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回顾

2018年10月16日 16:50|播放

产业沙龙

项目简介

STIIP体育产业高端培训项目,旨在发现和扶持体育产业优秀民族创新企业品牌,培育体育产业人才,践行打造体育装备制造商、体育场馆运营商、体育赛事管理以及用户受众互联互通的全新产业生态。

报名入口

专家矩阵

明星学员

STIIP首期产业沙龙精彩纷呈 大咖云集共话体育春秋
STIIP首期产业沙龙精彩纷呈 大咖云集共话体育春秋

  9月21日,STIIP体育产业发展项目首期产业沙龙的学员们来到探路者产品研发中心进行参观学习,探路者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静致欢迎词并对探路者的发展战略进行了分享,随后探路者集团副总裁蔡英元陪同学员参观了研发中心。 “STIIP体育产业发展项目”是由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作为指导单位,新浪体育、亚设体育共同联合主办发起,旨在发现和扶持体育产业优秀民族创新企业品牌,培育体育产业人才,践行打造体育装备制造商、体育场馆运营商、体育赛事管理以及用户受众互联互通的全新产业生态。 会上,探路者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静对此次来参访探路者的学员们表示欢迎,并对公司进行了简短的介绍。探路者从1999年第一顶帐篷起步,如今已成长为中国户外市场占有率与品牌提及率第一的户外品牌,并与中国南北极科考、航天中心等进行了多方面的合作。 专业、科技、时尚,是探路者的产品定位。王静认为户外产品专业是必要要素,未来将提升探路者全产品线,全力打造具有户外探索基因,符合日常穿着,又兼具时尚,并使冷冰冰的科技变得温暖的极致产品,目前已经发售的行者裤就是这样一款产品。最后,王静还表示希望通过与STIIP体育产业发展项目更加深度的沟通与交流,来开启更多的合作。 探路者集团副总裁蔡英元在致辞中称“无论你身处什么样的环境,只要你在户外,就对装备有要求,探路者在户外领域一直不断进阶,来适应各个场景,各个人群在极限环境下的应用。” 探路者产品技术总监龙晋给大家讲解了探路者户外滑雪服装产品信息,用专业又易懂的方式让学员们对探路者的产品有了深度的了解,并现场借用矿泉水展示单向导湿面料功能,引得学员一片赞叹。 随后,学员们对探路者产品研发中心及实验室进行参观,此次活动在愉快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据悉,STIIP体育产业发展项目首期产业沙龙为期4天,9月20-23日,分别北京新浪总部大厦、探路者产品研发中心、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举办。截止到目前,清华大学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鲍明晓教授、资深媒体人房学峰、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节目部主任张斌分别就《体育产业:新形势、新空间》《中外冰雪产业综述》《冬季运动赛事品牌建设与传播范例》与广大项目成员进行了深入分享。 清华大学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鲍明晓教授 资深媒体人房学峰 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节目部主任张斌 来自国家体育场、国家游泳中心、央视网、微赛体育、体育之窗、关键之道、保准体育、泛华体育、美耶体育、寰球文旅、华侨城文旅、北辰地产等25家企业的36名体育创业者、从业者参与了为期4天的产业沙龙。活动还吸引了众多知名体育人的积极参与,中国冬奥首金得主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运动员委员会主席杨扬,体操世界冠军莫慧兰、跳水奥运冠军王鑫和林跃也都亲临现场,与诸位项目成员一同,倾听行业专家的精彩分享。 中国冬奥首金得主、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运动员委员会主席杨扬 STIIP体育产业发展项目,旨在发现和扶持体育产业优秀民族创新企业品牌,培育体育产业人才,践行打造体育装备制造商、体育场馆运营商、体育赛事管理以及用户受众互联互通的全新产业生态。打造产业专家人才库和体育、产业资源库,并联合多家资本和奥运项目机构,对于该项目进行全方位的资源支持,成为集“人才培养”“项目孵化”“企业投融资”三位一体的创新服务平台。[详情]

新浪体育 | 2018年09月22日 08:55
STIIP明星学员倪守军:奥运是契机 后奥运更值得期待
STIIP明星学员倪守军:奥运是契机 后奥运更值得期待

  以助力北京冬奥、培养产业人才、注重冰雪及体育行业发展需求为目的,由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作为指导单位,新浪体育、亚设体育共同联合主办发起的STIIP体育产业发展项目将于9月20日-9月23日,在新浪总部大厦和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开展首期产业沙龙活动。 经过历时一个月的招募,近50名体育产业从业者、创业者报名参与项目,在首期产业沙龙开始之前,新浪体育采访了学员代表,ONTO Snow爱上雪体育CEO 倪守军。 新浪体育:ONTO Snow主要经营业务是什么?相对其它同行有哪些特别之处? 倪守军:ONTO Snow由全球顶级品牌Swix、知名俱乐部1031和腾跃滑雪馆共同打造,我们致力打造一条完整的冰雪产业链。我们拥有全系列产品,曾赞助7400名国内外顶级运动员,特别是在越野滑雪领域引导了全球产业的发展。 ONTO Snow雪上中心力图打造集高山、单板、越野滑雪、滑轮于一体的培训机构,通过国际雪联的扶植发展计划,从国外引进多位优秀的教练员,建立系统化的培训体系。我们的目标是普及冰雪运动的大众化。在未来,我们将从赛事运营、冰雪培训、技术产品等多领域打造一体化的冰雪产业链。 新浪体育:2022北京冬奥会即将来临,您觉得冬奥对ONTO Snow来说,机会在哪里? 倪守军:我相信“3亿人上冰雪”的目标一定会实现,冬奥会对于企业来说无疑是最好的发展契机。我们希望努力打造一个完美的运营模式,让大众充分爱上冰雪,这也是我们成立这个机构的初衷。 同时今年也是ONTO Snow第二年举办全国儿童、青少年夏季滑雪赛事,这是一项非常有趣的赛事,我们利用模拟机矩阵的打造,和夏季滑雪场地运营,共同搭建多维度的全年龄滑雪赛场。 新浪体育:这项赛事是北京地区举办吗? 倪守军:目前已经华北地区广泛展开,未来将推向全国。 新浪体育:是否可以这样理解,赛事运营目前是ONTO Snow的核心竞争力? 倪守军:目前中国的冰雪赛事参赛人数并不多,由于我本人之前从事高尔夫、足球赛事工作,所以我深知举办比赛,只有结合大力推广才有可能大众化。我对ONTO Snow在办赛水平还是很有自信的,但是办赛的同时,宣传推广绝对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这里给大家做一个预告,2019年的2、3月份我们将引进国际雪联赛事及世界杯滑轮赛事,场地方面,我会选择鸟巢、首钢、延庆这三个北京冰雪地标来落地。 新浪体育:在冬奥周期中,随着政策的改变,ONTO Snow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倪守军:我觉得是冰雪专业人才的极度匮乏、人才的流动,都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困扰。我们下一步的计划就是引进国外先进教学模式、技术,招聘跨界精英,通过赛事、培训加大培养人才的力度,打造自主化的运营体系。 新浪体育:STIIP体育产业发展项目是由新浪体育、亚设体育联合发起的,旨在为发现和扶持体育产业优秀民族创新企业品牌,培育体育产业人才,打造全新的体育产业生态的平台,您是基于怎样的考虑,加入到这个项目当中,您又是怎样认识和评价这个平台的? 倪守军:偶然机会通过新闻我开始关注到这个项目,它对我而言很有吸引力,很期待从众位嘉宾老师、行业领袖的分享中找到精英品牌的方法,让自己和企业都能得到提升。 新浪体育:最期待哪位嘉宾的分享? 倪守军:房学峰、朱承翼、潘石坚这三位老师,我一直有关注他们,三位老师对体育产业有着非常深入的理解,他们对于产业的定位及研究,对行业的判断对我来说都非常有帮助,我非常期待与他们一起探讨。 新浪体育:您对冬奥之后整个冰雪产业的格局有何期待? 倪守军:奥运拉动了全国冰雪产业的发展,而奥运遗产的保留和再利用,将是一个留给中国冰雪人的重要课题。奥运是一个难得的发展契机,但是后奥运时代更值得期待。[详情]

