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协将奖励100万给裁判 白喜林:钱不多只是种激励

2013年04月30日00:00  北京青年报

  CBA联赛已经结束一个月,目前距离中国篮协承诺给裁判发放奖金也为期不远。按照分配规定,中国篮协将从联赛经费拿出总共100万元作为奖金发给部分优秀裁判。这在中国篮球历史上尚属首次。

  优秀篮球裁判在赛季结束后得到相应奖金,这是中国篮协对于裁判工作的一个激励机制,也是他们逐步做到“高薪养廉”的第一步。但对于目前CBA裁判而言,这部分奖金还是形式大于内容。如果要希望依靠奖金来夯实裁判的基础,恐怕不太现实。

  最优秀裁判可得5万奖金

  CBA从1995年发展至今,还从来没有给裁判发放过奖金。在之前,曾出现过在赛季结束后评选“金哨”或联赛最佳裁判,但均只是荣誉,没有奖金。

  这个赛季由于新的赞助商加入,CBA变得“家底”厚实很多,在裁判待遇上提高成为必然。从联赛经费中拿出100万元作为奖金分给裁判,是中国篮协的一个新措施。

  按照最初的分配方案,这100万元奖金分为三个档次发放,5万、3万和2万,总共发给30名裁判。中国篮协会根据裁判在本赛季的吹罚表现和吹罚场次进行综合评定,然后会给优秀裁判分发奖金。

  奖金对裁判待遇有一定提升

  由于中国篮球裁判均属于非职业性质,他们绝大多数是高校的老师,因而这些裁判的主要收入是学校当老师的收入,并非来自吹罚CBA比赛的所得。

  一般而言,裁判吹常规赛的一场收入是税前1500元,季后赛是2000元。裁判一个赛季下来,最多的情况是能吹罚30场左右的比赛,少的不足5场球。

  如此计算的话,最好的裁判常规赛和季后赛都加起来,一个赛季下来是5万元左右的收入。但他们在吹罚比赛的同时,会相应损失课时费,以及学校会扣除的部分奖金。

  不可否认的是,如果裁判在此基础上,能再额外获得5万元奖金的话,对于他们的收入能有一定的提升,也会在裁判群体中成为他们增强业务能力的“催化剂”。

  奖金远不够“高薪养廉”

  中国篮协从本赛季开始有逐步打造职业裁判的想法。“高薪养廉”是职业裁判的一个标志。但就目前而言,中国篮协给出的100万元奖金远不能起到“高薪养廉”的作用。

  如果和欧洲职业裁判比较,他们一场比赛的收入是1000欧元,半决赛是1500欧元,决赛是2000欧元。而职业化程度更高的NBA,裁判收入则要比欧洲裁判还要高。在NBA,资格年轻的裁判是年薪8万美元左右,老资格的裁判则能达到年薪40万美元,如此才可能做到真正的“高薪养廉”。

  中国篮协竞赛部部长白喜林说,给裁判发放奖金,钱不算多,只能作为一种激励手段。真正能夯实裁判基础的措施是让他们尽可能快地提高业务水平,并增加吹罚经验,毕竟打铁还需自身硬,不是仅靠奖金就能解决问题的。

  文/本报记者 宋翔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