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栋自传:15岁接触篮球 开始打球只为吃饱饭

2013年01月27日14:32  宁波晚报 收藏本文
刘玉栋接受采访刘玉栋接受采访
战神刘玉栋出版战神刘玉栋出版

  人物名片:

  刘玉栋[微博],1970年10月23日出生于福建莆田,中国著名篮球运动员,场上司职大前锋。他球风刚毅勇猛,永远是主帅心中最放心的一员虎将。由于长年大负荷运动,他右膝囊肿的毛病一直不能根治,这成为他退役的一大原因。曾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1998年曼谷亚运会及2000年悉尼奥运会出任中国代表团旗手。还是CBA[微博]十年最佳球员,带领八一队7次勇夺CBA总冠军,是CBA历史上唯一单赛季独揽“联赛最有价值球员”、“常规赛最有价值球员”和“得分王”三大奖项的球员。现任八一女篮领队,大校军衔。

  1月19日,刘玉栋与自传《战神刘玉栋》(如下图)的作者易小荷来甬,举行新书签售暨读者见面会。

  记者:先给我们谈谈您这本书的情况,出书的缘由是什么?

  刘玉栋: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可以出书,虽然很多朋友都建议我出书。但我总觉得自己是个普通人,出书写自传应该是那些非凡人物在回首一生的时候做的事情。作为运动员和一名军人,并不觉得自己有多特别。

  但很多朋友说,你丰富的经历和宝贵的经验应该让更多的人了解,让喜欢你的球迷,尤其是那些年轻的篮球爱好者了解……有时,上中学的儿子也会忽然问我一些过去的问题,比如什么时候开始打球的?刚开始打球是怎样的状态?我发现其实我不是为了自己出这个书,而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特别是年轻的运动员相信———坚定的信念、永不放弃、努力拼搏、迎接挑战真的会成功,因为刚开始我的条件也非常不好,取得今天的成绩几乎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正好厦门出版社动员我出书,他们找的正是我比较熟悉的体育记者易小荷,她曾经是《体育快报》、《南方体育》、《体坛周报》的体育记者,也跟着八一队采访多年,对我们篮球运动员很了解,有很多的素材积累,于是水到渠成,有了这本书,把我的经历,通过零零碎碎的讲述串在了一起,当然我知道是不完美的。

  易小荷在写作的过程中也不断和我沟通,我们的原则是不美化,就是要写最真实的我,和我走过的最真实的路。我就是想通过不完美的我和不完美的路告诉每一个年轻人,如果有希望,就要去坚持去努力,这是人生有收获的唯一途径。

  记者:作为一个运动员,两次担任奥运会中国代表团旗手,是莫大的荣耀,您本人对此的感受是什么?

  刘玉栋:这确实是我人生中无法忘记的神圣时刻。但说实在的,我之前没有想过。第一次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前,领导告诉我选我做旗手,我很诧异,同时又觉得压力很大,因为出去参加比赛,尤其是奥运会,大家对于国家形象很重视。

  第二次是在我刚参加东亚运动会回来,应该说已经有了一些经验。能够两次担任奥运会的中国队旗手,我把它当成很重的任务和莫大的信任。我想,能够做旗手,除了应该是个优秀运动员外,还需要外形的要求,人品好,具有亲和力等。

  记者:您曾经带领八一队7次勇夺CBA总冠军,是CBA历史上唯一单赛季独揽“联赛最有价值球员”、“常规赛最有价值球员”和“得分王”三大奖项的运动员,大家看到的是你的成绩和荣耀,有没有对你来说最艰难的时候,或者是最难以克服的困难?

  刘玉栋:最大的困难是成绩的压力,这来自体能和竞技的状态。有时很想改变斗志投入战斗,可是成绩依然不如人意,这时候想更努力地拼搏,想付出更多,反过来对成绩的期待也更大,这时候的思想压力最大。因为输多了,整个团队的凝聚力、个人成就感就会流失,这种力量一旦懈怠起来是很快的,而要再凝聚起来,则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努力。运动是有周期的,有时一旦遇到这种情况,思想的配合和意志力的坚定很重要。

  记者:篮球运动员是很多男孩子的梦想,您当时第一次接触篮球是什么时候?什么时候想到要全身心地投入篮球?

