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独家披露双面马晓旭秘档 三次险遭国青国家队封杀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09月28日13:39 新浪体育
马晓旭缘何备受争议 新浪体育讯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严禁其他网站和媒体转载、抄袭或改编。 马晓旭成为后女足时代的代名词。在中国女足塔基坍塌的象牙塔中,马晓旭是新生代中硕果仅存的有足球天赋球员,是最有可能成为“球星”的球员,同时也是球队著名的“刺头玫瑰”。世界杯,是中国玫瑰的伤心史,也是马晓旭成长的故事。 顶撞教练和殴打队友 2006年4月17日,吉隆坡国家体育场内场,18岁的马晓旭已经哭成泪人,鼻涕和眼泪都糊在了脸上,但她的双手依然背在身后,腰板也挺得很直。身旁站成一排的国青队友全都低垂着头,她们从未见过领队张建强发这么大的火,更没想到张建强会用如此严厉的措辞痛斥马晓旭。一分钟前,马晓旭刚刚顶撞了主教练商瑞华。 此时,距离第三届女足亚青赛决赛不到24小时,中国队的决赛对手朝鲜也马上就要到这里适应场地。但张建强依然深陷于暴怒的情绪当中不可遏制:“你以为你是谁?打马来西亚进了7个球就了不起了?你还差得远呢!不愿意踢就给我滚蛋??”其实,刚刚马晓旭顶撞主教练商瑞华的那句话甫一出口,她自己就已经有些后悔,因为她清楚当晚训练中自己表现的确有些拖沓,老帅批评得没错。但她始终按捺不住情绪,随口而出的反抗终于把张建强惹火。 不过, 马晓旭的这一次犯上没被球队“彻底封杀”,因为她当晚就向主帅和领队承认了错误。次日中朝决战,马晓旭首发并在第73分钟以一记漂亮进球帮助中国队1比0绝杀朝鲜,获得历史上第一个亚青赛冠军,她自己也以5场比赛进10球当选亚青赛最有价值球员。但马晓旭至今还感到有些后怕,两年前(2004年)跟随王海鸣主政的国青队征战泰国世青赛时,她就曾因为顶撞主教练而被张建强痛批,并招致“内部禁赛”,整个世青赛仅仅在决赛当中替补出场17分钟。 在马良行时代的国家队,一次在训练场上,两肋插刀的马晓旭为队友打抱不平,竟然动手打了当时的中后卫袁帆,从而招致了马良行的暴怒。因为在各级国字号球队中,队内打架属于严重的违规行为,但马良行确实也算是中国女足的一号人物,在严厉批评马晓旭之后,还是把开除的命令收了回来。在去年的亚洲杯比赛上,戴罪立功的“刺头”马晓旭也成为球队最耀眼的球员之一。而在马晓旭“大牌”的苗头又冒出来后,马良行干脆把她搁在冷板凳上,去年底的亚运会上,刚成为“亚姐”载誉归来的马晓旭并没有多少上场的时间,即使上场也是表现极差。 今年年初,马晓旭登陆瑞典女超联赛,加盟大名鼎鼎的于默奥俱乐部,和世界上最优秀的女足球员玛塔和永贝里成为队友。在白雪皑皑的斯堪迪纳维亚半岛,由于生活能力差和语言不通,马晓旭度过了一个郁闷的赛季。无聊的马晓旭把闲暇时间都打发在了网络上,MSN和QQ总是在线,另外她经常光顾得是QQ游戏。而比她年长一岁的玛塔,却度过了一个黄金赛季,不仅克服了语言障碍,另外也成为帮助球队夺得双料冠军的绝对主力,并且把桑巴技术和欧洲足球的职业化融为一体,最终在本届女足世界杯上大放异彩。 很多人都喜欢把玛塔和马晓旭二“马”放在一起比较,其实玛塔就是玛塔,马晓旭就是马晓旭,两人除了在一支球队踢过球之外,并没有什么可比性。坦白地说,马晓旭离玛塔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玛塔在技术和速度上远超马晓旭,而后者的特点是射门、盘球和自信。生活中,玛塔是一位很安静的巴西女孩,规规矩矩循规蹈矩,在球场上却野性十足活力四射。马晓旭似乎恰恰相反,至少在世界杯上并没有看出马晓旭在生活中的野性。 世界杯的无法承受之重 8月23日,中国和越南女足的热身赛在上海虹口体育场举行,中国队由韩端和马晓旭首发,头45分钟女足打得并不流畅,下半时开始15分钟后,表现一般的马晓旭就被多曼斯基换下。在场边,马晓旭作了一个匪夷所思的举动,直接把擦汗的毛巾甩在了教练席上,然后头也不回、没有和任何一个人打招呼就回了休息室,连久经沙场的多曼斯基都感到吃惊,侧目盯了她一眼,这一幕让很多在场的记者都看在眼里。 