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广沪:中国球员欠缺比赛能力 需要在战斗中成长

2013年12月17日11:42  新华网
                  

  新华社记者张朝祥

  对于把青春岁月留在巴西的健力宝足球队员来说,重回他们曾经生活的这块足球热土,一直是魂牵梦萦的人生大事。如今重返巴西的梦已圆,足球的情却未了,不仅队员们对足球运动的认识有了很大的突破,也再度引起对中国足球发展问题的热议。

  今天的茹基蒂巴市的球场,与20年前健力宝球员来时几乎没有变化:山坡上平整出的一块红土场地,只有一面有简单的看台。这次回访,健力宝队与当地老中青组合的临时球队踢了一场友谊比赛,当地几名“白发苍苍”的老队员的场上表现令人赞叹,雄风丝毫不让年轻人。

  其他几场比赛的场面同样如此,巴西球员不仅年老的表现出色,年少的也丝毫不惧。

  教练朱广沪称之为比赛能力,“足球是竞技运动,成绩体现在比赛中。我和很多教练员交流过,他们说,如果不是在比赛中看,中国球员技战术方面似乎都不错,但实际上比赛能力欠缺”。

  回顾健力宝球队的历史,很多人诟病“健力宝模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关起门来练”,没有融入巴西足球,没有与巴西当地球队交流,比赛不多。这也是中国一些体育项目的弊端所在。

  但事实要比大家看到的复杂得多,20年前的健力宝少年要在巴西参加比赛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队员王文华说:“当时人家不了解,也看不起我们。直到有次我们拿到一个冠军,才引起重视,他们知道我们是有实力的。也为我们以后赢得一些比赛的机会、赢得尊重。”

  在国内做足球教练,又在巴西生活了15年的孙贤禄,见到健力宝队重返巴西非常兴奋,谈起中国足球也深有感触:“多比赛是青训的出路。巴西的小孩子比赛太多了,我当初带队不到3年踢了194场比赛。只有这样才能总结出经验教训。”

  朱广沪对此更有切肤之感:“在巴西,我知道他们的球队基本上每年的比赛在75场以上,有的甚至达到100场,也就是说几乎三天就踢一场比赛。我们国内的足球队,可能正规的比赛一年在25场至30场。这样从比赛场次来说,我们的队员一年少50场,10年就少500场。比赛的经验和能力怎能不缺呢?”

  “从质量上来说,他们(巴西)是主客场,是升降级的比赛,赛程安排较合理。我们是集中打赛会制,有时隔天一场,甚至一天一场。前两场还可以,打到三四场后球员受伤的受伤,体力不支的不支。因此比赛的质量不高。所以我感觉到我们和国外的差异,在赛制上也有很大的不同。”

  朱广沪建议国内更系统、更合理安排青训:首先是要完善青训的竞赛体系,因为足球是个对抗项目,必须完善竞赛体系。比如在各个学校广泛开展足球运动的基础上,规定每年必须在学校举行多少比赛,班有班队、校有校队,通过比赛发现培养足球人才,提高比赛能力。(完)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投注竞彩:世俱杯拜仁让恒大2球][充20送10][送彩票冲千万]
  • 新闻新疆暴恐案细节曝光:民警入户调查遭突袭
  • 体育欧冠16强抽签巴萨PK曼城 阿森纳对拜仁
  • 娱乐曝汤唯与海归男分手 经纪人:尊重她决定
  • 财经金融业高管平均薪酬是居民90倍
  • 科技美出动4艘探测器围观嫦娥3号登月
  • 博客赵普:我看北京台PK郭德纲 谁都不干净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金砖5国大学排名:清华第一 聚焦四六级
  • 育儿上海多名幼女被一男子诱骗猥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