体育综合 | 2018年09月14日 21:52
观点|段钢:做体育需规矩和耐心 要乐观看待产业发展
观点|段钢:做体育需规矩和耐心 要乐观看待产业发展

  近日,由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指导,新浪体育、亚设体育共同主办的STIIP体育产业发展项目正式启动。启动仪式上,中网CEO段钢与多位中国体育产业学者专家及行业大咖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前景。谈及中国体育产业的欠缺部分,段钢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对于中国体育产业,段钢始终认为这是个值得让人乐观的行业。为什么这么说呢?“从理论上来看,体育行业不受经济周期的影响。中国人有一句古话,叫做‘穷文富武’,做体育,必须有经济支撑,有雄厚的资本,才能做体育。所以,被市场淘汰下去的,其实是没有实力的个体,并不代表这个产业整体水平。” 段钢进一步解释:“比如像中网,我们每年刚性的奖金增长在8%左右。今年,受美元升值的影响,奖金增长变成了17.6%,涨了一千一百多万美元。我们既然想做好,就要认真去做。所以,这是我讲到的第一点,体育行业不应该受经济周期的影响。不能说经济不好,就压低奖金。我们要乐观的看待行业和产业的成本和价值提升。” “第二点,是大家的共识,体育行业要‘讲规矩’。体育要对运动员约束,对观众约束,对每一个参与人约束。例如,参加温网需要穿白色衣服,费德勒2013年的赞助商,鞋底的颜色不同,被裁判叫停换鞋。相同的,我特别赞成中国足协要求运动员不允许纹身。像NBA的球员不允许戴墨镜,只有两个场合允许戴耳机等等。行为规范需要有一定约束,这个是我们对体育的认识。社会上假疫苗等事件的产生,都是对规则的漠视,对规则没有敬畏心,才导致了今天的局面。” 说到此处,段钢简单介绍了目前中网赛事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中网的赛事跟德国一样,有四站,数量超过法国、澳大利亚这些有大满贯赛事的国家,但是在WTA、ATP的国际会议上,很难看到有中国面孔,只有从2017年上半年开始,中网才开始派人参加国际组织的会议,以前全部都是委托给外方来做。” “所以不要着急去实现价值,要用时间去证明自己。我觉得这个行业最缺的是耐心,总有人问我,中网什么时候能盈利?盈利多少呢?什么时候能赶上四大满贯呢?细细琢磨一下,像四大满贯,比如刚刚打完的温网,它是1877年创立的,到现在有141年的历史了;还有马上打响的美网,1881年创立的;法网1891年创立;哪怕最年轻的澳网也是成立于1905年,他们都是经过一百多年的磨砺积累,才有今天的可能。中网是2004年开始创办的,2004年是第一届,到今年已经是第十五届了,而且全部都在十一黄金周。我们经过十五年的努力,做到现在这种程度,看上去已经很不错了,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对于文化的积累远远不够,对于经验的积累也远远不够。” “而且,我认为不光是网球,比如说英超,是1888年创办的,我们耳熟能详的博尔顿马拉松创办于1889年,意甲创办于1898年,奥运会创办于1896年,这些赛事都是经过了一百多年的沉淀,最年轻的F1赛事创办于1950年,它也经过了几十年的积累。所以,对于一个体育赛事,我们往往缺乏耐心,都希望它能够迅速的回笼资金,但是,实际上,对于赛事来讲,很难那么快完成商业上的成功。” 对于顶级的国际体育组织缺乏中国人的身影,这意味着什么?段钢这样回答道:“实际上,从网球的项目来看中国目前还是跟随者,那么对于网球赛事的安排,以及规则的改变,都有重大的意义。今年美网将加入“读秒”的规则,需要你去发表自己的声音,为自己争取利益,为整个国家,为这个行业,为国家的行业去争取利益,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另外现在我们还在讨论2019年之后的奖金安排,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光是这样,网球还牵扯到一个分级的问题,现在ATP所有赛事的董事,包括球员的董事,都来自一千分的比赛,我们希望在2019年之后,也改变这种格局,让更多级别的人可以进入到最高一层的决策机构,能够为这些赛事争取利益。”[详情]

体育综合 | 2018年08月28日 17:41
高宏:体育产业需突破“老三样” 用“新三样”填补
高宏:体育产业需突破“老三样” 用“新三样”填补

  近日,由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指导,新浪体育、亚设体育共同主办的STIIP体育产业发展项目正式启动。启动仪式上,体育之窗CEO高宏与多位中国体育产业学者专家及行业大咖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前景。谈及中国体育产业最欠缺的部分,高宏表达了自己的思考。 投身体育产业多年,体育之窗已经成长为中国体育场馆运营领域不可忽视的力量,作为掌门人的高宏一直在思考,到底什么才是“体育产业”?他认为:“中国的体育产业是舶来品,我们将他们的变现模式,统称为‘老三样’:版权、广告赞助、票务特许产品。那么,中国体育产业在近年的飞速发展中还衍生出了‘新三样’,即:数字化,城市化,明星化。” “举个例子,体育之窗正在做中国女排超级联赛的运营,关于联赛的运营,像中超、CBA都是延续了‘老三样’,那么‘新三样’要怎么做才能有新的价值呢?数字化,我们需要大量的数字媒体进行配合传播,微博、微信等20多家数字媒体平台,共同分担了数字媒体的业务合作;明星化,比如在近日的天津中国女排超级联赛颁奖礼上,有56位体育明星,他们非常好的带动了这个赛事的传播曝光;城市化,我们有20多个中国排球的城市联盟。城市,中国未来经济最旺盛的地缘力量,二三线城市对体育有很强的渴望,对新型事物,二三线城市也有很大的需求。” “像优酷一掷千金购买体育版权,并且投入了更大的资金去做,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要产生新的流量,所以数字化,城市化,明星化,这些方面,我们都在努力去开发和拓展。旧的模式要学习,更要融合新的模式,在世界体育版图中去创造出我们中国的特色内容。” “这些年,我们在体育行业的坚守,让我们发展的更好,有些举措甚至在成果上可以超过很多西方国家,究其原因,是因为在其他国家,并不具备“新三样”的基因和成长土壤,而中国有最大的互联网和数字体育游戏的体量。”[详情]

体育综合 | 2018年08月23日 19:01
房学峰:体育行业=事业+产业 冰雪产业要有世界格局
房学峰:体育行业=事业+产业 冰雪产业要有世界格局

  2018年8月2日,由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指导,新浪体育、亚设体育共同主办的STIIP体育产业发展项目正式启动。启动仪式上,资深媒体人房学峰与多位中国体育产业学者专家及行业大咖齐聚一堂,共同探讨2022冬奥会临近之际中国冰雪产业发展。 在STIIP项目中,中国冰雪产业的发展转型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作为资深的媒体人,房学峰有着自己的思考。 房学峰认为STIIP的项目主题非常好,他认为目前,困扰中国体育行业发展的是由于各种不对称因素造成的,其中有政策的不对称,信息的不对称,理论与实践的不对称等。但是,最重要的角色,就是当下中国体育产业的从业者,各级体育局内部人士和积极投身体育行业的社会人士。其中最关键的问题就在于重新认知体育事业的过程,例如体育行业是由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构成的,这是最基本的认知。 在房学峰看来,“所谓的重新认知,就是过去一直讲中国体育是计划经济最后的堡垒:在过去的体制下,我们难以用国际的眼光和标准去审视体育。现在,无论是从国家的层面还是体育总局的层面,都在尝试身份的转变,但是,这个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就拿冰壶运动来说,有人说我们冰壶的水平下降了,但我认为,它不是绝对水平的下降,而是相对水平的下降。国际上冰壶比赛的主体,已经变成了冰壶大满贯,类似于网球大满贯。对于男子七站、女子六站、十三站冰壶大满贯赛事中,男子七站中的四站,女子六站中的五站,是20年以后办的。也就是说,冰壶运动的职业化进程,现在正刚刚起步,这些比赛中,总奖金最高的一场是男子女子分开的,最高奖金65万左右。所以,我建议在开始做冰壶的阶段,中国企业要设置更高的奖金给冰壶大满贯,这样就可以把加拿大、瑞士、瑞典等国家的运动员吸引过来。 我之前与冬运会中心的主任,原中国冰壶协会主席沟通过,他认为发展中的冰壶事业有三个关键点。第一,中国冰壶是一项需要从娃娃抓起的运动,像国际上的冰壶运动员都是从十三四岁开始专业从事冰壶运动;第二,要把中国冰壶打造成中国冬奥会上的“乒乓球”,因为冰壶是“冰上国际象棋”,国际壶联的凯特女士也很愿意在中国发展冰壶;第三,冰壶是一项正在慢慢开始转变成为职业体育的运动项目。由此看来,我们对世界体育的认知,无论是从官方的角度,民间的角度还是社会的角度,都是有很大偏差的。 此外,房学峰还举例子说明:“都说中国的羽毛球现在越来越差了,拉尔森2018年设置的羽毛球世界大赛,总奖金是1600万美元,这就意味着,运动员可以靠打职业比赛生活,更多有运动天赋的外国运动员可以打羽毛球了,这就是我们对世界体育的认知问题。比如滑雪,对于跳台滑雪设在崇礼却没有设在北京,是因为滑雪的跳台本身就是一个地区的地标,冬奥会的地标就是跳台,当然冰球馆也是地标,因为它类似于篮球。就跳台滑雪的趋势来看,它慢慢逐渐发展成为了夏季项目,目前在跳台滑雪的领域中,最有市场价值和观赏投入的最高点不是在冬季,而是每年7月至11月国际雪联做的夏季大奖赛。国际雪联夏季大奖赛,使用的是冬奥会的跳台,不过不是落在雪上,而是落在草地上。所以,我认为滑雪跳台是很有地标性的。冬奥会项目的四季化,或者说是夏季化,都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有朋友跟我提到,他想做冰雪公园的项目,我建议的是,将公路改为铺草坪,因为冬季滑雪的项目都是在草上训练,并且是滑雪专用的草,这样既降低了修路成本,又可以投入到滑雪的项目中。以上的例子,说明中国冰雪产业和运动的发展,都应该有世界的眼光,看世界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我们在这种趋势下能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就算是广东也能成为中心冰雪城市。我反对冰雪混谈,比如做冰雪小镇,冰是冰,雪是雪,所有的冰上运动都是典型的室内运动,所有的雪上运动都是户外运动,所以冰雪混谈,真正从行业的角度来看是有问题的,当然,对于约定俗成的内容,是无所谓的。” 此外,房学峰还举例子说明:“都说中国的羽毛球水平在下降,我们看看拉尔森在2018年设置的羽毛球世界大赛,总奖金高达1600万美元,这就意味着,国外运动员可以靠打职业比赛生活,更多有运动天赋的外国运动员可以以打羽毛球为职业了。这就是我们在世界体育认知问题上需要有的转变和客观对比。再比如滑雪,我对于2022年冬奥会跳台滑雪的主会场设置在了崇礼却没有设在北京这件事始终耿耿于怀,因为滑雪的跳台本身应该是一座举办城市的地标,冬奥会的地标就是这个跳台,但是我们北京没有打造这个地标,很可惜。 就跳台滑雪的趋势来看,它慢慢将会发展成为夏季项目。目前在跳台滑雪的领域中,最有市场价值和观赏投入的高点并不在冬季,而是每年7月至11月国际雪联做的“夏季大奖赛”。使用的是冬奥会的跳台,不过不是落在雪上,而是落在草地上。我认为冬奥会项目的四季化,或者说是夏季化,都已经成为一种巨大的趋势。有朋友跟我提到,他想做冰雪公园的项目,我给他的建议就是,将公路改为草坪,因为冬季滑雪的项目都是在草上训练,并且是滑雪专用的草,这样既降低了修路成本,又可以投入到滑雪的项目中。 以上的例子,说明中国冰雪产业和运动的发展,都应该具有世界的眼光,看世界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我们在这种趋势下能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就算是广东也能成为中心的冰雪城市。我反对在产业开发上将冰雪割裂开,比如做冰雪小镇,冰是冰,雪是雪,所有的冰上运动都是典型的室内运动,所有的雪上运动都是户外运动,真正从行业的角度来看这是有问题的。 为什么广州是有可能成为亚洲的冰雪运动中心呢?广州拥有4个NBA级别的场地,只要是NBA级别的场地,都可以进行冰球比赛。另外,国际冰球联合会74个成员,现在有二十多个亚洲成员,其中有十几个是在最近五年新加入的,而中国注册的冰球运动员人数远不如印度多。东南亚运动会从去年开始,已经设置了冰球的比赛,冰球具有室内运动的全部特点,所以,冰雪运动中心不可能在北京、东京、首尔等北亚和东北亚地区的城市,因为它们不在亚洲中心的位置。但广州,往南可以影响东南亚、西亚、南亚,往北可以影响日韩,北亚。所以,广州应该成为亚洲的冰雪运动中心,这种认知,是中国冰雪运动的一种思维方式,类似于这样的思考,才有可能让我们更好的去发展中国的冰雪事业。”[详情]