  刘玉栋:我第一次摸篮球是在15岁。熟悉的朋友们都知道我是因为饿才坚持打篮球的。我1970年出生在福建莆田县涵江区一个农村,父亲是龙岩矿务局的调度员,身高只有1.75米,母亲是一个农民。我在家行三,上面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从小我的个子就长得很快,读初一时,已有1.85米,比一般成人都要高出一头。但那时因为学校条件简陋,连一节像样的体育课都没有上过,篮球更没有摸过。天生好动的我是在打鱼摸虾、上树爬房中度过了童年时光。疯玩的结果是使我摔打出一身结实的筋骨。

  1985年,福建青年男篮的教练到莆田选拔高大队员,我被选中。就这样没有什么告别仪式,没有对父母的依依不舍,懵懵懂懂的我就被带到福州试训,那时我真的不知道篮球将会改变我的命运,而且这一走,要等到22年后才有机会回家过春节。

  刚到体工队食堂,我第一次看到那么多“取之不尽”的美食,这是我很难忘的一幕。在孙军、郑武、胡卫东、吴力群、马健[微博]等国家队队员已开始打全国青少年联赛时,15岁的我才第一次接触篮球,开始篮球基本功练习。那时我真的不懂什么叫篮球事业,只觉得体工队能够吃饱饭。开始的锻炼确实很枯燥,但是我知道回去只能辍学挨饿,因此我安心地锻炼就是为了能留下来。

  对篮球的喜欢是慢慢产生的。我的个性中有喜欢拼搏的劲头,很好强,不服输,这可能是我成功的关键。虽然起步晚,但成绩还算明显,才一年多的时间,我就从福建青年队到了福建省男篮一队,进一队不久,就代表福建出征六运会,并成为乌鲁木齐赛区年龄最小的球员———这年我才17岁。4个月后,我在参加全国联赛时已成为队中主力,平均上场30分钟,得12分8.5个篮板,这离第一次摸篮球还不到30个月。

  1989年我进入国家青年队,同时成为南京部队的球员。这个时候我才真正意识到篮球带给我的成就感,让我的视野开阔了。但是那年我代表南京部队打球的时候拖了后腿,本来我们可以得冠军的,这场比赛对我的刺激很大,那时我就暗暗发誓一定要打好球,并立志把打篮球当成我的职业。1991年,我又从南京部队被抽调到八一队。

  记者:对林书豪[微博],您怎么看?

  刘玉栋:其实林书豪的成绩不算辉煌,从默默无闻的边缘球员到一飞冲天的篮球偶像,林书豪几乎一夜之间家喻户晓。为什么一下子震惊世界?因为他让篮球运动员的很多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在西方的篮球场上,2.20米以上身高的运动员很容易生存,可以说NBA[微博]就是大个子的天下,亚洲人的小个子很难有机会。

  其实林书豪的成功很难复制。华裔选手和黑人、白人选手相比,在外线没有优势,这和身体素质的确有关系。林书豪曾遭遇歧视,有一些偏见认为亚洲人缺乏体力和对抗能力,不能打好篮球。在他之前,姚明在NBA取得突破性的成功,但他毕竟具备可遇不可求的身高优势。而林书豪进一步改变了外界对亚洲人打篮球的看法。

  当然,林书豪成长在美国的篮球环境中,是这个环境造就了他。他的成长轨迹,带有美国体育文化的鲜明烙印。林书豪是典型的美式篮球打法,他的篮球意识、篮球智商和篮球哲学,都是在美国的环境中培养出来的。如果他是在欧洲成长,也许就不会这样打球,这和不同地方对篮球的理解有关。他要是在中国可能又是一个样子。环境对塑造一个人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从市场来说,NBA希望借助黄色面孔引起更多对于中国市场的期待和开拓。当然,被关注的原因除了华裔,还有哈佛大学的背景,许多人尤其中国人喜欢把学业和体育对立起来,认为成绩好的人就一定体育不行等,而林书豪则改变了大家对此的传统观念。

  我觉得林书豪给我们更多的启示不仅是篮球,而是人生。他对目标的追求和把握,对自己学习和训练的安排,怎样合理支配自己的行动,分清主次和节奏,这既是对一名好后卫的要求,也是做人的理念。他身处逆境时没有多少抱怨,不给自己找借口。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

  记者:从运动员的角度,您如何看待李娜的成功?

