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团队协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对14~35岁青年进行调查发现,受访者中#近三成青年有抑郁风险#,近一成有抑郁高风险。本次调查范围选取了东北、西北、南部三个地区的代表省份。其中,半数多受访者具有焦虑问题,31~35岁的青年群体重度焦虑比例最高,在职青年的焦虑得分最高。有轻度及中度抑郁风险的比例与2008(16.8%)相比增多了近5个百分点;有抑郁高风险的比例也高于2008年(7.4%)。而青年压力的主要来源是经济压力、职业迷茫、学业压力。
马术作为一种需要人和动物密切配合才能完成的很好的运动方式,对确诊抑郁症不能完全起到治疗的作用,但对于抑郁症状的改善却能起到较好的帮助。骑马能唤起人内心深处潜藏的自信,增强人对复杂环境的应变能力,缓解孤独和压抑的情绪,愉悦身心。人们能够以此获得极强的成就感。
首先,改善生活环境
马术运动将人从相对封闭的室内带到室外空气清新、阳光温暖、天蓝山青、草肥水美的地方,让人感受大自然的滋养,有利于增加能量,增加内在动力。
第二,分散注意力
到了牧场或马术营地,接触不同动物、环境,接受不同的食物、人,按照安排开展不同的游戏、活动、劳动、运动,有利于分散骑马者对之前执着和纠结的事物的注意力,进入到一种新的生活模式中。
第三,马背运动增加阳性能量
马术运动与其他运动不同,是一种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的结合。其他运动必须要人自己选择运动,才能够运动。而马术治疗,只需要骑手跨上马背,马儿就能带着他开始运动。
在骑马运动中,注意力高度集中,全身的所有骨骼和肌肉,以及内脏各器官全都不由自主地处于运动状态,多余的脂肪能够得以消耗,各部位的肌肉得以强健。骑马 10 分钟等于按摩 10 万次,骑马半小时,相当于打一整场激烈的篮球赛所消耗的体能。
与其它体育运动项目最大的不同是,骑手在愉悦地运动当天并不感觉疲劳,但第二天的感觉要明显得多,但以后再从事这项运动,疲乏的感觉越来越轻,最后达到健康和乐趣。
第四,马背运动增加自信、自尊
通过与马相处,人能够逐渐适应找到自己的位置。骑在马上,通常高度很高,非常引人注目。习惯了骑马,就会习惯被别人注意。驾驭马匹,需要使用肯定的语气和一个坚定的表达,让马儿不容置疑地去执行。这种行为训练将逐步改变驾驭者的心理状态,从而循序渐进达到自尊、自信的效果。
同样也是行为练习,马背上的姿势是需要经过训练的,抬头挺胸的姿态,全身肌肉骨骼相互协调,才能应对被动运动与主动运动相结合的马术运动,才能逐步掌握精湛的骑术。而这个时候,你已经拥有了良好的精神面貌,投射在内心,独立自主、自爱自强,已经在内在逐步树立。
从外部尊重来说,练习骑马,挑战不同性格的马匹,你获得它们特别是烈马的信赖和服从,内心上也将得到极大的鼓舞,自我感受也会非常不同,能够体验到满满的自我存在感。对于已经成功驾驭马匹的人,自信便更是不言而喻了。
第五,马背运动增加自我感受
马的感应能力极佳,能够感应背上的你的骑术、心理状态,能够体会到骑手内心丝毫的心理活动,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马的第六感觉。马聪明、机敏、有灵性,能感应人所传递的情感、信息,并给予回应,与人保持良好链接。与马接触时间长,骑手必须先静静地体会自己的感受,自我链接,再将这种感受传给马,从而达到“人马合一”,进入一种健康的状态。人马同心一致,达到共同的目标。
第六,实现自我存在感
马是人类忠实的伴侣。马的陪伴让人感到安全,驾驭马匹、与马交流、关注当下的感受,让人感到真切、踏实;马的关切和回应,让人感到平静、满足;与马一起达成共同目标,让人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和马一起通过共同努力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景色,能够体验自我实现的巅峰感觉。
第七,马背运动提升社会交往能力
马背运动需要人与马的交流。与马的初次见面、自我介绍、解除马的防御、让马听话配合,最终达到“人马一心”,共同完成既定目标,这些都需要沟通与交流,也非常讲究方法。时而温柔,时而果断,时而耐心,时而坚定。同时为了更好沟通,还要学习一点马心理学。
国外一直采用马来做心理治疗的原因,就是与马的交流训练帮助人与人之间更顺利地进行交流,并提升社交技能。同时,马背运动可以作为团体辅导,有效地增强群体社交能力。
有轻度抑郁症状的求助人群,可以考虑运用马术治疗增加被动运动、增加阳性能量、提升感受性、寻求存在感,从而逐步实现完整美好的人生。对于健康人群,继续训练,马术运动能够帮助骑手体能、技巧上不断提升,内在能量的丰盈,培养胆量与勇气,实现自我挑战、自我超越、获得巅峰体验。
转自第一赛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