新浪体育 | 2018年08月20日 15:01
观点|张斌:体育产业需要勇猛+精进 STIIP平台是钥匙
观点|张斌:体育产业需要勇猛+精进 STIIP平台是钥匙

  2018年8月2日,由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指导,新浪体育、亚设体育共同主办的STIIP体育产业发展项目正式启动。会后,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节目部主任、著名主持人张斌与新浪体育探讨了STIIP项目的优势和初心,分享了他对中国体育产业发展大潮中创业者和从业者的建议与期待。 新浪体育:本次STIIP中国体育产业发展项目很荣幸能请到张老师作为产业沙龙的分享嘉宾,您对这个项目的评价是什么? 张斌:关于这个项目,首先,它的判断是很准确的,因为中国的体育产业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说到底,是一门生意,是寻求利润、寻求发展、寻求未来前景的生意。但在操作当中,我们是需要“勇猛+精进”的,在勇猛的推进过程当中,一定要不断的回到交流、学习、磨砺的场景中去。在这个项目中,我也希望同大家一起讨论,共同寻求答案,找到路径。 其实购买知识服务以及课堂学习的,都是要终极结果的,大家最终需要的是一把“钥匙”,这样的课堂要更加有趣,让大家共同学习进步。伴随着所有学习者的事业发展,需要不断的提供帮助,提供心理上的抚慰,一些具体的知识点,具体的解决方案。因此,我认为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同时,“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好的学生”。我们有幸能成为其中一员,也可以学习很多。 新浪体育:除了在项目中分享您的专业经验,帮助更多的体育从业者、创业者了解中国体育产业知识和提升自我的方法,您还希望在这个发展项目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张斌:其实我都没有受到过专业的体育产业的“学术训练”,我与真正从事体育产业一线的人员,是有一些距离的。自1997年至今,27年来,我作为新闻媒体的从业人员,跟大家分享的是我对本行业的认知,以及站在我的角度看到的产业发展,还有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我觉得见识特别重要,有了见识才能做出判断,大家的迷茫有时候是因为无从判断,或者判断缺乏某些依据。 我们不仅要看到中国体育发展的现状,也要看到国外的现状和方向,国外的体育发展,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竞赛方式,是一种产业结果。他们的现状,就是我们的未来,更能帮助我们从中汲取到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发展的时间轴线当中的每个时间点。所以,我们要立足于本专业,跟大家分享价值创造,通过媒体实现体育资产的价值创造。当然,我也要通过我的角度去看大家做的事情,给大家指点和分享。 新浪体育:冬奥会申办成功后,国家近年在冰雪体育产业发力很大,各类的场馆建设、民间赛事、培训机构、穿戴设备等项目也逐渐展现规模效益,但是毕竟中国的体育产业还在学习阶段,您觉得当今中国体育产业的创业者、从业者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张斌:我认为,应该是“如何做到百折不挠”吧。在过往的四年内,中国体育精英的主体,在工商注册方面增加不少,但是相较于文化娱乐产业等占比还是非常小的。这就说明,现在从事传统意义上的体育产业的精英主体和精英个体还是较少的。在此情况下,还是产业总量的不足。而在这个过程当中,资本和内心的时间轴线以及节奏的需求,和现实发展的时间节奏不相吻合。总的来说,我们进展的很快,但是它应该是一个“自然生长”的过程,像我们的成长一样,每天每月,每分每秒,都无法靠我们的资本、力量或者个人的努力去拉伸加速,这是很难的一点,大家的耐心和决断一定要有。 虽然这个道理谁都会懂,但是迫于现实,有时候,很多人都会选择放弃,或者屈从于某些发展的节奏,让自己企业的发展没有那么快。所以我认为,心理上的准备要比想象的更加充分。 首先,并非每个人都适于做当下狭义概念的创业者,大家迈入这个行业和时代之后,吃苦的准备和现实要更深刻,大家要具备更大的勇气,成为一个真正的创业者。在耐心程度上,在对行业的发展和对未来愿景的认知上,要更加务实,这是我的建议。体育行业是能给中国带来健康和福祉的产业,也是中国现代化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社会转变,大家对于这个社会转变的来临,已经看到曙光,只是市场的红利还没有充分释放出来。但是,谁有所坚守,谁付出更多,未来的回报总是公平的。 新浪体育:本次新浪体育联合亚设体育开展体育产业发展项目,打造了人才培养、项目孵化、投融资三个维度的平台体系,这是一个非常大胆的尝试,请您分享一下您个人更关注这个项目中的哪个维度的业务?您觉得这三个环节中,哪个维度值得期待? 张斌:这三个维度,总体来讲,是相互连接的,没有谁一定比谁在当下更为重要。我认为大家对他的期待是多元化的,因为在这里的学习不是一对一的学习,是大家在群体当中的学习。这样,必然建立一种非常紧密的业务关联,师生关联,同学关联。对于业务的往来,对专业关系的判断和建立,是一个极好的机会,通过学习,大家可以看到新的路径,新的合作方式,甚至新的生意模式。进而完成投资者在一个场景当中,对大家的案例和生意的综合性判断。变成一个实验室,把自己目前的生意状况、投资方向、投资项目都罗列出来,基于一定的培训项目和孵化项目,像训练营一样的项目,做出一个精准的判断。使大家距离投资人更近,距离专业的投资判断更近。对于人才的培养是最基础和最根本的,大家的想法应该是多元的,都需要成长,需要机会。所以,给大家成长和生意的机会,这个项目就是有价值的,就是有用的。 新浪体育:您觉得大家都参与到STIIP体育产业发展项目当中,它有成长的空间和机会对吗? 张斌:大家参与的想法是一样的,但在这个过程当中,不是所有的体育产业问题,在课堂上都能解决。因为,很多人在课堂里学过了,而现实当中距离所学的还有很大的差距。而且体育产业不是单一的学科,应该是综合性的学科,它要求我们对很多的事情认知,要脱离传统的课本教育,应该是实战性的产业教育。因此,我认为,大家对于这个项目的诉求一定是多元性的,对所有人,都要达到一个赋能的过程,不只是知识赋能,信心赋能,更应该是生意和产业发展的机会赋能,这是大家很期待的。 如果只是简单的知识学习,同样的项目有很多,比如我在北大、清华、体育大学等都讲过课,大家只是听知识,听传统的教育,在哪都会有。但是参与这个项目的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在这四天,在这96个小时内,跟老师、同学和业界人士相处的情境当中,都能完成他对自己生意的判断,对自己投融资方向的判断,甚至能接洽到最好的资源。实际上,这是一个平台,是一个聚拢所需的资源性平台。这个项目可以赋能,对于参与者来说就是有价值的,只是大家对所谓的能量理解会略有不同。大家一定希望是能够汲取力量,能够看到未来,能够拿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源渠道,甚至是资金。大家的需求是多样性的,要充分满足大家的需求。 新浪体育:您如何看待中国体育从业者的社会责任? 张斌:大家都爱说“初心”,所有人做体育产业,可能有两个最根本的目的,第一,是真的热爱体育,体育曾经带给我们改变,我们也希望用自己的生意、事业去改变更多的人;第二,通过体育能够改变这个时代,为这个时代创造更多的财富。所以,我认为体育是展现现代文明的基石,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体育市场价值的增长,还有通过我们的努力,让体育能够释放出更多的,以前未曾释放出的人文价值。这是对一个人的改变,对人的生活方式的改变,对一个群体的改变,是更为深远的。 体育的社会责任,不仅是救助弱势群体,不仅是“铁肩担道义”,还是改变人们对于生活方式的选择,对于自己的身体和精神系统的完美追求,这可能是所有人,无论是生意还是事业的终极目标。在未来,在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当中,体育一定扮演比现在更重要的角色。[详情]

