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洋务运动调查 先进理念冲击带来突破曙光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2月14日10:21 《足球·劲体育》 | |||||||||
本报记者组报道 在谢联与五牛成功牵手之后,成都市副市长蒋显伦对来访的谢联副主席特里·罗宾逊吟诵了一句诗: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事实上,这个在中国已经广为人知的诗句,准确地道出了一个中国足球市场正在隐隐显示的趋势。从本报为此而做的“洋务运动”调查的结果来看,无论是政策导向还是资本市场,都预示着中国足球正在逐步进入一个全面向外资开放的时代。 就像中国企业的变革过程一样,“外资很可能会引导中国足球的洗牌大势。”13日,著名经济学家袁凤里教授清楚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深入研究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的袁教授,同时也是一个资深球迷,远到红塔退出、平安退出,近到国安牵手皇马、谢联控股五牛,在他看来,就是中国足球从国有向民营过渡,同时国外资本加紧进入的过程。文化体育领域的全面开放相对滞后于经济领域,但在中国进入WTO的第四个年头,足球的“洋务运动”至少在政策规范上已经毫无障碍。 之于阿布收购切尔西、格雷泽尔收购曼联,中国足球同样要过自己的“感情关”。但是,在市场低迷、资金动荡的现阶段,外资的介入恰恰有可能带来某种良性的洗牌效应。同时,正如谢联承诺“我们将带来自己的经营团队”,更多来自操作经验、管理模式以及先进理念上的冲击,也许能够给一片迷茫中的中国足球带来一些突破的曙光。即使是一些体育总局的有关人士,在接受本报采访时也客观地表达了这样的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