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做了7年青训的乐山孝志 这样比较中日足球

在深圳做了7年青训的乐山孝志 这样比较中日足球
2021年07月22日 20:23 国内足球综合

  来源:深圳晚报记者 黎晓斌 文 / 图

  2011 年 4 月,31 岁的乐山孝志从俄罗斯转战深圳,得到了深圳红钻队的两年合同,成为中超历史上第一个日本外援。那时候,乐山不会想到,在深圳一住就是 10 年,家也安在了这里。他早已经会说流利的中文,用汉字写教案、写文件,用微信支付,谈到深圳和深圳足球的时候,他会习惯性地用 “ 我们 ” 做主语 ……

  态度与倾听是最基本的要求

  2013 年 12 月 29 日晚,乐山孝志发了一条长微博,宣布自己退役的决定。那条微博下有很多很多球迷的留言,大家建议他留下来,改变中国足球。乐山说,他很认真地做了调查,发现自己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从那一刻开始,他的人生轨迹改变了。

  2014 年 4 月,“ 乐山足球塾 ” 开课了。这 7 年多,乐山孝志带过的孩子早就过千,他已经成为了深圳足球青训的品牌。当然困难的滋味只有他自己品尝,“ 七年之痒 ” 也是有过的,他先后婉拒了特鲁西埃和冈田武史等老师的邀请,因为他知道:走了,这些孩子就没人带了。

  “ 态度 ”“ 倾听 ” 是乐山对孩子们最基本的要求。他认为态度比技术重要,因为体育的目标就是培养人的意志力。而倾听是成功的基础,足球团队更需要倾听的力量。作为一个日本足球大使,礼仪习惯、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协同合作能力,还有坚持的精神,也是乐山课程的特点。“ 不管能不能成为职业球员,希望他们认定了目标就一直做下去,坚持到最后才有可能成功。”

  中国爸妈可以多让孩子承担责任

  一个日本教练在中国教足球,最大的感悟是什么?乐山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 中国的发展非常快,只要决定干,一定要做好。”

  这种 “ 快 ” 必然会带来理念的碰撞 , 这一点乐山的感触很深。“ 日本幼儿园的孩子都是自己管自己,穿袜子、擦汗、喝水都自己来,小学一二年级基本都是自己步行上学。相比较而言,中国家长插手的事情会多一些,于是担心就会多一些,对孩子成才的渴望也会强烈一些。所以中国孩子在球场上独立思考和承担责任的能力就会相对弱一些。” 乐山说,一开始自己真不太习惯,现在渐渐明白,在培养中国孩子的同时,也得适当培养爸爸妈妈们相信孩子的习惯和行为,让孩子们更有自信心和判断力。“ 日本的家长更看重过程,没那么着急,他们更注重孩子的情绪疏解。事实上,大量数据证明,十一二岁之前踢得最好的孩子往往并没有踢到职业水平,反而是中间偏上水平的那一拨孩子,成才的可能性更大。”

  还有一点是乐山非常重视的,就是教孩子们主动承担责任。“ 中国孩子会首先考虑释放压力,天气不好、场地太差、别人有失误;而在日本足球的哲学里,有错就是大家的错,每一个人的错。场地、天气这些客观条件对于双方来说是公平的,他们甚至会找一些不好的场地来训练和比赛,这样才能在不同条件下发挥出正常水平。”

  中国足球青训存在这四个瓶颈

  在深圳做了 7 年青训,碰到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乐山的回答是:第一训练量不足、第二场地不足、第三高水平教练数量不足、第四高质量的比赛严重不足。

  乐山认为深圳的小学足球普及程度非常好,但是到了初中,踢球的人数一下子就下降 50%,甚至更多。“ 初中的学习压力确实很大,有的孩子晚上学习到 23 时,很多队员只有周末能参加训练,能踢球。但是一周只练周末,平时不练,那只能算是‘玩’,训练量严重跟不上,体能都不行,技战术就不用谈了。青少年梯队每一周的训练量最少要达到 3 次高质量训练 +1 次正式比赛,最好能增加到 4+1,如果这个量达不到,要说提高就很难了。”

  第二个问题是场地。“ 到了初中这个阶段,必须打 11 人足球了,但是深圳这么多所中学,有 11 人标准真草足球场的学校有几个?用 5 只手指数就够了。”