新浪体育 | 2018年08月14日 17:55
视频-高宏:聚合最权威专家团队 STIIP是产业里程碑
视频-高宏:聚合最权威专家团队 STIIP是产业里程碑

  2018年8月2日,由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指导,新浪体育、亚设体育共同主办的STIIP体育产业发展项目正式启动。会后,体育之窗CEO高宏向新浪体育表达了对STIIP项目的支持,他表示:这个项目的设计规划非常新颖,通过互联网和媒体的属性可以让体育给个人、给行业带来新的活力,它会成为中国体育产业一个里程碑的项目。[详情]

新浪体育 | 2018年08月14日 14:19
视频-韩牧:三位一体创造无限可能 STIIP对产业影响巨大
视频-韩牧:三位一体创造无限可能 STIIP对产业影响巨大

  2018年8月2日,由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指导,新浪体育、亚设体育共同主办的STIIP体育产业发展项目正式启动。会后,懒熊体育创始人韩牧向新浪体育说出了对STIIP项目的理解,他表示:这个项目的尝试非常有价值,三位一体的规划也有很大潜力,STIIP项目对体育产业的影响非常大,涉及多种变量,相信会有很大作为。[详情]

新浪体育 | 2018年08月14日 14:16
视频-林军:冰雪初创企业机遇难得 STIIP具备创新前瞻性
视频-林军:冰雪初创企业机遇难得 STIIP具备创新前瞻性

  2018年8月2日,由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指导,新浪体育、亚设体育共同主办的STIIP体育产业发展项目正式启动。会后,将国际知名冰上演出Stars On Ice “冰上之星”花样滑冰世界巡回表演引入中国的弘越体育CEO林军与新浪体育探讨了STIIP项目的巨大潜力与社会责任,分享了他对中国体育产业发展大潮中广大冰雪创业者和从业者的期许。[详情]

新浪体育 | 2018年08月14日 14:14
视频-朱承翼:冰雪产业需要人才 期待STIIP发挥平台效应
视频-朱承翼:冰雪产业需要人才 期待STIIP发挥平台效应

  2018年8月2日,由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指导,新浪体育、亚设体育共同主办的STIIP体育产业发展项目正式启动。会后,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原副主任,中国滑雪协会副主席朱承翼向新浪体育表达了对STIIP项目的高度评价,他表示:中国的冰雪产业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STIIP项目需要发挥平台效应,为更多从业者和创业者提供交流和学习的机会。[详情]

新浪体育 | 2018年08月14日 14:09
STIIP首期产业沙龙精彩纷呈 大咖云集共话体育春秋
STIIP首期产业沙龙精彩纷呈 大咖云集共话体育春秋

  9月21日,STIIP体育产业发展项目首期产业沙龙的学员们来到探路者产品研发中心进行参观学习,探路者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静致欢迎词并对探路者的发展战略进行了分享,随后探路者集团副总裁蔡英元陪同学员参观了研发中心。 “STIIP体育产业发展项目”是由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作为指导单位,新浪体育、亚设体育共同联合主办发起,旨在发现和扶持体育产业优秀民族创新企业品牌,培育体育产业人才,践行打造体育装备制造商、体育场馆运营商、体育赛事管理以及用户受众互联互通的全新产业生态。 会上,探路者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静对此次来参访探路者的学员们表示欢迎,并对公司进行了简短的介绍。探路者从1999年第一顶帐篷起步,如今已成长为中国户外市场占有率与品牌提及率第一的户外品牌,并与中国南北极科考、航天中心等进行了多方面的合作。 专业、科技、时尚,是探路者的产品定位。王静认为户外产品专业是必要要素,未来将提升探路者全产品线,全力打造具有户外探索基因,符合日常穿着,又兼具时尚,并使冷冰冰的科技变得温暖的极致产品,目前已经发售的行者裤就是这样一款产品。最后,王静还表示希望通过与STIIP体育产业发展项目更加深度的沟通与交流,来开启更多的合作。 探路者集团副总裁蔡英元在致辞中称“无论你身处什么样的环境,只要你在户外,就对装备有要求,探路者在户外领域一直不断进阶,来适应各个场景,各个人群在极限环境下的应用。” 探路者产品技术总监龙晋给大家讲解了探路者户外滑雪服装产品信息,用专业又易懂的方式让学员们对探路者的产品有了深度的了解,并现场借用矿泉水展示单向导湿面料功能,引得学员一片赞叹。 随后,学员们对探路者产品研发中心及实验室进行参观,此次活动在愉快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据悉,STIIP体育产业发展项目首期产业沙龙为期4天,9月20-23日,分别北京新浪总部大厦、探路者产品研发中心、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举办。截止到目前,清华大学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鲍明晓教授、资深媒体人房学峰、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节目部主任张斌分别就《体育产业:新形势、新空间》《中外冰雪产业综述》《冬季运动赛事品牌建设与传播范例》与广大项目成员进行了深入分享。 清华大学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鲍明晓教授 资深媒体人房学峰 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节目部主任张斌 来自国家体育场、国家游泳中心、央视网、微赛体育、体育之窗、关键之道、保准体育、泛华体育、美耶体育、寰球文旅、华侨城文旅、北辰地产等25家企业的36名体育创业者、从业者参与了为期4天的产业沙龙。活动还吸引了众多知名体育人的积极参与,中国冬奥首金得主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运动员委员会主席杨扬,体操世界冠军莫慧兰、跳水奥运冠军王鑫和林跃也都亲临现场,与诸位项目成员一同,倾听行业专家的精彩分享。 中国冬奥首金得主、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运动员委员会主席杨扬 STIIP体育产业发展项目,旨在发现和扶持体育产业优秀民族创新企业品牌,培育体育产业人才,践行打造体育装备制造商、体育场馆运营商、体育赛事管理以及用户受众互联互通的全新产业生态。打造产业专家人才库和体育、产业资源库,并联合多家资本和奥运项目机构,对于该项目进行全方位的资源支持,成为集“人才培养”“项目孵化”“企业投融资”三位一体的创新服务平台。[详情]

STIIP明星学员倪守军:奥运是契机 后奥运更值得期待
STIIP明星学员倪守军:奥运是契机 后奥运更值得期待

  以助力北京冬奥、培养产业人才、注重冰雪及体育行业发展需求为目的,由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作为指导单位,新浪体育、亚设体育共同联合主办发起的STIIP体育产业发展项目将于9月20日-9月23日,在新浪总部大厦和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开展首期产业沙龙活动。 经过历时一个月的招募,近50名体育产业从业者、创业者报名参与项目,在首期产业沙龙开始之前,新浪体育采访了学员代表,ONTO Snow爱上雪体育CEO 倪守军。 新浪体育:ONTO Snow主要经营业务是什么?相对其它同行有哪些特别之处? 倪守军:ONTO Snow由全球顶级品牌Swix、知名俱乐部1031和腾跃滑雪馆共同打造,我们致力打造一条完整的冰雪产业链。我们拥有全系列产品,曾赞助7400名国内外顶级运动员,特别是在越野滑雪领域引导了全球产业的发展。 ONTO Snow雪上中心力图打造集高山、单板、越野滑雪、滑轮于一体的培训机构,通过国际雪联的扶植发展计划,从国外引进多位优秀的教练员,建立系统化的培训体系。我们的目标是普及冰雪运动的大众化。在未来,我们将从赛事运营、冰雪培训、技术产品等多领域打造一体化的冰雪产业链。 新浪体育:2022北京冬奥会即将来临,您觉得冬奥对ONTO Snow来说,机会在哪里? 倪守军:我相信“3亿人上冰雪”的目标一定会实现,冬奥会对于企业来说无疑是最好的发展契机。我们希望努力打造一个完美的运营模式,让大众充分爱上冰雪,这也是我们成立这个机构的初衷。 同时今年也是ONTO Snow第二年举办全国儿童、青少年夏季滑雪赛事,这是一项非常有趣的赛事,我们利用模拟机矩阵的打造,和夏季滑雪场地运营,共同搭建多维度的全年龄滑雪赛场。 新浪体育:这项赛事是北京地区举办吗? 倪守军:目前已经华北地区广泛展开,未来将推向全国。 新浪体育:是否可以这样理解,赛事运营目前是ONTO Snow的核心竞争力? 倪守军:目前中国的冰雪赛事参赛人数并不多,由于我本人之前从事高尔夫、足球赛事工作,所以我深知举办比赛,只有结合大力推广才有可能大众化。我对ONTO Snow在办赛水平还是很有自信的,但是办赛的同时,宣传推广绝对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这里给大家做一个预告,2019年的2、3月份我们将引进国际雪联赛事及世界杯滑轮赛事,场地方面,我会选择鸟巢、首钢、延庆这三个北京冰雪地标来落地。 新浪体育:在冬奥周期中,随着政策的改变,ONTO Snow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倪守军:我觉得是冰雪专业人才的极度匮乏、人才的流动,都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困扰。我们下一步的计划就是引进国外先进教学模式、技术,招聘跨界精英,通过赛事、培训加大培养人才的力度,打造自主化的运营体系。 新浪体育:STIIP体育产业发展项目是由新浪体育、亚设体育联合发起的,旨在为发现和扶持体育产业优秀民族创新企业品牌,培育体育产业人才,打造全新的体育产业生态的平台,您是基于怎样的考虑,加入到这个项目当中,您又是怎样认识和评价这个平台的? 倪守军:偶然机会通过新闻我开始关注到这个项目,它对我而言很有吸引力,很期待从众位嘉宾老师、行业领袖的分享中找到精英品牌的方法,让自己和企业都能得到提升。 新浪体育:最期待哪位嘉宾的分享? 倪守军:房学峰、朱承翼、潘石坚这三位老师,我一直有关注他们,三位老师对体育产业有着非常深入的理解,他们对于产业的定位及研究,对行业的判断对我来说都非常有帮助,我非常期待与他们一起探讨。 新浪体育:您对冬奥之后整个冰雪产业的格局有何期待? 倪守军:奥运拉动了全国冰雪产业的发展,而奥运遗产的保留和再利用,将是一个留给中国冰雪人的重要课题。奥运是一个难得的发展契机,但是后奥运时代更值得期待。[详情]

