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欲重振足球之乡雄风 组建两支球队征战中乙联赛

2013年01月25日09:00  晶报

  “看戏要看梅兰芳,看球要看李惠堂”,这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国人对足球之乡梅州五华球员李惠堂的称赞;上世纪五十年代,国家体委曾授予梅州“足球之乡”荣誉称号;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来自梅州的球员曾在国家队占据半壁江山,当时足球界甚至还流传着“北有大连、南有梅县”的说法……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由于种种原因,梅州这座足球城踢球的人越来越少,国家队中也很难找到梅州籍球员的身影。

  随着梅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重振梅州足球之乡威名,以及梅州重新组队出现在职业联赛中,让我们看到了梅州足球的复兴之路,“足球之乡”似乎有了重振雄风的希望……

  政府重视:

  布置五项振兴细则

  “梅州足球”重新成为中国足坛的热词,主要基于梅州市组建了两支乙级球队征战职业联赛,以及梅州市委市政府成立足球专项小组,从上至下都表露出必须振兴足球之乡威名的信心和决定。

  梅州市委书记朱泽君在15日召开的振兴足球专项工作会议中,明确提出必须将振兴足球之乡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各个区县都要切实地保证在自己的区域内营造浓厚的足球氛围,打响足球这块城市品牌,“提到足球,就想到梅州;提到梅州,就想到足球。”

  对于梅州市委市政府对重振足球之乡威名的措施,记者电话采访了梅州市体育局局长陈建新,当记者拔通电话时,对方手机传来的彩铃声音是“打响足球之乡品牌,世界客都梅州欢迎您”。陈建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政府层面将全力支持梅州足球的复兴工作,严格按照梅州市委市政府在2010年制定的《梅州市振兴“足球之乡”十年规划》以及去年底印发的《加快发展足球运动的实施意见》来开展工作。

  陈建新透露,尽管梅州市委市政府早在2010年就制定了振兴足球之乡的“十年规划”,但实施两年后却发现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为了加快梅州足球之乡的复兴速度,梅州市委市政府不但印发了相关的实施意见,将各个阶段的目标进行细化,还对梅州市足协十几年来的首次改选高度重视,市委书记朱泽君、市长谭君铁专门召开了振兴足球专项工作会议,会议向各责任单位包括各县(市、区)政府布置了要重点完成的五项工作:“各县(市、区)政府要像市级一样成立振兴足球领导小组,下设足球办公室,配备人员,负责本地区振兴足球的日常工作和督查工作;市直责任单位要对照本单位责任书的任务进行细化,并指定专人负责落实;市体育、财政、规划、国土等相关部门要联合制订出台有关足球场地规划建设的奖励办法;市教育局、嘉应学院要制订出台市县体校运动员就读中学和嘉应学院的优惠政策;梅州日报、市广播电视台还应开设宣传振兴足球专栏、专题,营造浓厚的振兴足球氛围。”

  雄心勃勃:

  梅县客家队目标冲甲

  去年12月,梅县客家足球俱乐部正式成立,并且决定参加2013赛季的中乙联赛。这是擦亮足球之乡品牌的一针强心剂,也是梅州市加快振兴足球之乡威名脚步的重要举措。

  作为这支球队的总经理,覃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梅县客家足球俱乐部的前身是东莞南城,前几年在东莞南城区政府的支持下,性质是半专业的青少年足球俱乐部,如今搬迁至梅州足球之乡,我们最直接的变化就是升级为职业队,将参加职业联赛。”覃东表示,球队迁至梅州主要来自两方面的考量,“软件方面,梅州足球的氛围不用过多陈述,梅州人民对足球的热爱以及梅州足球的基础在全国首屈一指,之前落后的经济水平如今也慢慢攀升;硬件方面,在梅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不但把我们的主场安排在新建的能容纳2万人的曾宪梓体育场,而且在雁洋镇为我们提供了训练基地,为球队解决了后勤保障。”更让覃东感到兴奋的是,新赛季球队征战乙级联赛的主赞助商将很快得到落实,“梅州几家上市公司都表示出对我们球队的兴趣,希望能够成为球队的主赞助商,俱乐部方面也正在洽谈,希望能够选定一个比较适合我们球队发展的企业。”

