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电视球队还得倒贴钱 江苏台标价20万元转一场

2013年05月15日11:34  篮球报

  本报记者周弘进

  限薪令只是一纸空文

  眼看CBA[微博]的外援市场大有虚假繁荣的趋势,篮协摁耐不住了,在上赛季CBA开始前,篮协竞赛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篮协已经成立了限薪工作小组,正在对新的限薪政策进行评估和调研。

  但这个初衷美好的想法想要真正落实,横亘在面前的障碍却不少。“限薪”的想法来自于NBA[微博],但与NBA球员薪水公开化不同,CBA球员的薪水永远是个谜。并且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即便外援的薪水得以公开化,也避免不了“阴阳合同”的出现。

  并且对外援限薪只是少数几家俱乐部的心声,财大气粗如新疆队,在不断冲击总冠军失败的过程中,还从未显现出对钱的吝惜。不同的经济状况,决定了球队所属的不同阵营,同时也决定了所有球队很难在“限薪令”上达成一致。

  其实早在2009年时,篮协就出台过限薪令,但从执行效果却很一般。和四年前相比,CBA如今的品牌价值早已实现飞跃,因此限薪政策的出台,从联赛自身发展的角度而言,真正起到的是遏制作用。

  在这个前提下,CBA的投资人,必须做好烧钱的准备。

  电视转播 球队还得倒贴钱

  在NBA,繁重的奢侈税之所以不是湖人[微博][微博]前进的障碍,是因为湖人每年都可以从电视转播商那里得到一笔巨额费用,但在CBA,球队与电视转播商之间的地位完全不对等。

  “按理说,职业俱乐部最大的收入应当来自于转播权的销售,但在CBA却要倒贴钱。”早在3年前,便有CBA球队的老板发出此类疑问。

  在CBA,球队想要转播,显得去找电视台,电视台再去找盈方进行洽谈,但最后出钱的还得是球队本身。

  放在几年前,收看CBA的观众人数并不多,电视转播成为球队自我宣传的重要渠道。但随着近几年CBA品牌价值实现飞速上涨,收看CBA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生活的一大组成部分,因此电视转播也因成为球队收入的渠道之一。

  但无奈的是,尽管CBA近几年的收视率一路飙升,大部分球队贴钱转播的现状仍未得到改善。

  在2011-12赛季,由于江苏队设立了徐州分赛区,江苏电视台对徐州分赛区的转播明码标价——20万一场,少一分都不干。对此,一位江苏队的负责人表示,“这么多年下来,江苏队在江苏省内的人气一直很高,每场比赛都有很大一部分的固定观众,这种情况下,江苏电视台应该感谢我们俱乐部,但情况恰恰相反,当我们这个赛季成绩不好后,电视台对我们的态度比较冷淡。”

  在广告自主经营权被篮协收走,电视转播还需自掏腰包的情况下,微薄的门票收入,成了不少俱乐部盈利的最主要渠道,而这对于动辄四五千万的赛季投入而言,永远只是杯水车薪。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