瑞典女人显然并不简单,马晓旭应该感谢多曼斯基,正是多曼斯基的宽容大度,她才能在世界杯上打满了中国队的所有场次,和浦玮、李洁、毕妍、韩端四球员一起没漏过一分种的比赛。多曼斯基基本认可马晓旭,一直在给她机会并不想让她废掉,但显然马晓旭被高估了,她并不是30岁的普林茨或20岁的玛塔,马晓旭根本就不具有改变比赛的能力,和巨星相比,马晓旭的个人能力肯定存在不足,从与人交往的角度来说,未哓世事的马晓旭身上并没有太多的凝聚力和好人缘,她的个性,说好听一点是爱憎分明,难听一点就是善恶不分。 在女足这个神秘的世界里,世界杯期间女足的房间分配很有意思,为了增加凝聚力,队里特别把关系密切的小团体拆开,要求队员混住,但是实际效果并不是很好。睡觉前,队员都是乱串房间,和自己的铁姐们呆在一起,熄灯时才回来。像马晓旭和一名老队员同住一个标准间,但在中挪战结束后,最先开炮的就是这名气愤不过的老队员,而且话锋暗指得就是马晓旭。值得一提得是,当时这名老队员是在混合采访区接受的采访,第一时间几大网络媒体都给予报道。但是后来老队员又迫于队内外压力,对此予以否认。原因之一是怕得罪了“核心”马晓旭,另外也怕影响了自己的前途。 坦白地说,马晓旭并不具有成为核心的资本,一名主力队员说:“不是说你是核心,你就是核心,核心是大家公认的,不仅水平要高,而且要有为集体服务的意识。”在“集体”这个偏重词组中,核心的标准在全世界几乎都是一致的:主宰比赛和团结大部分人。19岁的马晓旭还不得不经历更多的心路历程。马晓旭至少还有三届世界杯,但对球队一部分年过三十的老队员来说,世界杯其实已经划上了一个不完美的句号。 世界杯四年一次。在中国队出局之后,很多队员都在感伤流泪,她们每一个人也都在深思:(除去技战术水平的因素)如果当时大家都能拧成一股绳,是不是球队能走得更远。2008年征战奥运会,显然将对女足管理层有一个更高的要求。 女足管理的困惑 无数以前带过马晓旭的教练都亲口说过,“马晓旭是一个踢球有天赋的球员,但对她不能哄着踢,要打着踢。”在青年队里,性格桀骜不逊的马晓旭不是没有挨过嘴巴。成年队里,虽然不提倡简单粗暴的方式,但对马晓旭此类特殊球员必要要有特别的“教育手段”。世界杯上女足总体打得不错,但不能简单为了一个比赛成绩,管理层就对作风散漫、违反队规的球员姑息迁就,也许当年的刘爱玲和孙雯算得上是“腕”,现在的女足里谁敢称自己是大腕,谁敢说自己是大牌? 马晓旭仅仅才19岁,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才只不过铺开了一张白纸。与其说马晓旭遭遇“成长的烦恼”,不如说是“家长的烦恼”,管理层的水平决定了马晓旭的发展。球员家长把十几岁的孩子交给球队,长期圈养和集中的方式,让球员和父母聚少离多,因此责任重大的球队除了教球员好好踢球,至少还得教她们如何去做人,如何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多少年后,她们都会像普普通通的中国女人一样,结婚生子,拥有自己的家庭和孩子,投身与足球管理或其他各行各业。如果回顾起自己的青春岁月,她们会理解到自己到底收获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到时管理层人士,是否又能够拍着胸脯扪心自问? 感谢我们的足球体制,可以保证球员去大学考场填个名字,或者名字都不需要填,然后轻而易举地拿到大学文凭。这也许就是球员得到的一种福利,献身足球事业得到补偿。 正像功勋教练马元安所说的那样,中国女足的塔基已经崩溃。作为新生代中寥寥无几的天赋球员之一,年少成名的马晓旭得到了媒体和广告商的过分“垂青”,捧杀和棒杀均不可取,难道就没有合理的方式来引导?去年马晓旭获得“亚洲足球小姐”后,媒体大肆炒作让19岁的大连女孩无所适从。女足世界杯开始之后,马晓旭的电视广告也是铺天盖地,这些无谓的场外因素和压力最终使得马晓旭心理崩溃,世界杯颗粒无收,连她自己都承认,“是我的心态不好,太急躁了。” 很多人都能回忆起中国和丹麦的首场比赛上,未有进球的马晓旭竟然出其不意地获得“最佳球员”,明眼人都知道,其实表现更出色的李洁或毕妍才更有资格获取殊荣。 “我是马晓旭,这是我的故事”,这到底是“刺头玫瑰”的故事?还是社会想看到的故事,也许只有天知道。(于于)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