  梅县客家足球俱乐部接下来的目标就是备战联赛,球队首次参加中乙联赛就提出了冲甲的目标,“在梅州各级政府的牵头下,我们的主场、基地以及赞助基本上都顺利地解决了,接下来的重心就是做好主帅、球员的引进工作,组建一支中乙强队,力争首年就完成冲甲的目标。”覃东说。

  氛围浓厚:

  “同城德比”引爆热情

  在梅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步入复兴足球之乡快车道的梅州足球,新赛季不仅拥有梅县客家足球俱乐部,在距离市区不到50公里的五华县(梅州市辖县)也已经组队确定参加新赛季的中乙联赛,这也意味着梅州足球在回到职业联赛的首个赛季,将能看到“同城德比”。

  新赛季将出现在中乙赛场的五华队(暂定名),主帅是上赛季执教广州日之泉的曹阳,球员则大部分是上赛季踢过中甲、中乙的球员,包括上赛季效力深圳风鹏的袁琳、杨昌鹏、刘熙,上赛季效力广东日之泉的潘佳、侯宇、李伟军以及上赛季效力北京八喜的徐宁等队员。据悉,五华队的主赞助商是知名的房地产企业,五华队的主场暂定在五华县体育场。由于历史悠久的五华县体育场目前正在整修升级,基地也正在筹备组建,曹阳率领的五华队目前在广州备战。五华队新赛季征战中乙联赛,极有可能采取“训练在广州,正赛才回到五华”的形式。

  梅州人喜欢足球、热爱足球,梅州也的确是一块开展足球运动的沃土。过去,这里涌现出了包括名扬世界的“亚洲球王”李惠堂在内的众多足球明星;而今天,依然有许许多多的客家后生在绿茵场上努力续写着前辈的辉煌。已经蛰伏多年的梅州足球,春节未至,已经闻到了春天的气息。

  □名宿建言

  曾雪麟:“让教练员在梅州专心搞青训”

  前国足主帅曾雪麟,这名中国足球的泰斗级人物,同样来自足球之乡梅州梅县,“老爷子”已经83岁高龄,但他对家乡足球的建设始终不遗余力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在谈到振兴梅州足球的话题时,曾雪麟思路清晰地向记者诉说着重振足球之乡的点点滴滴。

  尽管在梅州市委市政府制定的重振足球之乡的文件中,要求十年规划结束时必须要有梅州籍的球员进入国家队等具体目标,但在足球名宿曾雪麟看来,梅州要想找回昔日的足球地位,教练员的储备才是关键。“尽管现在梅州足球的氛围不比以前好,但却仍然比其它一些城市好,没落的关键就是吸引不了好的教练员在梅州专心搞青训,这样便埋没了很多的足球人才。”曾雪麟坦言,由于之前不重视教练员,让很多优秀的梅州籍教练都选择了离开梅州,不过如今在梅州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这种局面很有可能会慢慢挽回,“在15日召开的足球专项会议上,梅州市政府相关部门已经表态接下来会首先解决教练员的编制、待遇问题,吸引更多高水平的教练员前来梅州执教。”

  此外,曾雪麟还提到,15日的足协专项会议上还特别关注了足球人才的出路问题,这也是重振足球之乡的重要一环。“以往很多小孩踢球踢不出来就等于毁了他一生,但此次市政府出面与嘉应学院签订了协议,以后这些小孩如果踢不上职业联赛,也一样可以进入嘉应学院体育系,以体育老师,教练等方向进行培养,为梅州储备更多的体育人才。”