  刘玉栋:作为运动员,李娜的成功,首先与项目有关,如果是团队项目,那就很难,同时与乒乓球、羽毛球等体育运动相比,网球是竞技体育中职业化最彻底的项目。2009年初,网球成为中国体育职业化的先锋,这一年,李娜和郑洁、彭帅、晏紫等网球“金花”率先在中国职业体育界大胆走上“单飞”之路,成为名符其实的“自负盈亏”的职业选手,自主训练、参赛,比赛奖金主要归个人所有。难能可贵的是,国家体育总局为她们的“单飞”开了绿灯,这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中国体育职业化的一大突破。

  网球这个领域在国际体坛受欢迎程度也很高,但是长期以来,这项运动一直为欧美人所垄断,所以她的出现受关注度特别高。李娜的大受欢迎还因为职业运动员率真的个性,她可以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可以用中国式幽默、快捷的反应来回答记者的提问,充分展示一个职业运动员的个性。体育运动说到底就是要体现竞技体育的快乐,崇尚体育精神的运动员自然会得到观众的喜爱。

  我们国家是举国体制,在运动员培养过程中,举国体制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否则李娜很难在网球训练的基础阶段获得足够的人力和物力保障。而在运动员拥有了一定的基础、能力与经验之后,则一定要给他们继续发展的空间,如果没有“单飞”,李娜很难在职业网坛取得突破。

  记者:中国的体育,大家谈得最多的是男篮、男足的问题,您觉得最大的原因是什么?

  刘玉栋:风气和环境很重要,否则很难有高的整体水平。一方面,现在大家只关心比赛结果,谁都想赢球,最简单的办法都是请外援,无止境地引进优秀的外援,比如一些省队,一到比赛的时候就大量依靠外援。他们的首选目标就是比赛成绩,各个俱乐部队就更加市场化了。

  因为在普及与基础上投入不足,目前中国的篮球运动员出现断层,因为缺少梯队的建设,基础的实力不强。运动是有周期性的,个人的运动生涯有过渡期,运动高峰也是有限的,一旦没有合适的梯队接上,这是很严重的问题。这点虽然八一队在坚持做,但是整体缺少这种氛围。体育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体育氛围,以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运动、体育文化中来。

  记者:作为八一女篮领队,任务和梦想是什么?八一的主场在宁波,对宁波的印象如何?

  刘玉栋:我现在的身份是八一女篮的领队,主要负责年轻球员的发掘和培养,并协助主教练。我从事这行业20多年,积累了很多经验,抛开这个行业去做另外的行业不是很有优势,也没那么自信,还是在篮球上可以做得更游刃有余一些。有人问我想不想做教练?当然想啊,但军人就要服从分配嘛。当然,一个优秀的运动员未必是个好教练。

  带领队伍肯定是要把它带到最好,冠军一直是我们最大的目标,跟男篮相比,女篮离冠军的目标还近一点。但是现在男篮在走下坡路,女篮也在梯队建设,新老交替上也都出现很多问题。尤其八一男篮和女篮都面临着招收球员选择面窄的问题,这主要是现有的机制与篮球市场需要的冲突。在资源上,各省的保守态度遏制了各个项目的发展,当然也包括女篮。

  我对宁波有特殊的感情,不仅仅是因为八一的主场在宁波。20年前我就已经来宁波比赛了,每年都来,看到宁波的发展很快。宁波的球迷非常好,他们见证了我在球场上最辉煌的时刻,给我的不仅仅是掌声,特别在我困难的时候,他们的支持更是最大的动力,在此要再次感谢宁波的球迷朋友们!

  记者 陈晓旻

文章关键词: 刘玉栋篮球甲ACBA

点击下载【新浪体育客户端】,赛事视频直播尽在掌握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央媒:令计划是山西腐败阵营中执牛耳者
  • 体育西甲-C罗破门皇马止22连胜 巴萨客负
  • 娱乐昆凌含泪退出节目(图) 18日与周杰伦完婚
  • 财经税前万元工资企业实际支出14410元
  • 科技余额宝纠纷:运营方天弘基金俩股东掐架
  • 博客徐静波:日本皇室20岁的最美丽公主(图)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清华学霸为梦弃留学:科研狂人望胜哈佛
  • 育儿2岁孩被母亲情夫打死 天理难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