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商报记者 张龑
核心提示
明天,2013中甲就将开启大幕,成都谢菲联队首轮客场挑战广东日之泉。成都虽是中国足球发展试点城市之一,却是其中惟一没有中超球队的城市,能撑门面的,也只有中甲球队谢菲联了。与全国多地足球热潮持续高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目前的成都足球有些萎靡不振,成都商报今明两天连续推出“成都足球现状调查”系列报道,告诉你真实的成都足球。
路在脚下,布满荆棘,但我们依然奋力前行……
走进成都市足协办公区,很显要的位置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中国足球试点城市”。这是对成都足球的一种肯定,离不开成都足球人数年的努力。然而,光鲜牌子的背后却是成都足球的尴尬,其中之一就是青少年教练力量无法想像的薄弱。
晚上,李刚是成都市邮政局的一名上夜班的普通员工;白天,李刚是成都U15队的主教练、成都市球迷协会小球员培训点的一名教练。毫无关联的工作在李刚身上完美交织了23年。这些年,因为对足球的热爱,40多岁的李刚至今未婚;这些年,训练标志从最初的砖头变成现在的标志筒;这些年,他的弟子有的已经成为青少年教练,有的还在职业赛场上驰骋。让李刚自豪的不是家中无数的奖杯,而是他教过的球员散布于现在成都各年龄段足球队。“写我,真没什么意思。你多写写成都足球吧。”这是李刚在接受成都商报记者采访开始和结尾重复的话,这就是一名成都基层教练的真实写照。
萎缩 培训点学员从100多个变成12个
祖籍山东的李刚个子不高,但不妨碍他对足球的热爱。1982年,他进入成都市体工队,最终没有成为一名专业足球运动员。1990年,已经进入市邮政局工作的李刚,开始利用业余时间跟着自己的老教练、成都足球元老级人物王凤珠一起带青少年球员训练。
“我一边在邮政局上班,一边带训练。最该感谢的还是邮政局的领导,这么多年一直对我比较照顾,现在把我调为上夜班,上一天夜班就可以休息3天。还得感谢我有邮政局这份固定的工作,如果纯粹带娃娃训练,可能连生活都成问题。”李刚介绍着自己如何调整两种不同的身份,“现在带U15的队伍了,培训点那边还有12个娃娃,都是朋友介绍来让我带的,所以每周二、四、六就特别忙,先在棠外带U15的队伍训练,完了把车开到地铁站,坐地铁赶到华西医大的球场带培训点的娃娃。”李刚经过多次的计算得出结论:“地铁时间比较固定,正常情况下35分钟可以赶到。”
说起培训点,李刚想到1995年左右的情景脸上就挂着笑容,“那时候好壮观哦,培训点100多个孩子分几个区域训练,场地边上几百个家长围着看,那是真的人山人海”。现在李刚则轻松太多,“如今培训点只有12个娃娃,多数都是朋友介绍来的,或者就是朋友的娃娃。”说到培训点的收费,李刚都有些不好意思,“现在收一个娃娃120元/月,场地一个月收我600元。”按照这个标准下来,现在的12个孩子,李刚一个月可以收入1440元,除去600元场地费用,一个月只能收入840元。用他的话说,“如果算上从双流那边来回跑的成本,估计连油钱都不够。”
“所以我觉得我很幸运,有个正式工作,要是完全靠当教练,估计早就不干了。我们最开始带训练的那批教练,现在好多都没有干了,随便找份工作都比这个钱多。能支撑下去的,就是对足球的热爱。”基层培训点的萎缩,让成都足球的选材范围也在缩小,“1999-2000年年龄段队伍组建时,一度只有15个队员,除了刘超阳(川足名将刘斌的儿子)进队的时候颠球可以颠全套(身体头、胸、手、内、外脚背等部位),其他都不行。”
伤心 看好的娃娃不踢球了
说起带过的队员,李刚有欣慰也有失望和伤心。“我小时候跟到李教练学了不少东西,他真的是个好教练。”现重庆力帆主力队员张池明对成都商报记者说。张池明那批1989-1990年龄段的球员中,李刚一度非常看好能出一批职业球员,但现在仍在职业队的只有张池明和今年加盟成都谢菲联队的杨问峰。“王昕轲有点可惜了,那时速度好快哦。他们那批队员不错,当时我们在成都最大的对手就是成华,彭欣力他们的队。”李刚回忆说。他与王昕轲的又一次相会已经是去年暑假。作为中国足协重点培养的青年教练,王昕轲暑假回成都足协帮忙做一些工作,正好被安排协助李刚带一带当时的U13队训练,“李教练真是好人啊,小时候对我们好得很。”王昕轲这样评价说,他能清楚记得2002年跟随李刚训练的日子,“那时候训练费用好像是50元/月。”
23年一直在基层带9-13岁的孩子,李刚对成都球员的变迁也有自己的体会,“他们都说我和蔼,但我凶起来一样要打人,还是恨铁不成钢啊。现在的娃娃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吃苦精神不够,胆量也小。像现在带的这个队,有时候看到他们比赛,真的想冲上去打人,有些队员看到球来了居然还在躲,这哪里是在踢球!”李刚说,自己最伤心的是看好的苗子不练了。“上次有个2002年出生的娃娃,父亲是运动队的,身体素质之好,他脱衣服,我一看就是踢球的好材料,练了没多长时间就不来了。搞足球的都知道,天才队员不是练出来的,而是需要极高的天赋,这是天生的。其实成都有不少这样的队员,但都因为父母不愿意孩子踢足球,尤其到初中以后就读书了,再不练了,看着这些娃娃不练足球,那是真的伤心啊。”
担忧 成都足球“温度”比其他地方低
“前几年足球情况确实太糟糕了。”虽然现在李刚的培训班只有12个队员,但李刚却远比前几年要开心。“我了解过,我们培训点人少了,但是其他一些地方开始多起来了,还有更多的是学校参与进来,带培训班的教练都进了学校。以前我们是求着进学校,别人根本不理睬我们,一句话就把你回绝了———我们的全国第一多了,不差足球。”
李刚最深刻的感受是带成都1999-2000年龄段球队参加全国比赛的变化,“两年前第一次全国比赛只有15支队报名,去年就变成了40支队,今年已经扩大到48支队。足球明显在升温,各地都高度重视了。”李刚在感受到全国足球回暖的同时,也对成都足球发出了担忧,“现在这个年龄段,别看我们每次打广东地区的球队差距不大,但以后那边肯定是最好的。他们的球队太多了,广东队、广州队还有其他区县都有球队。而现在我们队想找同年龄球队打比赛都难找,因为今年初要参加全国联赛,我实在找不到合适的热身对手,干脆把我们原来体工队的这群老同志组织起来和球队打比赛。”李刚很郁闷,“球队2月6号出发,结果4号我和队员打对抗骨折了,没有去得成。”
成都U15队是李刚带过的年龄最大的一批队员,“我也觉得有些吃力,毕竟没有踢过专业足球。去年我跟冯指导(冯峰)学了不少东西,他在英国待了那么多年。这次徐指导(徐建业)从葡萄牙回来也给我讲了很多。”这支队伍让李刚自豪的是,“球员大部分都是成都人,4、5个人正常发展的话能进职业队,刘超阳可能会有更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