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廖艺 本周,一群年过古稀的老人在广州进行了一次聚会——他们是上世纪50年代广东青年足球队的创始球员,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支专业建制的广东省足球队。
聚会的发起人是被球圈中人尊称为“权叔”的邓锡权。
过去60年,从足球运动员到教练、体委工作人员再到商人,邓锡权把自己的全部心血付给了新中国的体育事业。直至如今,邓锡权仍没有放弃自己的足球梦想,在努力推动他一手培育的“梦想成真”计划。
阴差阳错打篮球变足球
广东足球史上最矮门将
邓锡权1938年出生于梅县,是梅江区东厢人。他自幼喜欢体育运动,虽然身材只有1.70米左右,但弹跳力出众,尤其精于篮球。上世纪50年代初,邓锡权就读于梅江联合中学,经常参加当时学界的篮球比赛,在当地小有名气。一次,恰逢举办校际足球比赛,梅江联合中学正好缺少了一名守门员。无奈之下,学校的体育老师就让邓锡权试着去客串,结果其扎实的基础加上良好的天赋让学校最后拿到了第一名。“没想到,这一试反而奠定了我一辈子的事业基础,我从此就和足球结下了缘分。”邓锡权回忆起60年前那一幕仍然十分动情。
正是人生的第一次足球比赛之后,邓锡权被梅县足球名宿温集祥相中,开始了专业足球训练。1957年,广东省体委组建专业编制的“广东青年队”,邓锡权顺利入选。在广东省青年队随后两年的训练比赛中,邓锡权进步神速。
1959年元旦,为迎接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广东省体委决定把广州队与广东青年队合并,用“广东队”的旗号参赛。广东队成立之后,由老教练郑德耀带领,全队开始磨炼出比较成型的技战术配合。在一运会上,广东队杀入决赛,并击败了辽宁和上海两大劲敌,“南派风格”开始在国内崭露头角。在一运会期间,邓锡权基本上都以主力身份出战门将位置,开始为广大球迷所熟悉。
一运会后至1961年开始,广东队受国家体委的分配,开始参与一系列的国际友谊赛,这也是广东足球“外战内行”的开端。其中,广东队与瑞典尤哥登一战堪称经典。瑞典队是1958年世界杯亚军,尤哥登队作为瑞典班霸有多名国家队球员,全队身高马大体能充沛。但广东队却能充分发扬特点,牵制对手的发挥。尤其是邓锡权,他连续救出对方3个必进球,最终双方以0比0战平。
另一场经典比赛是广东队与阿尔及利亚国家队交手。当时阿尔及利亚队中有众多效力于法甲的职业球员,结果,广东队凭借自己的技术特点与对手大打对攻战,最终以3比3收场。邓锡权在比赛中上演后仰飞身救球的动作令对方的高大守门员杜杜赛后大为钦佩,赛后两人亲切合影。
直至1962年因伤淡出而退役,邓锡权可以说是广东队历史上第一个代表性门将。“我应该是历届广东队中身材最矮的一个守门员。”权叔笑言。
见证时代大潮广结善缘
潜心贡献广州体育事业
退役之后,邓锡权一度受制于体制和人事的困阻而无法找到工作。当时梅县组队打乙级联赛,邓锡权本来准备把心一横回老家做教练,但后来省体委领导知道邓锡权的情况后便在1964年安排了他去广州市体委工作。直至退休,邓锡权在广州市体育系统工作了近40年。尤其在足球事业上,他几乎把所有基层岗位的工作都干过一次。
1965年,邓锡权在宝岗业余体校做教练,当时足球、篮球、田径几个项目都由他负责。后来,他配合主教练陈颂扬选拔出容志行、岳永荣、杜智仁、翁昭健等大批名将,带队组建广州少儿队参加了全国比赛,为广东足球此后的大发展积累了人才资源。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全国足球活动至此暂停。不过,邓锡权仍利用在体委工作的条件,没有间断在广州足球界的积极活动。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邓锡权开始小范围搞足球比赛,这令他积累了丰富的足球竞赛组织经验。
1970年全国甲级队在广州进行“文革”开始后第一次集训比赛,当时的竞赛部要求邓锡权负责裁判工作,这让他从此与中国裁判界结缘。1974年在广西梧州举办了第一次全国足球裁判员学习班,邓锡权结交了大量国内的优秀裁判员。邓锡权虽然在1980年才当上国家级裁判,但因为他参与接触的时间早,因此后来他也成为国内裁判界的元老,担任过中国足协裁委会常委。
