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默默无闻到西甲前三 西媒体解读 “比利亚雷亚尔现象”———
进入2005年以来,一支黄色力量以迅猛的势头在西甲联赛座次榜上节节攀升,这支异军突起的球队就是外号“黄色潜水艇”的比利亚雷亚尔。正如他们胸前的航空公司广告一样,这支球队越飞越高。在西甲还有两轮的情况下,比利亚雷亚尔稳坐第三,参加下赛季欧战应该没有问题。国际足球历史统计协会最新的数据显示,比利亚雷亚尔已在俱乐部世界排
行榜上连升7位,一路蹿到了第5的位置,仅逊于分居前4位的曼联、博卡青年、纽卡斯尔和瓦伦西亚。昨天,《马卡报》为我们揭示了潜水艇浮出水面的原因。
成功要素1:主席费尔南多·罗伊格
探究比利亚雷亚尔腾飞的原因,恐怕很多人都会提到是里克尔梅拉动了球队。的确,阿根廷球星对球队贡献巨大,但他的“复活”与球队所拥有的浓厚南美气氛密不可分,本赛季在“潜艇”上服役的“南美水兵”已有8人。如果失去这种氛围,罗米的发挥很有可能会再度跌落。因此,从本质上讲,“黄色潜水艇”靠得还是主席费尔南多·罗伊格的精妙运作以及主帅佩莱格里尼的成功掌舵。
罗伊格的眼光非常内行。2003年夏天,当在巴萨失意的里克尔梅在为是否该返回老家而迟疑不决时,是费尔南多说服了阿根廷球星,并将其招致麾下;同年,他又免费从里昂找来了当时已33岁的巴西前锋索尼·安德森;2004年夏天,当福兰被英格兰媒体讥讽为“废柴”时,又是费尔南多极富魄力地把乌拉圭前锋带到了西班牙……结果,他们“变废为宝”的案例不但让费尔南多声名鹊起,更为比利亚雷亚尔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荣耀。
成功要素2:主帅佩莱格里尼
如果说,是费尔南多勾勒出了比利亚雷亚尔“技术崛起”的路线,那么在这幅蓝图上完成点睛之笔的便是佩莱格里尼。这位52岁的智利人曾做过工程师,还拥有自己的建筑公司。这样独特的经历让他具备了缜密的思维和善于应变的大脑。在到欧洲淘金之前,佩莱格里尼曾辗转于智利、厄瓜多尔和阿根廷,执教过的球队既有大名鼎鼎的河床,也有名不见经传的智利帕莱斯蒂诺队。这样的“切换”也教会了佩莱格里尼该如何对待球星和普通球员。此外,拥有足球学校的他在对青年才俊的培养和使用上也有着独到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