白宝祥等。他们今后要么成为职业棋手,要么转型为全国顶尖业余高手。第三类主要由地方业余高手组成。他们名气不及全国知名业余高手,但棋力不容小觑。这类棋手往往能够成为爆冷的主角。他们中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陈思奇,张谦等。我的两名队友,彭鸿礼和汪希如,大致都属于第三类,小彭是重庆棋王,小汪本在道场学棋,近两年回徐州专攻学业,常获得徐州地区比赛的冠军。

  客观来说,在此之前,我的状态还算可以,去年10月参加的上海市运会,7胜2负名列第三。后期网练时,与韩国的职业棋手也勉强能混个五成胜率。因此,赛前我还是有些“非分之想”,希望自己能够打进小组前四甚至前二。怀揣着憧憬,我走进了赛场。

  我被分在A组,首轮我的对手叫袁亭昱,是个小女孩,赛前没听说过。于是我心里将其归入道场少年类,并予以充分的重视。本局我执黑先行。布局阶段,白棋过早的在下方黑空进行打入,招致黑棋的猛烈进攻,虽然白棋成功逃出,但在攻击过程中,黑棋收获颇丰,占据优势。优势时,我继续稳扎稳打,牢牢控制住局面。白棋在劣势下顽强反击,无奈棋型薄弱,反被黑棋鲸吞数子,局势至此,胜负已分。开门红,对自己晚报杯的首演,我还是比较满意的。但环顾左右,我却无法高兴。左边一盘,卢宁轻松获胜。此君曾就读于上海财大,大学生比赛期间可谓老对手,我曾二败于他。而右边二局,高恬亮对阵叶凌云,苏广悦对阵邵光。高和苏是道场少年中佼佼者,也多次获得全国业余比赛佳绩,而叶凌云是我复旦的校友,曾获得世界大学生围棋冠军,邵光乃北京著名业余棋手,多次打进晚报杯前十。如果用一个词表达我的处境,深陷狼群再合适不过。除此之外,B组赵威和胡煜清之战,也是首轮的焦点。第一轮便有如此之多的强强对话,可见晚报杯何其惨烈。首轮我的队友也遭遇强敌,彭鸿礼不敌冲段少年乔智健。汪希如则力战取胜一道场少年。

  第二轮比赛必将遭遇强敌,我中午决定好好休息一番。谁知闹钟出了问题,至少迷糊之中听见隔壁关门声,我瞄了眼时间,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时钟猛然指向了14时28分。我赶紧飞奔至赛场,幸好赛场与驻地隔楼相望。饶是如此,我也丧失了5分钟基本时间。本轮我执白对阵卢宁。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周围强手如林,早晚要遇到,这样的心态反而让我卸掉了包袱。布局阶段双方势均力敌。在进入中盘的一次接触战中,我误算对方一手好棋,导致该局部白白落了后手,形势开始对黑棋有利。在不利的形势下,我招法愈显过分,被黑棋抓住机会,白棋险些命丧中腹。关键时候,卢宁却下出一着随手,白棋大块立马转危为安。不仅先手做活,还将黑棋猛攻至苦活。即便如此,形势依然细微。然而优势的丧失,使得卢宁的心理发生巨大变化,在下方的一次战斗中,黑棋又是一招随手,虽然此时我已进入读秒,但仍将黑棋下方全部吃进,棋局戛然而止。局后,卢宁对中间的随手棋懊恼不已。客观的说,本局黑棋的状态要优于我,赢棋更多的是靠对手的失误而非真实实力。第二盘便险象环生预示着我这次晚报杯之路必将危机四伏。

  首日战罢,我的队友皆为一胜一负。其他比赛中,李岱春等老将纷纷落马,预示着本次晚报杯又将成为少年棋手的舞台。

  第三轮,不出意外,我与高恬亮相遇。在去年轰动一时的冠军10万大奖赛“国学杯”中,小高一路势如破竹8连胜,只是最后经验不足,与冠军失之交臂。但其实力毋庸置疑。与这样的对手相遇,我将自己摆在了下手位置,立足于拼对手。本轮我执黑先行,局面很快引入了战斗格局。在战斗中,高一手棋脱离主战场,被我抓住机会猛攻中腹,局面对黑稍稍有利。然而好景不长,我忽略了白棋的反击手段,在左下角冒然点“三。三”,导致落一后手,被白棋抢先占据全盘最后的大场。局面再次进入均衡状态。由于黑棋比较厚实,我在后面的局面中,主动挑起劫争,小高年轻气盛,酣然应战。其实,此时白棋应当稍作退让,避开劫争方为上策。很快,白棋为他的年轻和鲁莽付出了代价,我通过打劫将右边白空破光,并且自己收获10余目,而白棋仅在中央收获20余目,通过不对等的转换,我再次获得了局面的优势,并将优势转化为胜势,终局黑棋盘面13目,获得大胜。力克强敌并取得开局三连胜,让我对自己本次比赛的前景充满了信心。

  俗话说,站的越高,摔得越惨。从第四轮开始,我便深刻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第二天为了不重蹈首日午睡过头的覆辙,我中午没有休息。而是饶有兴趣的与队友谈天说地。事实证明,我不仅害了自己,也害了队友。下午两点多,我头略显昏沉的进入赛场。然而上午的胜利以及自信心的膨胀并未让我意识到危险的来临。第四轮我的对手叫李徐,一开始,我以为自己看错了,因为上轮坐在我隔壁的选手叫李旭,是就读于上外的业余高手,在上海的比赛中,屡有战胜职业的佳绩。而且上午他的对手貌似是个比桌子高不了多少的小孩,我以为自己对的是他。心想,怎么上午没见组委会把他名字写错啊,正嘀咕着,一个腼腆的孩子在我对面落座。什么?不是李旭?原来他是真李徐,我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对手一看便是个道场小孩。不论如何,总没高恬亮强吧,于是乎,我将自己放在了上手位置。危险来临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危险就在身边你却丝毫不觉。本局我依然执黑先行,开局我选择了取势的格局,因为在我心中有个怪异的理念,认为道场的小孩大局观差,只要自己控制大局,便能稳稳获胜。因此,布局实空的落后并未引起我的警惕。随着局面的进行,我愈发意识到危险的来临,对手的招法丝丝入扣,我无法寻找破绽,反倒是由于心急,在打劫时吃了小亏。进入中盘阶段,随着棋盘越来越小,黑棋贴不出目的局面已很难改变。随后,不甘失败的我展开了最后的反扑,揪住对方的一块厚势猛攻,希望寻找到突破口。无奈,对手滴水不漏,在攻击中,我再次吃亏。进入官子阶段,我败局已定。由于本局形势一直不利,我很快就将基本时间耗尽。但读秒对我来说毫无意义,因为结果已无法更改。虽然我将棋局下完,但最后的百来手,更像是调整自己的心情。棋局终了,我并未示意裁判数子,而是默默停钟认输。印象中黑棋盘面都要略差。其实惨败的结局在开始时便已注定,我的轻敌以及过于自信让我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虽然对手名气不大,但他棋风颇为稳健,漏洞极少,在与我的对局中尽显高手风范。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分享到:

更多关于 晚报杯 孟繁雄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