观点|段钢:做体育需规矩和耐心 要乐观看待产业发展
观点|段钢:做体育需规矩和耐心 要乐观看待产业发展

  近日,由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指导,新浪体育、亚设体育共同主办的STIIP体育产业发展项目正式启动。启动仪式上,中网CEO段钢与多位中国体育产业学者专家及行业大咖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前景。谈及中国体育产业的欠缺部分,段钢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对于中国体育产业,段钢始终认为这是个值得让人乐观的行业。为什么这么说呢?“从理论上来看,体育行业不受经济周期的影响。中国人有一句古话,叫做‘穷文富武’,做体育,必须有经济支撑,有雄厚的资本,才能做体育。所以,被市场淘汰下去的,其实是没有实力的个体,并不代表这个产业整体水平。” 段钢进一步解释:“比如像中网,我们每年刚性的奖金增长在8%左右。今年,受美元升值的影响,奖金增长变成了17.6%,涨了一千一百多万美元。我们既然想做好,就要认真去做。所以,这是我讲到的第一点,体育行业不应该受经济周期的影响。不能说经济不好,就压低奖金。我们要乐观的看待行业和产业的成本和价值提升。” “第二点,是大家的共识,体育行业要‘讲规矩’。体育要对运动员约束,对观众约束,对每一个参与人约束。例如,参加温网需要穿白色衣服,费德勒2013年的赞助商,鞋底的颜色不同,被裁判叫停换鞋。相同的,我特别赞成中国足协要求运动员不允许纹身。像NBA的球员不允许戴墨镜,只有两个场合允许戴耳机等等。行为规范需要有一定约束,这个是我们对体育的认识。社会上假疫苗等事件的产生,都是对规则的漠视,对规则没有敬畏心,才导致了今天的局面。” 说到此处,段钢简单介绍了目前中网赛事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中网的赛事跟德国一样,有四站,数量超过法国、澳大利亚这些有大满贯赛事的国家,但是在WTA、ATP的国际会议上,很难看到有中国面孔,只有从2017年上半年开始,中网才开始派人参加国际组织的会议,以前全部都是委托给外方来做。” “所以不要着急去实现价值,要用时间去证明自己。我觉得这个行业最缺的是耐心,总有人问我,中网什么时候能盈利?盈利多少呢?什么时候能赶上四大满贯呢?细细琢磨一下,像四大满贯,比如刚刚打完的温网,它是1877年创立的,到现在有141年的历史了;还有马上打响的美网,1881年创立的;法网1891年创立;哪怕最年轻的澳网也是成立于1905年,他们都是经过一百多年的磨砺积累,才有今天的可能。中网是2004年开始创办的,2004年是第一届,到今年已经是第十五届了,而且全部都在十一黄金周。我们经过十五年的努力,做到现在这种程度,看上去已经很不错了,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对于文化的积累远远不够,对于经验的积累也远远不够。” “而且,我认为不光是网球,比如说英超,是1888年创办的,我们耳熟能详的博尔顿马拉松创办于1889年,意甲创办于1898年,奥运会创办于1896年,这些赛事都是经过了一百多年的沉淀,最年轻的F1赛事创办于1950年,它也经过了几十年的积累。所以,对于一个体育赛事,我们往往缺乏耐心,都希望它能够迅速的回笼资金,但是,实际上,对于赛事来讲,很难那么快完成商业上的成功。” 对于顶级的国际体育组织缺乏中国人的身影,这意味着什么?段钢这样回答道:“实际上,从网球的项目来看中国目前还是跟随者,那么对于网球赛事的安排,以及规则的改变,都有重大的意义。今年美网将加入“读秒”的规则,需要你去发表自己的声音,为自己争取利益,为整个国家,为这个行业,为国家的行业去争取利益,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另外现在我们还在讨论2019年之后的奖金安排,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光是这样,网球还牵扯到一个分级的问题,现在ATP所有赛事的董事,包括球员的董事,都来自一千分的比赛,我们希望在2019年之后,也改变这种格局,让更多级别的人可以进入到最高一层的决策机构,能够为这些赛事争取利益。”[详情]

高宏:体育产业需突破“老三样” 用“新三样”填补
高宏:体育产业需突破“老三样” 用“新三样”填补

  近日,由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指导,新浪体育、亚设体育共同主办的STIIP体育产业发展项目正式启动。启动仪式上,体育之窗CEO高宏与多位中国体育产业学者专家及行业大咖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前景。谈及中国体育产业最欠缺的部分,高宏表达了自己的思考。 投身体育产业多年,体育之窗已经成长为中国体育场馆运营领域不可忽视的力量,作为掌门人的高宏一直在思考,到底什么才是“体育产业”?他认为:“中国的体育产业是舶来品,我们将他们的变现模式,统称为‘老三样’:版权、广告赞助、票务特许产品。那么,中国体育产业在近年的飞速发展中还衍生出了‘新三样’,即:数字化,城市化,明星化。” “举个例子,体育之窗正在做中国女排超级联赛的运营,关于联赛的运营,像中超、CBA都是延续了‘老三样’,那么‘新三样’要怎么做才能有新的价值呢?数字化,我们需要大量的数字媒体进行配合传播,微博、微信等20多家数字媒体平台,共同分担了数字媒体的业务合作;明星化,比如在近日的天津中国女排超级联赛颁奖礼上,有56位体育明星,他们非常好的带动了这个赛事的传播曝光;城市化,我们有20多个中国排球的城市联盟。城市,中国未来经济最旺盛的地缘力量,二三线城市对体育有很强的渴望,对新型事物,二三线城市也有很大的需求。” “像优酷一掷千金购买体育版权,并且投入了更大的资金去做,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要产生新的流量,所以数字化,城市化,明星化,这些方面,我们都在努力去开发和拓展。旧的模式要学习,更要融合新的模式,在世界体育版图中去创造出我们中国的特色内容。” “这些年,我们在体育行业的坚守,让我们发展的更好,有些举措甚至在成果上可以超过很多西方国家,究其原因,是因为在其他国家,并不具备“新三样”的基因和成长土壤,而中国有最大的互联网和数字体育游戏的体量。”[详情]

