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路:足球教育应该从瞎踢开始 比赛是足球教育重心

张路:足球教育应该从瞎踢开始 比赛是足球教育重心
2019年02月17日 11:08 国内足球综合
张路(资料图) 张路(资料图)

  稿件来源:校园足球

  17

  Feb

  周日

  从瞎踢开始,这是规律!为什么?因为瞎踢最好玩,最能引起孩子的兴趣。我问过很多著名的足球前辈,足球国脚,他们也都是从瞎踢开始。

  ——张路

  摘要

  瞎踢,恰恰是从小培养儿童良好的足球意识,提高他们足球技术水平和智力水平的最佳方式,也正是国际足联所大力提倡的儿童足球的基本形式!

  张路,中国资深足球节目评论员。其足球理论造诣深厚,评论富于激情,解说专业精辟。在国内拥有大量忠实听众。2005年意大利驻华大使亲自向张路颁发了意大利“仁惠之星骑士勋章”, 张路是第一位获得这一殊荣的中国体育界人士。

  “你是怎样开始踢球的?”

  我们到地方去推广小比赛,也有些有一定水平的教练认为这个没有技术含量,因而不屑一顾。他们推崇的是正规化——正规的训练,正规的比赛,看不上这种低水平的瞎踢。

  这时我就会问他们一个问题——你小时候是怎样开始踢球的?有人教过你吗?

  于是,他们会不好意思地笑起来,因为他们也都是从瞎踢开始的,没有谁开始就参加正规的训练。我周围踢球的都是如此,我问过很多著名的足球前辈,足球国脚,他们也都是从瞎踢开始。有个别女足球员是从田径改行过来,她们是从开始踢球就正规练的,但只是很少的几个特例。

  国外那些足球巨星,如贝利、马拉多纳、梅西、伊布等等,他们都是从街头足球的瞎踢开始起步,逐渐才开始接受正规的训练。

  从瞎踢开始,这是规律!为什么?因为瞎踢最好玩,最能引起孩子的兴趣。

  教育工作者常说,兴趣第一!要让孩子能长时间坚持从事一项活动,首先是培养兴趣。瞎踢——无人指导的小场地比赛,就最让刚入门的孩子感兴趣。

  01 比赛,是足球教育的重心

  发展兴趣,首先是要比赛。比赛是现代足球的基本形式——一块场地,两个球门,两支队伍,抢一个球,有进攻,有防守,这就是现代足球。

  国际足联认定,古代足球起源于中国,因为最早有文字记载的足球运动出现在战国时期中国的临淄,初时的足球也是分队比赛的形式。但后来由于封建制度和小农经济的束缚,中国的足球变成了富贵人家宫苑中个人炫技的游戏,于是失去了生命力,最终消亡。

  现代足球起源于英国,它是现代化大工业社会的产物。它不同于中国古代足球之处就在于它的比赛所体现的集体性、对抗性、多变性和交流性,这四性就是现代足球生命力之所在,吸引人之所在,因为它满足了人类一些最本源的需求——归属感、攻击性、好奇心、交往与竞争的愿望。

  那些一人一个球自己玩的,没有对抗的,设定固定套路的玩法,尽管是用脚踢,也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竞技足球,顶多是足球的辅助练习,或者是以足球为器械的体操或杂技。由于缺少集体、对抗、多变、交流这“四性”,所以它们都无法像足球比赛那样吸引全世界人的关注与参与,都不是现代足球的主流。

  足球没有比赛就没有四性,没有“四性”就不吸引人,所以比赛是现代足球的灵魂。

  2010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国际足联草根足球培训手册》是国际足联关于6—12岁儿童足球教育的权威教材,这本书中大力推崇比赛。

  ✪ 请看第11页:

  “比赛是儿童的主要活动。比赛对小孩子来说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喜欢比赛是所有儿童的天性。因此,草根足球的主要目标就是通过比赛让孩子们接触足球,并通过比赛引导他们参加足球活动。”

  02 足球启蒙,从小场地开始

  足球的启蒙不但要比赛,而且要从小场地比赛开始。

  现代都市化使很多学校场地狭小,小场地可以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因地制宜开展比赛,这是我们推崇小场地的重要原因。

  但还有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小场地比大场地更好玩。

  很多足球界老前辈回忆童年,经常会说,我们小时候在胡同里,在弄堂里踢球,如何的欢乐。没有人说在广场上,在野地里踢球的经历,因为在大空场上踢球,踢一脚跑半天追不上,又累又不好玩,所以提不起兴趣。而在胡同里踢,两面是墙,球跑不远,总能踢到,就有意思。

  为什么小场地更好玩?

