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健力宝赴巴西感慨羡慕嫉妒恨 青训比赛3倍于国内

2013年12月18日08:30  东方早报
                  

  综合新华社电 茹基蒂巴市的球场,这里与20年前健力宝球员来时几乎没有变化:山坡上平整出的一块红土场地,只有一面有简单的看台。这次健力宝明星队重走青春路,球队与当地老中青组合的临时球队踢了一场友谊比赛。当地居民还清楚记得这支中国球队,当初的训练基地已经荒废,人们在这块荒废基地上放鞭炮欢迎这支球队“回家”,还专门做了一件球衣,上面印着1993,2013.12.7和当地标志,清楚地标明健力宝队的来访时间。

  本月初,由20年前的“健力宝青年队”主要成员组建的“健力宝明星足球队”,12月1日从广东三水出发,重返巴西,再次为中国足球探路。尽管当初健力宝队曾经在这片土地上训练、生活数年,此次重返故地,所见所闻仍让健力宝队员们深感震撼:俱乐部里花园一样的环境,先进完善的训练、保障设施,科学的训练体系,参训的青少年免费吃住、上学……对于中国足球来说,足球王国的一切都具备借鉴作用。现在,这次“重走巴西路”结束,带给健力宝球员的是“羡慕、嫉妒、恨”,教练国作金说:“与当年我们来学习时相比,巴西足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足球也在变化,但与巴西的差距仍很大。特别是巴西在培训体系和俱乐部的管理运作上很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应该让孩子们回到足球场。”

  青训计划精确到个体

  在巴西圣保罗俱乐部的青训基地,13岁以下的学生每年都会参加短期集训,基地会将每个学生的情况都记下来。14岁以上的球员,基地会为他们注册好的学校,一边上学一边训练,学生不但免费吃住还有一定经费,培训一个球员一个月的花费近3000美元。对于这些苗子,球队对每个人的身体条件、发育情况都有专门的测定、跟踪,制定专门的培训计划,尽量减少学员因发育程度不同影响成绩而作出误判。

  健力宝明星队重返巴西重点参观访问了巴拉纳竞技、瓜拉尼、圣保罗等著名足球俱乐部。圣保罗俱乐部青少年训练基地有关人士给健力宝队详细介绍了基地的运作,基地负责训练的一位教练讲解说,“对每一年龄组的球员的出生日期都进行分类,发现在进入职业球员之前,同一年龄但出生日期不同的小孩成绩会不同,1月生的可能比12月生的某些方面成绩会好一点,上半年的比下半年也好一点,但职业球员这方面的差异就很小。主要原因是生在1月的孩子比12月的发育时间长。”

  国作金认为,巴西青少年球员从13岁开始选拔,到20岁左右进入职业队,做了一个非常细化的计划。这样的系统化就有可能培养一个很好的球员,成为达到职业球员标准甚至更高水平的球星,“圣保罗俱乐部为青少年训练基地提供这样好的条件,花这么多钱是对的,因为他们知道青少年是未来,是将来俱乐部发展最大的动力。他们非常有眼光。 提高国内青少年足球训练的水平,当务之急是要建立中国自己的训练体系。中国足球职业化已经20年,但仍未形成自己的科学完善的训练体系,当年搞万米跑、体能测试等规定和要求,却没有在建立训练体系上下工夫。”

  “我们国家很多俱乐部光关心职业队,对青少年这一块的训练不关心,没有一个很严谨很系统的培养、培训。特别是没有把他们当成是未来,是希望去培养,缺少长远的计划。这是我们在青少年发展理念方面的一个差距。”国作金对比中国和巴西青少年培养体系,“我们是表面的东西多,评价他好他不好,随意性大。人家做得很细,每个人身体怎么样、技术怎么样,发展潜质的预测,都建立档案,进行跟踪,值得我们学习。俱乐部运作中管理的科学性、系统性、计划性,这些方面我觉得我们需要加强,”

  朱广沪则表示:“一个地区足球运动水平不仅是教练和球员的事,管理层非常关键。怎么管理,俱乐部该怎么做,让管理层来这里呆三个月,他们就会知道怎么回事了。”

  一家俱乐部有11块训练场

  巴西的巴拉纳竞技俱乐部有11个训练场,目前有从14岁到20岁的120名球员参加训练;而圣保罗俱乐部的青训基地更是有300名青少年在训练。在成为职业球员后,巴西有300个职业俱乐部可供选择,而中国的中超中甲队伍加起来只有32支。