房学峰:体育行业=事业+产业 冰雪产业要有世界格局
房学峰:体育行业=事业+产业 冰雪产业要有世界格局

  2018年8月2日,由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指导,新浪体育、亚设体育共同主办的STIIP体育产业发展项目正式启动。启动仪式上,资深媒体人房学峰与多位中国体育产业学者专家及行业大咖齐聚一堂,共同探讨2022冬奥会临近之际中国冰雪产业发展。 在STIIP项目中,中国冰雪产业的发展转型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作为资深的媒体人,房学峰有着自己的思考。 房学峰认为STIIP的项目主题非常好,他认为目前,困扰中国体育行业发展的是由于各种不对称因素造成的,其中有政策的不对称,信息的不对称,理论与实践的不对称等。但是,最重要的角色,就是当下中国体育产业的从业者,各级体育局内部人士和积极投身体育行业的社会人士。其中最关键的问题就在于重新认知体育事业的过程,例如体育行业是由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构成的,这是最基本的认知。 在房学峰看来,“所谓的重新认知,就是过去一直讲中国体育是计划经济最后的堡垒:在过去的体制下,我们难以用国际的眼光和标准去审视体育。现在,无论是从国家的层面还是体育总局的层面,都在尝试身份的转变,但是,这个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就拿冰壶运动来说,有人说我们冰壶的水平下降了,但我认为,它不是绝对水平的下降,而是相对水平的下降。国际上冰壶比赛的主体,已经变成了冰壶大满贯,类似于网球大满贯。对于男子七站、女子六站、十三站冰壶大满贯赛事中,男子七站中的四站,女子六站中的五站,是20年以后办的。也就是说,冰壶运动的职业化进程,现在正刚刚起步,这些比赛中,总奖金最高的一场是男子女子分开的,最高奖金65万左右。所以,我建议在开始做冰壶的阶段,中国企业要设置更高的奖金给冰壶大满贯,这样就可以把加拿大、瑞士、瑞典等国家的运动员吸引过来。 我之前与冬运会中心的主任,原中国冰壶协会主席沟通过,他认为发展中的冰壶事业有三个关键点。第一,中国冰壶是一项需要从娃娃抓起的运动,像国际上的冰壶运动员都是从十三四岁开始专业从事冰壶运动;第二,要把中国冰壶打造成中国冬奥会上的“乒乓球”,因为冰壶是“冰上国际象棋”,国际壶联的凯特女士也很愿意在中国发展冰壶;第三,冰壶是一项正在慢慢开始转变成为职业体育的运动项目。由此看来,我们对世界体育的认知,无论是从官方的角度,民间的角度还是社会的角度,都是有很大偏差的。 此外,房学峰还举例子说明:“都说中国的羽毛球现在越来越差了,拉尔森2018年设置的羽毛球世界大赛,总奖金是1600万美元,这就意味着,运动员可以靠打职业比赛生活,更多有运动天赋的外国运动员可以打羽毛球了,这就是我们对世界体育的认知问题。比如滑雪,对于跳台滑雪设在崇礼却没有设在北京,是因为滑雪的跳台本身就是一个地区的地标,冬奥会的地标就是跳台,当然冰球馆也是地标,因为它类似于篮球。就跳台滑雪的趋势来看,它慢慢逐渐发展成为了夏季项目,目前在跳台滑雪的领域中,最有市场价值和观赏投入的最高点不是在冬季,而是每年7月至11月国际雪联做的夏季大奖赛。国际雪联夏季大奖赛,使用的是冬奥会的跳台,不过不是落在雪上,而是落在草地上。所以,我认为滑雪跳台是很有地标性的。冬奥会项目的四季化,或者说是夏季化,都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有朋友跟我提到,他想做冰雪公园的项目,我建议的是,将公路改为铺草坪,因为冬季滑雪的项目都是在草上训练,并且是滑雪专用的草,这样既降低了修路成本,又可以投入到滑雪的项目中。以上的例子,说明中国冰雪产业和运动的发展,都应该有世界的眼光,看世界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我们在这种趋势下能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就算是广东也能成为中心冰雪城市。我反对冰雪混谈,比如做冰雪小镇,冰是冰,雪是雪,所有的冰上运动都是典型的室内运动,所有的雪上运动都是户外运动,所以冰雪混谈,真正从行业的角度来看是有问题的,当然,对于约定俗成的内容,是无所谓的。” 此外,房学峰还举例子说明:“都说中国的羽毛球水平在下降,我们看看拉尔森在2018年设置的羽毛球世界大赛,总奖金高达1600万美元,这就意味着,国外运动员可以靠打职业比赛生活,更多有运动天赋的外国运动员可以以打羽毛球为职业了。这就是我们在世界体育认知问题上需要有的转变和客观对比。再比如滑雪,我对于2022年冬奥会跳台滑雪的主会场设置在了崇礼却没有设在北京这件事始终耿耿于怀,因为滑雪的跳台本身应该是一座举办城市的地标,冬奥会的地标就是这个跳台,但是我们北京没有打造这个地标,很可惜。 就跳台滑雪的趋势来看,它慢慢将会发展成为夏季项目。目前在跳台滑雪的领域中,最有市场价值和观赏投入的高点并不在冬季,而是每年7月至11月国际雪联做的“夏季大奖赛”。使用的是冬奥会的跳台,不过不是落在雪上,而是落在草地上。我认为冬奥会项目的四季化,或者说是夏季化,都已经成为一种巨大的趋势。有朋友跟我提到,他想做冰雪公园的项目,我给他的建议就是,将公路改为草坪,因为冬季滑雪的项目都是在草上训练,并且是滑雪专用的草,这样既降低了修路成本,又可以投入到滑雪的项目中。 以上的例子,说明中国冰雪产业和运动的发展,都应该具有世界的眼光,看世界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我们在这种趋势下能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就算是广东也能成为中心的冰雪城市。我反对在产业开发上将冰雪割裂开,比如做冰雪小镇,冰是冰,雪是雪,所有的冰上运动都是典型的室内运动,所有的雪上运动都是户外运动,真正从行业的角度来看这是有问题的。 为什么广州是有可能成为亚洲的冰雪运动中心呢?广州拥有4个NBA级别的场地,只要是NBA级别的场地,都可以进行冰球比赛。另外,国际冰球联合会74个成员,现在有二十多个亚洲成员,其中有十几个是在最近五年新加入的,而中国注册的冰球运动员人数远不如印度多。东南亚运动会从去年开始,已经设置了冰球的比赛,冰球具有室内运动的全部特点,所以,冰雪运动中心不可能在北京、东京、首尔等北亚和东北亚地区的城市,因为它们不在亚洲中心的位置。但广州,往南可以影响东南亚、西亚、南亚,往北可以影响日韩,北亚。所以,广州应该成为亚洲的冰雪运动中心,这种认知,是中国冰雪运动的一种思维方式,类似于这样的思考,才有可能让我们更好的去发展中国的冰雪事业。”[详情]

观点|张斌:体育产业需要勇猛+精进 STIIP平台是钥匙
观点|张斌:体育产业需要勇猛+精进 STIIP平台是钥匙

  2018年8月2日,由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指导,新浪体育、亚设体育共同主办的STIIP体育产业发展项目正式启动。会后,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节目部主任、著名主持人张斌与新浪体育探讨了STIIP项目的优势和初心,分享了他对中国体育产业发展大潮中创业者和从业者的建议与期待。 新浪体育:本次STIIP中国体育产业发展项目很荣幸能请到张老师作为产业沙龙的分享嘉宾,您对这个项目的评价是什么? 张斌:关于这个项目,首先,它的判断是很准确的,因为中国的体育产业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说到底,是一门生意,是寻求利润、寻求发展、寻求未来前景的生意。但在操作当中,我们是需要“勇猛+精进”的,在勇猛的推进过程当中,一定要不断的回到交流、学习、磨砺的场景中去。在这个项目中,我也希望同大家一起讨论,共同寻求答案,找到路径。 其实购买知识服务以及课堂学习的,都是要终极结果的,大家最终需要的是一把“钥匙”,这样的课堂要更加有趣,让大家共同学习进步。伴随着所有学习者的事业发展,需要不断的提供帮助,提供心理上的抚慰,一些具体的知识点,具体的解决方案。因此,我认为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同时,“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好的学生”。我们有幸能成为其中一员,也可以学习很多。 新浪体育:除了在项目中分享您的专业经验,帮助更多的体育从业者、创业者了解中国体育产业知识和提升自我的方法,您还希望在这个发展项目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张斌:其实我都没有受到过专业的体育产业的“学术训练”,我与真正从事体育产业一线的人员,是有一些距离的。自1997年至今,27年来,我作为新闻媒体的从业人员,跟大家分享的是我对本行业的认知,以及站在我的角度看到的产业发展,还有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我觉得见识特别重要,有了见识才能做出判断,大家的迷茫有时候是因为无从判断,或者判断缺乏某些依据。 我们不仅要看到中国体育发展的现状,也要看到国外的现状和方向,国外的体育发展,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竞赛方式,是一种产业结果。他们的现状,就是我们的未来,更能帮助我们从中汲取到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发展的时间轴线当中的每个时间点。所以,我们要立足于本专业,跟大家分享价值创造,通过媒体实现体育资产的价值创造。当然,我也要通过我的角度去看大家做的事情,给大家指点和分享。 新浪体育:冬奥会申办成功后,国家近年在冰雪体育产业发力很大,各类的场馆建设、民间赛事、培训机构、穿戴设备等项目也逐渐展现规模效益,但是毕竟中国的体育产业还在学习阶段,您觉得当今中国体育产业的创业者、从业者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张斌:我认为,应该是“如何做到百折不挠”吧。在过往的四年内,中国体育精英的主体,在工商注册方面增加不少,但是相较于文化娱乐产业等占比还是非常小的。这就说明,现在从事传统意义上的体育产业的精英主体和精英个体还是较少的。在此情况下,还是产业总量的不足。而在这个过程当中,资本和内心的时间轴线以及节奏的需求,和现实发展的时间节奏不相吻合。总的来说,我们进展的很快,但是它应该是一个“自然生长”的过程,像我们的成长一样,每天每月,每分每秒,都无法靠我们的资本、力量或者个人的努力去拉伸加速,这是很难的一点,大家的耐心和决断一定要有。 虽然这个道理谁都会懂,但是迫于现实,有时候,很多人都会选择放弃,或者屈从于某些发展的节奏,让自己企业的发展没有那么快。所以我认为,心理上的准备要比想象的更加充分。 首先,并非每个人都适于做当下狭义概念的创业者,大家迈入这个行业和时代之后,吃苦的准备和现实要更深刻,大家要具备更大的勇气,成为一个真正的创业者。在耐心程度上,在对行业的发展和对未来愿景的认知上,要更加务实,这是我的建议。体育行业是能给中国带来健康和福祉的产业,也是中国现代化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社会转变,大家对于这个社会转变的来临,已经看到曙光,只是市场的红利还没有充分释放出来。但是,谁有所坚守,谁付出更多,未来的回报总是公平的。 新浪体育:本次新浪体育联合亚设体育开展体育产业发展项目,打造了人才培养、项目孵化、投融资三个维度的平台体系,这是一个非常大胆的尝试,请您分享一下您个人更关注这个项目中的哪个维度的业务?您觉得这三个环节中,哪个维度值得期待? 张斌:这三个维度,总体来讲,是相互连接的,没有谁一定比谁在当下更为重要。我认为大家对他的期待是多元化的,因为在这里的学习不是一对一的学习,是大家在群体当中的学习。这样,必然建立一种非常紧密的业务关联,师生关联,同学关联。对于业务的往来,对专业关系的判断和建立,是一个极好的机会,通过学习,大家可以看到新的路径,新的合作方式,甚至新的生意模式。进而完成投资者在一个场景当中,对大家的案例和生意的综合性判断。变成一个实验室,把自己目前的生意状况、投资方向、投资项目都罗列出来,基于一定的培训项目和孵化项目,像训练营一样的项目,做出一个精准的判断。使大家距离投资人更近,距离专业的投资判断更近。对于人才的培养是最基础和最根本的,大家的想法应该是多元的,都需要成长,需要机会。所以,给大家成长和生意的机会,这个项目就是有价值的,就是有用的。 新浪体育:您觉得大家都参与到STIIP体育产业发展项目当中,它有成长的空间和机会对吗? 张斌:大家参与的想法是一样的,但在这个过程当中,不是所有的体育产业问题,在课堂上都能解决。因为,很多人在课堂里学过了,而现实当中距离所学的还有很大的差距。而且体育产业不是单一的学科,应该是综合性的学科,它要求我们对很多的事情认知,要脱离传统的课本教育,应该是实战性的产业教育。因此,我认为,大家对于这个项目的诉求一定是多元性的,对所有人,都要达到一个赋能的过程,不只是知识赋能,信心赋能,更应该是生意和产业发展的机会赋能,这是大家很期待的。 如果只是简单的知识学习,同样的项目有很多,比如我在北大、清华、体育大学等都讲过课,大家只是听知识,听传统的教育,在哪都会有。但是参与这个项目的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在这四天,在这96个小时内,跟老师、同学和业界人士相处的情境当中,都能完成他对自己生意的判断,对自己投融资方向的判断,甚至能接洽到最好的资源。实际上,这是一个平台,是一个聚拢所需的资源性平台。这个项目可以赋能,对于参与者来说就是有价值的,只是大家对所谓的能量理解会略有不同。大家一定希望是能够汲取力量,能够看到未来,能够拿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源渠道,甚至是资金。大家的需求是多样性的,要充分满足大家的需求。 新浪体育:您如何看待中国体育从业者的社会责任? 张斌:大家都爱说“初心”,所有人做体育产业,可能有两个最根本的目的,第一,是真的热爱体育,体育曾经带给我们改变,我们也希望用自己的生意、事业去改变更多的人;第二,通过体育能够改变这个时代,为这个时代创造更多的财富。所以,我认为体育是展现现代文明的基石,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体育市场价值的增长,还有通过我们的努力,让体育能够释放出更多的,以前未曾释放出的人文价值。这是对一个人的改变,对人的生活方式的改变,对一个群体的改变,是更为深远的。 体育的社会责任,不仅是救助弱势群体,不仅是“铁肩担道义”,还是改变人们对于生活方式的选择,对于自己的身体和精神系统的完美追求,这可能是所有人,无论是生意还是事业的终极目标。在未来,在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当中,体育一定扮演比现在更重要的角色。[详情]

