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5日上午,CBA[微博]北京金隅男篮主教练闵鹿蕾[微博]携队员吉喆[微博]亮相中新网“人物对话间”,分享他带队夺取总冠军的经验、执教生涯的酸甜苦辣与各种幕后故事。
事件背景
北京队的51号球员吉喆肯定没有想到,因为在一场比赛中对麦迪摇了手指,会带来这样的后果:1月18日北京队做客青岛时,主场球迷不停高喊“换吉喆”以及其他有侮辱性质的口号,最终导致他发挥低迷。
针对此事,中国篮协已经开出了罚单。但从“换苏伟[微博]”到“换吉喆”的思考,却不是一张罚单能了事的。这,是不是我们的“中国式加油”?
未尝不是一种文化
记者 龚洁芸
不管是“换苏伟”,或是“换吉喆”,无论是从字面上还是语气上来看,充其量是一种调侃和倾向性表达,实在无需上纲上线到“侮辱对手”的高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可以把这些流行口号理解为一种全新的“球场文化”。
其实,“换苏伟”和“换吉喆”有着不同的含义。换苏伟是要把苏伟换上来,是北京球迷调侃苏伟能力不行;而换吉?则是要把吉喆换下去,因为青岛球迷恼怒他曾经摇手指侮辱了麦迪。但不管是哪种,球迷在比赛中喊出这样的口号是无可厚非的。买票进场,球迷肯定会有自己支持的球队,自然会有自己的倾向性。他们有权利表达自己的喜恶偏好,而且这样具有调侃性的口号,还可以活跃现场的气氛。事实上,如果没有这样的表达,也就失去了现场观球的乐趣。
就眼下“换苏伟”的风靡程度来看,这样的口号在经过发酵之后脱离了最初的领域和语境,而成为了一种“球场文化”。
“换苏伟”不仅超越了北京队和东莞队的可用范畴,成为了整个CBA甚至更多赛场的流行语。在女排[微博]、乒超等与苏伟八竿子打不着的场合也陆续出现了“换苏伟”的口号。上赛季的NBA[微博]季后赛,在凯尔特人对阵热火[微博]的比赛中,现场大屏幕捕捉到了几个中国留学生的标语——“实在不行换苏伟”。把比较弱的球员换上来,让自己支持的球队赢球,如此幽默隐讳的口号,不远远比直白的“加油”、“换人”来得更有趣和活跃吗?
放眼世界体坛,这一类的口号也成为了各个赛场的亮点所在:比如欧洲杯上,每当葡萄牙队出战,对手球迷就会高呼梅西的名字;而NBA赛场上的“BEAT LA”(打败湖人[微博]队)已经成为经典,虽然那缘起于30多年前凯尔特人和湖人队之间的恩怨,但现如今已经成为各队球迷期盼主队进入总决赛的口号。
所以,对于球迷来讲,赛场是他们的舞台,只要没有过激的行为,他们就有权利创造属于自己的球场文化。
口号不能伤人自尊
记者 姚勤毅
球迷用一些激烈的口号或言语宣泄自己情绪或扰乱对方球员的心态,不但无可厚非,更是早就成为全世界篮球赛场上的传统风景,这也令篮球运动更富魅力。但当口号成为了伤害球员心灵乃至身体的“利器”,显然就过了。
“换苏伟”三个字,从上赛季总决赛后不胫而走,除了篮球赛场外,足球和其他体育赛事也用上了,全世界各地一时间流行起来。对苏伟来说,作为男篮国家队一员,却在CBA以这样的方式成为部分球迷讽刺的笑料,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也一直干扰着苏伟和其家人的正常生活。球迷响彻云霄的“换苏伟”口号,最终逼得他赴香港找心理专家治疗,才得以慢慢走出阴影。吉喆也是如此,自从冲着麦迪“摇手指”而遭到后者的肘击之后,全国各大赛场都流行起了“换吉喆”的口号,这也给吉喆本人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最近的发挥也十分低迷。
球迷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如此锋利的口号似乎已经超出了体育的“健康范畴”,若这样的风气不制止而成为常态,不会给我们的联赛增加任何的积极因素。篮协出于CBA联赛自身发展的因素考虑开出罚单,也绝对没有错。
对于口号问题,NBA也可以拿来举例。NBA赛场上的粗口要比CBA赛场多得多,但大部分球迷都知道什么是可以骂的,什么是不能骂的。休斯顿火箭有一场比赛客场对阵奥兰多魔术队时,有位魔术队球迷在场边大喊火箭队球员穆托姆博是猴子。NBA联盟认为这名球迷此举为种族歧视,随即取消了他的魔术队主场季票的资格,并且不允许这名球迷到现场观看2006/07赛季所有NBA比赛——这个处罚对这名球迷来说不可谓不严厉。事实上,这名球迷自己也没有意识到骂人是猴子会引来这么大的麻烦。但NBA借此举就是要告诉所有球迷,无论有多开放,始终有一些东西,是绝对不允许被碰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