  巴拉纳竞技足球俱乐部国际部负责人介绍说,俱乐部拥有11个训练场,目前有从14岁到20岁的120名球员参加训练,还提供场地给外国球队训练、培训外国球员和教练。而在国内,很多俱乐部对于青训培养并不重视,中超中还有俱乐部没有梯队,除了鲁能[微博]、绿城等球队外,其他球队对于青训的投入并不大。来自足球之乡广东梅州的陈文魁在俱乐部看见大量不同年龄的孩子在训练,“当年我们梅州也是这样,有梯队,很多孩子在训练,热闹得很。现在却很少见到这样的场面了。”

  另外两位健力宝球员则从保障的角度对比了中国和巴西的差距,张永海[微博]表示:“目前国内的一些俱乐部投入很大,不缺钱,甚至球员都住五星级酒店。但有没有按照球员的实际需要去配置训练和保障的设施?比如说有几片训练场?医疗设施、心理辅导等保障怎么样?我们在这里看到每一个年龄段的球员都受到重视,俱乐部反复给我们讲要对球员负责,说他们从小离开家来学踢足球,俱乐部要让他们健康成长,不仅是踢球,更重要的是学好文化知识,身心健康。我们国内的俱乐部很难做到这一点,多数是只看职业球员的成绩。”

  当年队长张然指着圣保罗俱乐部里琳琅满目的训练器械更是激动地说:“中国不缺这些设备,中国缺踢足球的人!巴西的球员有300个足球俱乐部可去选择,中国中超、中甲的队伍,充其量不超过50个,球员的出路少,家长怎么愿意让孩子踢球?加上中国的教育体制,小孩从小就学这学那,压力那么大,没有时间踢球。”

  一年比赛是中国3倍

  巴西的小球员不到3年能踢194场比赛。巴西职业球员每年的比赛在75场以上,有的甚至达到100场,几乎三天一场比赛。而国内球员的正规比赛一年在25场至30场。这样算来,国内队员一年少50场,10年就少500场。

  在反思健力宝模式时,中国足球圈内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健力宝失败的原因在于“关起门来练”,没有融入巴西足球,没有与巴西当地球队交流,比赛不多。这也是中国一些体育项目的弊端所在。不过在队员王文华看来,20年前的健力宝少年要在巴西参加比赛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当时人家不了解,也看不起我们。直到有次我们拿到一个冠军,才引起重视,他们知道我们是有实力的。也为我们以后赢得一些比赛的机会、赢得尊重。”

  青少年培养过程中,多比赛的确是业界公认的良策,在国内做足球教练,又在巴西生活了15年的孙贤禄谈起中国足球深有感触:“多比赛是青训的出路。巴西的小孩子比赛太多了,我当初带队不到3年踢了194场比赛。只有这样才能总结出经验教训。”

  最近20年一直长期跟踪巴西足球的健力宝教父朱广沪更是感慨良多,“在巴西,我知道他们的球队基本上每年的比赛在75场以上,有的甚至达到100场,也就是说几乎三天就踢一场比赛。我们国内的足球队,可能正规的比赛一年在25场至30场。这样从比赛场次来说,我们的队员一年少50场,10年就少500场。比赛的经验和能力怎能不缺呢?”

  更加让老朱佩服的是,“从质量上来说,他们(巴西)是主客场,是升降级的比赛,赛程安排较合理。我们是集中打赛会制,有时隔天一场,甚至一天一场。前两场还可以,打到三四场后球员受伤的受伤,体力不支的不支。因此比赛的质量不高。所以我感觉到我们和国外的差异,在赛制上也有很大的不同。”朱广沪建议国内更系统、更合理安排青训:首先是要完善青训的竞赛体系,因为足球是个对抗项目,必须完善竞赛体系。比如在各个学校广泛开展足球运动的基础上,规定每年必须在学校举行多少比赛,班有班队、校有校队,通过比赛发现培养足球人才,提高比赛能力。

  早报记者宋承良对此文亦有贡献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投注竞彩:曼联热刺出击英联杯][充20送10][送彩票冲千万]
  • 新闻新疆暴恐案细节曝光:民警入户调查遭突袭
  • 体育里贝里曼朱格策连击 恒大0-3拜仁争季军
  • 娱乐郭德纲经纪人:近期不接受任何媒体采访
  • 财经上海国资改革:国企董事长63岁必须退休
  • 科技运营商4G纠结期:电信联通大刷广告
  • 博客马未都:《爸爸去哪儿》好看过瘾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土豪追女生:百份蛋糕庆生不留名 四六级
  • 育儿上海多名幼女被一男子诱骗猥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