视频-高宏:聚合最权威专家团队 STIIP是产业里程碑
视频-高宏:聚合最权威专家团队 STIIP是产业里程碑

  2018年8月2日,由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指导,新浪体育、亚设体育共同主办的STIIP体育产业发展项目正式启动。会后,体育之窗CEO高宏向新浪体育表达了对STIIP项目的支持,他表示:这个项目的设计规划非常新颖,通过互联网和媒体的属性可以让体育给个人、给行业带来新的活力,它会成为中国体育产业一个里程碑的项目。[详情]

视频-韩牧:三位一体创造无限可能 STIIP对产业影响巨大
视频-韩牧:三位一体创造无限可能 STIIP对产业影响巨大

  2018年8月2日,由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指导,新浪体育、亚设体育共同主办的STIIP体育产业发展项目正式启动。会后,懒熊体育创始人韩牧向新浪体育说出了对STIIP项目的理解,他表示:这个项目的尝试非常有价值,三位一体的规划也有很大潜力,STIIP项目对体育产业的影响非常大,涉及多种变量,相信会有很大作为。[详情]

视频-林军:冰雪初创企业机遇难得 STIIP具备创新前瞻性
视频-林军:冰雪初创企业机遇难得 STIIP具备创新前瞻性

  2018年8月2日,由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指导,新浪体育、亚设体育共同主办的STIIP体育产业发展项目正式启动。会后,将国际知名冰上演出Stars On Ice “冰上之星”花样滑冰世界巡回表演引入中国的弘越体育CEO林军与新浪体育探讨了STIIP项目的巨大潜力与社会责任,分享了他对中国体育产业发展大潮中广大冰雪创业者和从业者的期许。[详情]

视频-朱承翼:冰雪产业需要人才 期待STIIP发挥平台效应
视频-朱承翼:冰雪产业需要人才 期待STIIP发挥平台效应

  2018年8月2日,由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指导,新浪体育、亚设体育共同主办的STIIP体育产业发展项目正式启动。会后,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原副主任,中国滑雪协会副主席朱承翼向新浪体育表达了对STIIP项目的高度评价,他表示:中国的冰雪产业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STIIP项目需要发挥平台效应,为更多从业者和创业者提供交流和学习的机会。[详情]

视频-关键之道CEO张庆:探索中求发现 STIIP项目生逢其时
视频-关键之道CEO张庆:探索中求发现 STIIP项目生逢其时

  2018年8月2日,由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指导,新浪体育、亚设体育共同主办的STIIP体育产业发展项目正式启动。会后,关键之道CEO 张庆向新浪体育表达了对STIIP项目的高度认同,分享了他对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认识和期待。[详情]

视频-马国力:体育产业是刚需 有泡沫好过死水一潭
视频-马国力:体育产业是刚需 有泡沫好过死水一潭

  2018年8月2日,由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指导,新浪体育、亚设体育共同主办的STIIP体育产业发展项目正式启动。会后,中篮联(北京)体育有限公司董事长顾问马国力向新浪体育阐述了对中国体育产业的理解,他表示:体育产业是社会前进的刚需,前途光明,道路曲折,广大创业者和从业者需要有足够耐心。[详情]

视频-张斌:体育产业需要勇猛+精进 STIIP平台是钥匙
视频-张斌:体育产业需要勇猛+精进 STIIP平台是钥匙

  2018年8月2日,由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指导,新浪体育、亚设体育共同主办的STIIP体育产业发展项目正式启动。会后,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节目部主任、著名主持人张斌与新浪体育探讨了STIIP项目的优势和初心,分享了他对中国体育产业发展大潮中创业者和从业者的建议与期待。[详情]

观点 | 汪洋:人才稀缺是产业痛点 STIIP需求巨大
观点 | 汪洋:人才稀缺是产业痛点 STIIP需求巨大

  2018年8月2日,由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指导,新浪体育、亚设体育共同主办的STIIP体育产业发展项目正式启动。启动仪式上,亚设体育创始人汪洋与中国体育产业的专家学者及产业大咖们汇聚一堂,见证了STIIP体育产业发展项目的启动,共同探讨了在产业改革大潮中,中国的体育从业者和创业者如何获得自我提升和突破。 提到北五环咖啡,体育产业的人士对这个场地并不陌生,因为《北五环沙龙》这档节目,给太多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对于STIIP这个项目,新浪体育和亚设体育实现了强强联合,对此,亚设体育又有怎样的期望值呢?亚设体育、北五环空间创始人汪洋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产业痛点:营销运营人才稀缺 北五环咖啡,也叫北五环空间,成立于2016年8月8号,当时成立的初衷,是建立一个体育产业人和资本、资源交流的平台。“我们特别想给体育圈人、体育上下游企业和资本方一个交流、互动的机会。在这两年当中,我们做了沙龙、论坛、访谈、路演活动,加起来将近300场。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对体育产业有了很深入的认知和理解,接触了很多世界冠军、奥运冠军、知名运动员退役后创业转型的企业,也有很多没有体育背景的新晋体育创业者。在这些新生的体育公司里,我们聆听到了许多他们在经营和发展中遇到的难点和痛点。在体育产业大发展的环境下,体育公司无论大小,都面临着体育人才的严重缺乏。搞体育的人不懂市场,做市场的人不懂体育。还有很多创业者不知道如何去打造自己的品牌,甚至缺乏常规的基础运营知识……” 体育产业创业艰辛 “培训+孵化”平台需求巨大 “初创型企业的创业艰辛和发展中企业的迷茫,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能懂得。在体育事业向体育产业转型的大环境下,人才培养和项目孵化的市场需求其实是巨大的。在体育圈中也有很多的在做企业咨询和培训的公司,比如关键之道、懒熊体育,他们的创始人张庆总和韩牧总都在致力于体育人才的深度培养和体育产业公司的项目孵化,推动助力体育市场的发展。” 在汪洋看来, STIIP这样的项目有着很好的市场前景,它能为初创型体育公司提供咨询,调整和优化他们的盈利模式,帮助他们在企业成长的赛道上,提效增速。“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有更多的资本联盟,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来,发挥各自的优势资源,助力这些企业实现更好的飞跃。” 打造“冰立方”体育人才聚集平台 在冬奥会来临之际,大家都能感受到冰雪产业巨大的发展潜能。汪洋希望能通过国家政策对冰雪产业的大力推动,助力冰雪产业全面发展。“北五环咖啡,也叫北五环空间,他坐落在水立方里,在冬奥筹备期内水立方也会有一个新的名称叫‘冰立方’。水立方游泳赛道也会变成2022冬奥会冰壶赛事的主场,就在前几天,北五环空间接待了国际奥委会的代表团,在这里分享了水立方转换成为‘冰立方’,承接冬奥会冰壶比赛项目的工作进展。未来这个场馆将是一个全面升级,兼容水上、冰上运动和相关业态的双奥场馆和体育地标,作为离奥运场馆最近的窗口,北五环空间将助力北京冬奥为使命,砥砺前行,努力打造成为中国体育人才和资源聚集的优质平台。” 为冬奥助力 做大产业蛋糕 “有这样的企业推动这个项目前进,对于广大新兴的中小企业和发展中的企业,无疑具有巨大的助推作用。在‘项目孵化’阶段,新浪体育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汪洋女士表示,新浪体育公司属性丰富,具备诸多的优势资源:它是互联网企业,拥有媒体属性,它做体育赛事,拥有自己的成熟自主IP赛事。从专业赛事运营、政府关系维护、商业资源开发到整合营销传播,一整套的产业体系经验分享,都可以直观的帮助各类初创企业实现快速进步。 新浪体育与亚设体育的强强联手,是睿智之选。而STIIP也需要整个体育产业中各领域的同行助力,我们也非常期待来自于广大咨询公司、来自于资本方、来自于传播平台和专项培训机构的加入,和新浪体育、亚设体育一起,把这个项目做大做好。2022冬奥日益临近,让我们一同为冬奥会蓄能,为中国体育助力。[详情]