  王惠良:“体教必须先松绑”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国家队阵容中,王惠良、黄德保、池明华、郭亿军、钟小键、谢育新、伍文兵、李玉展等来自足球之乡梅州的国脚曾占据半壁江山。他们退役后一直关注着梅州足球,依旧在为振兴梅州足球之乡而做出自己的努力。

  来自梅县的前国脚王惠良,目前在广州开了一家公司,做的事几乎与足球没有关系,但他却时刻惦记、关注着家乡足球。“大部分的梅州前国脚都生活在广州,我们几乎每个月都会参加‘万力足球希望工程’的活动,组织梅州籍的前国脚一起前往梅州市,对30多个学校的学生进行足球辅导,让更多的学生享受足球的乐趣。”王惠良接受记者采访时称,现在家乡足球的氛围已经难和以前相比,“以前我们那个时代条件没有这么好,但足球氛围却是相当好,特别是梅县、兴宁、五华这三个地方,每个班、每个年级、每个学校都有球队,代表班集体、年级以及学校进行各种比赛,都会感受到集体荣誉感,但现在却受到了各种限制,要想恢复以前的氛围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对于当前梅州足球的困境,王惠良表示理解,“如今的足球苗子越来越少,主要受到了体制的限制,教育部门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升学问题,而踢球肯定会对学习成绩有一定的影响,而体育部门却希望学生能够更多地参与体育,教育与体育之间各有难处。”不过,随着这次梅州足球专项会议的召开,担任梅州足协名誉副主席的王惠良对家乡足球的复兴充满信心,“要想重振足球之乡,体教必须要先松绑,这次专项会议上领导也提出了各项措施,相信这对足球之乡的发展会很有利。”

  李惠堂(1905年—1979年)

  五华籍优秀足球运动员。1922年加入香港南华足球队,1927年在上海复旦大学任体育系主任兼足球教练。同年在上海洋行的“万国足球赛”中被评为最佳明星。1928年被誉为“亚洲球王”。此后,他四次率领中国队参加远东运动会足球赛,均获冠军。1936年,他率中国足球队首次参加在柏林举行的第十一届奥运会。

  □记者观察

  深圳足球的梅州印记

  在深圳这座移民城市里,到处都有足球之乡的印记。李远平、肖健佳、温光辉、黄南夫、李健华、黄隆……无论是巅峰时期的深圳足球,还是低迷时期的深圳足球,梅州籍球员的身影始终没有离开过。

  前深圳健力宝队的球员温光辉,正是来自足球之乡梅州五华,这名动如脱兔的右前卫曾给深圳球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谈到重振足球之乡的话题时,变身为温总的他对家乡足球有很浓厚的感情,“我1989年进入五华体校开始足球生涯,练了3年后被选送至梅州少年队、青年队,然后于1996年加盟了深圳队,走上了真正的职业足球之路。”温光辉坦言,始终对培养他的足球之乡充满感情,刚退役那几年还经常回去踢球,但随后由于要忙于自己的生意,回去的次数变少了,但却依旧通过以前的队友关注着足球之乡的建设。这次五华组队参加乙级联赛,温光辉还受朋友的邀请加入教练组,但由于工作忙碌,温光辉只能委婉地推掉了邀请。不过温光辉表示以后有机会一定还会回去为建设家乡足球贡献自己的力量。

  为深足效力了15年的袁琳,在职业生涯的末期也选择了加盟梅州新组建的五华队(暂定名),为重振足球之乡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足球之乡的足球氛围让很多职业球员向往,在从小到大的足球生涯中,身边都有很多优秀的梅州籍球员。选择加盟家乡的球队,也是希望能够为足球之乡的复兴献出微薄之力。”袁琳说。

  此外,深圳足协与梅州足球也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机会。据深圳市足协秘书长李少辉透露,深圳足协早年还曾在经济上对五华体校进行过扶持,最近几年两个城市在足球裁判的交流、学习上一直都没有间断,而深圳足球特色学校在足球苗子的选材上,也会首先考虑前往梅州进行挑选。晶报记者 何海波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