  还是那本《国际足联草根足球培训手册》中有详细的解释和数据。

  ✪ 请看第11页:

  “在小场地进行的小型足球比赛,可以满足两个需要:一方面小场地比赛更适合少儿的生理特点,另一方面小队员可以在这样的场地上更多地接触到球并学会控制和处理球。” 

  ✪ 请看第58页:

  “在4对4比赛中,队员触球次数会增加 5倍,比在7对7中增加50%。在4对4比赛中,队员处在1对1状态下的次数会增加3倍,比在7对7中增加2倍。在4对4比赛中,平均每2分钟就有进球,而在7对7比赛中是每4分钟。在4对4比赛中,8%的时间处于死球状态,7对7比赛为14%,11人制比赛为34%。”

  03 瞎踢,有理!

  最后再说说,我为什么提倡“瞎踢”。

  所谓瞎踢,就是让孩子在无人指导的环境下自由地比赛。自由,就是瞎踢的最大乐趣。

  我们的孩子太少自由了。在家大人管,在学校老师管,连课余的游戏时间都被各种的这个班那个课占得满满的,一切都是大人规定好的,有多少事情他们能自己做主?他们最向往的,恐怕就是在没有大人干预的情况下自由地游戏,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好不容易他们盼来了足球,本想好好玩玩,享受一下自由带来的欢乐,偏又有些“好心的”的大人横挑鼻子竖挑眼,告诉他们你这么不对,那么不行,必须要这样那样,甚至连打带骂,这样的足球孩子们还会喜欢吗?长此以往,他们哪里还会有创造性和想象力?哪里还会有自主性、自律性、自信心和责任心?

  不要小看瞎踢,大人看不上,孩子却乐此不疲,它让孩子充分体会到身体和心灵的自由,这是足球带给他们的最大欢乐,他们因此而爱上足球。

  不要小看瞎踢,它让孩子能充分发挥创造性和想象力。公认我们中国的孩子能吃苦,会背书,但缺乏创造性和想象力,原因就是我们处处限制,不给他们自由的空间。现在,让瞎踢改变这一切吧。

  不要小看瞎踢,它让孩子在自由中获得自主性和自信心,同时也获得自律性和责任心。很多独生子女、打工家庭子女、单亲家庭子女、电脑上瘾儿童,他们欠缺的就是这些心理素质,而自由的游戏,集体的瞎踢就是最好的心灵强壮剂。

  站在提高的角度,有人说,瞎踢没有技术含量,不利于提高孩子的足球技术能力。所以他们提倡正规的训练,要求反复磨炼基本技术动作,按规定的套路完成各种练习,再加上大运动量的身体训练,似乎这样就可以培养出优秀的运动员了。

  但他们忽视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足球不仅仅是技术和身体的比拼,更是智慧和头脑的较量。那些世界顶级球员战胜对手所依赖的首先是他们的智慧,然后才是技术和身体。技术和身体固然重要,但没有好的头脑去指挥,不能正确的在实战中运用,也等于零。

  在练习中,中国球员的技术能力是不差的,甚至得到过很多世界名帅的赞扬,但一到实战中,他们的技术就大打折扣,技术意识严重不足,不知道如何合理地运用技术,如何在正确的战术思维指引下运用技术。究其原因,就在于他们从小只练技术和身体,很少练头脑,练思维。

  头脑和思维的训练是很难有套路的,主要靠比赛中球员的思考和感悟。

  球员在球场上随时随地都要观察—判断—选择—决策,这涉及到球、对手、同伴、场地,要考虑时间、空间、位移速度和每个人的意图,然后才能决定正确的应对方式,采用合理的技术动作,而所有这一切都是在瞬间完成的。

  只有在比赛中,才能有这样的情境,才能达到对球员头脑和思维的训练,这就是为什么全世界足球强国的训练体系都在强调一点——每节训练课的后半段一定要安排比赛,从最小的小孩到职业队乃至国家队都是如此!

  随着大批世界名帅进入中国执教,我们职业球队的训练已有所改观,但基层中小学的训练理念仍固守着老一套的做法,追求那种所谓的“正规训练”。

  近几年经常到基层中小学,看到各种的足球校队,正规训练,唯独很少看到自由的小场地比赛。而这种自由的小场地比赛——瞎踢,恰恰是从小培养儿童良好的足球意识,提高他们足球技术水平和智力水平的最佳方式,也正是国际足联所大力提倡的儿童足球的基本形式!

  还是《国际足联草根足球培训手册》。

  ✪ 请看第11页:

  “足球指导员的任务是通过比赛来激励和帮助孩子们学习。比赛对儿童来说是一种在快乐中学习的方法。比赛是一种发展运动神经系统功能的绝佳方式,让孩子们放松身心并克服焦虑。比赛鼓励儿童学会采取主动和敢于冒险,并鼓励创新。”

  “简单轻松地共享足球场上的快乐时光吧。”

张路足球儿童

推荐阅读

阅读排行榜

体育视频

精彩图集

秒拍精选

新浪扶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