邓锡权在1973年当选为广州市足协副主席,其间他从事了大量实际工作,因此对广州市的足球各个层面的情况都了如指掌。1980年,广州市体委成立足球办公室,邓锡权担任副主任。
八十年代勇闯市场大潮
办报办赛练就全新理念
上世纪70年代末,广州市体委与《广州日报》一起创办全国第一份足球专业报纸《足球报》。邓锡权当时代表广州市体委成为《足球报》7人编委的一分子,任副总编辑兼总经理,主要负责报纸的经营。
当时的《足球报》可谓一穷二白,一无人二无钱三无纸。前《足球报》总编辑严俊君在挖掘人才方面起了巨大作用,邓锡权则在帮《足球报》找资金、拉广告和找纸(当时纸张是战略物资)方面不遗余力。经过几年努力,《足球报》在1985年之前已经成为全国发行量超过5万份的报纸、全国球迷追捧的一个专业足球媒体平台。
在艰苦办报的同时,邓锡权更积极发起主办一些在球迷当中具有影响力的足球赛事。比如1983年,邓锡权主导了在广州举行的“万宝路杯邀请赛”,是采取市场化方式筹资办赛的尝试,结果取得很好的效果,越秀山一票难求。
1984年,中国队参加第8届亚洲杯。当时的亚洲杯是分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进行,此前中国内地从未承办过亚洲杯,只有香港承办过预赛阶段比赛。当时身为亚足联副主席的霍英东先生很想把预赛的承办地放到广东。邓锡权知道这个消息后,立即与广州市体委进行积极的活动,最终确定把中国队所在小组的预赛承办权接了下来。但由于当时霍英东先生不方便出面赞助,广州赛区发现有30多万元的经费缺口。为此,邓锡权先生利用自己建立的广泛社会关系,最终拉够了承办所需的经费。
在成功举办亚洲杯预赛后,邓锡权又成功促成当时被定义为“右派”的香港南华队“破冰”访问大陆。此后,邓锡权又一手推动了“穗港澳”足球赛的举办,首次举办全国室内五人制足球赛,这些比赛都促进了大陆与港澳地区的足球交流,被传为佳话。此外,邓锡权还与社会各界名人发起组建了“呐喊足球队”,成为广州足坛的一景。正是因为为中国体育事业和本土的足球事业做出了大量贡献,1985年国家体委授予邓锡权新中国体育开拓者荣誉奖章。
通过一系列工作,邓锡权清醒地意识到:中国足球要搞上去,必须在搞活市场和增加足球人口两方面一起用力;必须搭建大量的比赛平台为草根足球和青少年足球服务。时至今日,邓锡权当初的理念仍然是中国足球人努力的方向。
退休不休热心扶助青训
“梦想成真”造福足球少年
1998年,邓锡权正式退休,他下海从商组建体育用品公司,创建了知名体育服装品牌——“动向”(DANSPORT)。从商之余,邓锡权依然不忘为足球事业添柴加火。他热心资助本地的业余足球赛和各类青少年足球赛,扶持家乡梅县的足球事业发展,积极推动省港两地的足球运动交流。
2009年,邓锡权在参加香港一项青少年足球赛事时碰到了来自英国布鲁克学院的校长,当时布鲁克学院正在当地引进一项“梦想成真”足球留学计划。由于中国足协当时正推行“校园足球”的改革,邓锡权十分看重这个项目,立即与布鲁克学院的校长洽谈,成功与对方签约引进了这个计划回中国内地。
“梦想成真”留学计划是把国内优秀的足球人才以奖学金的方式,输送到英国培养4年。“这是一个公益性的足球选拔计划,有志于足球的青少年可以到英国接受良好的系统训练,为日后成为职业球员打下扎实的基础。即使成不了职业球员,通过4年的留学英国也能成为一个学业有成的人才。”邓锡权解释。
2010年,内地的首届“梦想成真”计划通过在广东地区的选拔,成功输送了广州籍球员许家俊到英国接受培训,目前他已受到当地几家俱乐部的青睐。2012年,第二届“梦想成真”选拔活动把范围扩大到全国,最终有6人进军英国。今年,第三届“梦想成真”计划已经结束了全国总选拔,目前等待8月份赴英国接受英方最后的考察确定人选。
除了经营“梦想成真”计划,邓锡权这些年还致力举办了众多青少年足球培训的夏令营、省港两地的元老和青少年交流赛、梧州青少年邀请赛,广州六一国际青少年足球嘉年华。今年下半年他还在筹办第一届世界华人足球邀请赛。
邓老感慨地说:“我今年已经75岁了,名与利于我就如过眼云烟,但我依然有自己的足球梦。我现在就希望能尽绵薄之力,对中国的青少年足球事业助推一下,尤其希望在有生之年看到广东足球再出几个容志行这样的球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