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俊:CBA18岁为何还是“没规矩”?

2013年01月11日07:59  新闻晨报

  晨报记者 朱俊

  CBA联赛走到了第18个年头,篮管中心给出的口号是“蓄力18”,喻意第18年开始走向成熟。然而近几个赛季CBA赛场内外乱象频生,并未让外界看到所谓的“成人”标志,反倒是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凸现得越来越明显。

  裁判,是当下CBA联赛中的主要矛盾。几乎每一轮结束,都会有球队、球迷、媒体对于“黑哨”的抨击,这一次也不例外。无论是现场设备不合格、技术代表没有及时与临场裁判沟通还是三名执法者确实出现了问题,总而言之,比赛不公正的事实已经造成了,这一点上,篮管中心倒是毫不避讳,在下达的通知中也鉴定 “24秒违例已经构成”。然而,CBA黑衣法官们的问题,是仅仅依靠着对吴敏华们的停赛就能够得到根除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就在公布处罚结果的同时,篮管中心CBA联赛办公室倒是不失时机地发出了一份 “关于试行篮球职业裁判员的调查问卷”,向各赛区、俱乐部、篮球裁判员及相关人士征求意见。问卷主要涵盖了“现行的业余篮球裁判员能否满足CBA职业联赛需要”、“建立职业裁判员制度是否具有可行性”、“实行职业裁判员的时机是否成熟”、“职业裁判收入形式及合理的薪酬是多少”等焦点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这体现了篮管中心看到CBA职业化进程中,裁判员队伍未能跟上职业步伐这一重大弊端。不过所谓体制内的问题体制内解决,眼下的情况是,裁判员再不职业化CBA联赛就彻底掉队了,裁判员纵然职业化了,CBA联赛中各中错综复杂的利益和关系交织下的胜负名次追求,依然无法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有一个例子可以映衬出篮管中心领导们的决心。

  本赛季开始前,CBA引入了录像回放技术,但是该技术手段仅仅局限于用来辨别某一节结束时,球员出手投篮是在时间终了前还是终了后、投中的球是两分球还是三分球。笔者想问一句:既然花了大量了人力、物力、财力引进了这样一个技术手段,看上去与NBA的接轨又更进一步了,那为何不能将其广泛地应用于比赛中任何一个可能出现争议的时刻?假设这场比赛裁判员在青岛队提出异议时果断地中断比赛,通过录像回放再给出判罚,哪怕依旧是维持原判,我想青岛队的情绪也决不至于再那么激动了。

  事实上这也正是CBA联赛开展至今18个年头来的最好写照:但求比赛四平八稳地打完、方方面面都不要闹事,那么便皆大欢喜,至于赛事水准究竟有多高、球迷们媒体们赞助商们是否真正满意,这些都是次要的。这,恰恰也证明了CBA联赛这几年来逐渐偏离了职业联赛的轨道,又回到了当初“官办官管、领导旨意”的旧时代,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所谓公正与精彩,都不过是吾辈草民的一厢情愿罢了。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