  教练的问题一直影响着青训水平的提升。乐山认为,足球教练的数量不足,持证上岗的更不足。日本职业梯队教练、高中年龄以上球队教练基本持 A 级和 B 级教练证上岗,这一点目前中国足球的差距还很大。

  前面三项是基本,最后一项 “ 比赛 ” 才是提高的硬核。“ 一个青少年球员要真正成长,每年一定要踢 40~50 场高质量的比赛。这种比赛还不能是友谊赛,而是具有竞技性的正式比赛,只有确保这种连续性的高质量比赛,才能维持个人的发展和整个体系的运转。”

  日本足球打通了校队与梯队的成才通道

  30 年前,一部《足球小将》走红半个地球。其中 “ 全国足球大会 ” 的体系,是现实中日本足球坚持不懈的努力蓝本。日本高中联赛五六万观众在国立竞技场摇旗呐喊,每年都会让中国网友大发感叹。

  乐山介绍,日本的全国大赛体系分为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也就是 U12、U15、U18 年龄段,每个学校每个年龄段都会有 AB 队。日本的 U18 球队每年冬天、夏天都会参加一个全国杯赛,采取淘汰赛。在这两个杯赛中间,是 U18 联赛,分为 Prince-league(二级)、Premier-league(顶级),两个联赛之间采取升降级,分成东、西两个赛区,先进行预选联赛(市 - 县 - 区),东、西赛区名次靠前的球队集中进行赛会淘汰赛。全日本的高中球队与俱乐部梯队都参加这两个联赛,比赛质量最高。

  以全国大赛高中组为例,每个县产生一支代表队,47 支队伍集中在关东地区参加全国大赛,直至最终两支球队踏入国立竞技场。而另外一个体系就是职业俱乐部的梯队体系,被梯队招入的队员也正常上学,但是不参加高中联赛。两个体系之间是打通的,梯队的球探一直在追踪所有高中的比赛,随时选择合适的队员。

  高中的队员进入大学之后,参加大学联赛,每年有 40~50 场正式比赛,这些队员中的佼佼者很容易被各俱乐部选中。对于日本足球来说,高质量比赛已成为迅速提高水平的关键,校队队员与俱乐部梯队队员之间不但打通了成才通道,还促进了良性竞争。也就是说,一个日本足球少年从进入校队开始,就一直在为走到金字塔顶端而努力。

  “ 经过这些年的摸索和大数据分析,日本足球在体能和身体素质方面的提高是非常显著的,这是结合研究与实战,越来越重视专业的体能教练、营养师才能做到的。没有体能,再好的技术也没用。所以你看到,适应了高强度的节奏与对抗,这些年日本球员越来越多在欧洲各个联赛立足,成绩自然就上去了。”

  小学到初中的 “ 足球断层 ” 要尽快填平

  “ 这些年中国青少年足球队在亚洲大赛的成绩不太理想,实际上反映的是基层出了问题。” 乐山孝志说。“ 也许中国队能赢日本队一场,但是如果多踢几场,获胜的概率就不大了。”

  怎么办?乐山认为,这是一个综合的社会工程。首先是提高踢球的人口,这是前提。“ 中国青少年球员占总人口的比例实在太低了。” 乐山建议,要坚决执行好注册制,让青少年足球训练更有秩序;然后就是大力提升专业教练的数量和质量,通过他们大力提高孩子们的训练水平,每周最少三次正式训练,要从小学就开始;紧接着就是组织每个周末的赛事体系,比如深圳就应该先从各个区抓起,主客场的正式比赛,各区前三名参加市级比赛,最好是有升降级的联赛,然后是广东省比赛、华南区比赛,最后是全国总决赛。只要长期这样坚持下来,整个体系围绕比赛质量运转,一定会带来根本的改变。

  “ 我希望小学到初中的‘足球断层’尽快能填平,不要 12 岁就不踢球了;我希望深圳孩子能参加更多有质量、有压力的比赛。还有,真正去学习日本足球的坚持与耐心,今日付出十年后才有可能收获,稍微虚一点就要承受代价,这是足球成为世界第一运动的魅力所在。” 乐山孝志说。

推荐阅读

阅读排行榜

体育视频

精彩图集

秒拍精选

新浪扶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