观点|杨奇勇:水立方成功离不开人 STIIP是摸索高点
观点|杨奇勇:水立方成功离不开人 STIIP是摸索高点

  2018年8月2日,由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指导,新浪体育、亚设体育共同主办的STIIP体育产业发展项目正式启动。此项目首创了集“体育培育”、“项目孵化”和”投融资引入”三位一体的体育产业概念,将借助新浪体育和亚设体育深耕中国体育产业多年的运营管理经验和强大的媒体资源,通过培训、筛选国内优质的自主体育IP项目,与国内十余家投资机构,联合为企业提供孵化和投融资等服务。 启动仪式上,国家游泳中心总经理杨奇勇与中国体育产业的诸位专家学者及产业大咖汇聚一堂,见证了STIIP体育发展项目的启动,共同探讨了在中国体育产业改革大潮中,中国体育从业者和创业者需要如何“破局”的话题。 STIIP体育产业发展项目能够成功落地,得益于国家游泳中心的大力支持。水立方不仅是北京的城市地标,更是中国的体育地标。在后奥运时代,国家游泳中心也成为了中国奥运场馆市场化运营的成功案例之一。为了迎接冬奥会,变身“冰立方”,它的成功可以带给我们很好的经验和参考。而这份成功的经验,对于STIIP来说,是先行者的勇敢尝试,更是值得研究和学习的范本。现场,国家游泳中心总经理杨奇勇先生为大家带来了详细的解读分享。 两年深耕今日收获,STIIP是摸索的高点 首先,水立方在两年以前,已经在开始做产业聚集、产业支持的培训,做“人”的聚集。每年水立方北五环咖啡承办近100场的大大小小的关于体育产业的论坛、访谈,包括项目探讨、项目发布、项目路演等等活动。 STIIP这个项目是这两年以来,水立方北五环咖啡扎实摸索达到的一个高点。作为一个完全针对体育产业的发展项目,可以认为它是企业孵化、知识传递、人才教育培养的综合体。目前我们的工作还仅是一个开始,期待利用近几年我们积累的人气、资本和经验,实现一个比较大的突破。 十年发展日新月异 从变化中寻找方向 就水立方来讲, 2008年奥运会以后,到今天运营了十年。2008年开始,国家和北京市,利用冬奥会巨大的政策拉动,走上了一条蓬勃发展的体育产业道路。水立方在这十年里,保持了一个比较活跃、饱满的运营状态,但是它里面的业态,它涉及到的运营内容,在十年以来却发生了非常大的“向上”的变迁。这十年以来,中国体育有了全面的变化和升级,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在“双轮驱动”下都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绩。体育产业在发展,水立方在这十年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在正在对外准备做管理的输出。所谓的管理输出,是输出教学,输出训练人才。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找到平衡,在国有企业市场化的经营中把握自己的方向。 把握冬奥机遇 实现可持续发展 站在冬奥会的角度来说,水立方变身“冰立方”。本届冬奥会就像2008年一样,它会对北京这座城市、会对体育产业、包括对水立方本身,带来一次巨大的拉动。我们应该用开放的心态,去看新一届的奥运会,应该用可持续的眼光,看待未来的场馆运营。新的冬奥会,一定会带来新的东西。这一届冬奥会非常强调“可持续发展”,要知道这个钱用在哪,它到底能产生什么样的效果。 要想可持续发展,核心是人才的挖掘、培养和高效利用。本次奥运会我们要新建体育场馆,同时将有四、五个体育场馆迎来改造,改造以后,这些场馆将具备冰上项目的功能。那么这些场馆的管理人才在哪?运营设备的人才在哪?赛事管理、日常管理的人才在哪?可以说我们确实需要大量的人才,需要知识的输出和传递,如何能够尽快掌握好冰雪运动的产业发展规律,能更快地培养年轻人投入到冰雪产业中来,这样在冬奥会之后,我们的冬奥场馆建设才会有更高效的利用和价值的再次开发。STIIP这个项目,将会为中国的冰雪项目提供一个现实的样板,可以实现人才、数据和资源的互通共享,我也相信这项产业使命的实现,也会给这个项目接下来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帮助。[详情]

魏江雷首创全新体产概念 培训、孵化、投融三位一体
魏江雷首创全新体产概念 培训、孵化、投融三位一体

  8月2日,一项名为STIIP的体育产业发展项目在北京正式启动。可能很多人会问,什么是STIIP,与体育产业又有什么关系?STIIP,暨体育培训、孵化、投融资项目(Sports Training Incubation Investment Project)的英文缩写。也就是说,STIIP首创了集“体育培育”、“项目孵化”和”投融资”三位一体的体育产业概念。 魏江雷,新浪网高级副总裁、新浪体育总经理,也是第一个提出STIIP这一体育产业概念的体育产业人。早在两年前STIIP这个概念就已在魏江雷的脑海中形成,经过近两年时间的酝酿与思考,在魏江雷的主导推动下,由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指导,新浪体育、亚设体育共同主办的STIIP体育产业发展项目正式启动。有着中国体育产业多年的运营管理经验和强大媒体资源的新浪体育、亚设体育将通过培训、筛选国内优质的体育项目和企业,与国内近百位体育行业专业家,十余家投资机构联合为优质企业项目提供孵化和投融资等服务。 那么,魏江雷是怎样思考、提出STIIP这一全新的体育产业概念,又如何最终推出了这个项目,这个项目会使哪些人受益,对于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有什么样的帮助?我们不妨了解一下STIIP项目出台前前后后的经过。 体育产业公司遇到的问题很多 早在2015年,魏江雷经常受邀前往中欧、上海交大、北体大、财经大学等各大院校、体育产业论坛进行关于体育赛事的演讲与讲座。每一次讲课结束后,聆听者都觉得意犹未尽,总是会向魏江雷提出各种有关体育产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者都以新兴的体育产业公司居多,他们在创业的过程中遇到很多的问题,不知如何解决,甚至不知去向谁求助,在听完魏江雷的讲座后,大家一股脑地把困惑、疑虑、问题都抛向了这位资深的体育产业人。 有一次,在北体大的讲座结束后,微信里向魏江雷求助的问题一直持续到了深夜,几十个问题在等待着魏江雷的回答。比如有人具体提出:“我有一个3万平方米,使用期限20年的场馆,用来做什么体育项目呢”,还有人提出,“我有一个热气球项目怎么做”、“我有一个皮滑艇项目如何开发推广”、“有一个小众帆船项目怎么启动”、“我有一个区域性的品牌,怎么运营、怎么招商”……问题之多、问题之细超乎想象,但大家提出的问题不外乎都是围绕着赛事举办、场馆运营、运动员经纪、体育产业开发等几个板块。在一边为这些体育创业者解疑答惑的同时,魏江雷也在思考,为什么大家有这么多的疑惑?原因就是随着近几年体育产业的迅速发展,大家遇到的问题在任何一个现有的教学模式里都无法找到答案。这些问题都是在一周,或者一个月、一年之内不能解决的。 魏江雷坦言,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体育从来不是一个产业,只有国家第46号文件出来后,才有了体育产业化的尝试,大部分体育公司都是在2015年前后注册和转型的,他们有着非常大的热情与理想,希望为中国体育事业做出贡献,但是他们也遇到很多困难,却没有可以学习的模板。现在的体育产业公司缺少成功的案例,很多商业化问题、场馆运营问题都不是几天的课程能够解决的。正因为如此,在魏江雷的脑海中,开始蕴酿出一个并非简单的做体育教育培训,而是集培训、孵化、投融资三位一体的体育产业孵化器的概念。 为什么需要体育产业孵化器 为什么一个简单的教育培训项目没有办法帮到体育初创者?对此魏江雷说到,1984年,中国体育拿到奥运会第一块金牌,此后到2014年的30年里,体育都是事业单位,由国家投资运动员和项目,国家办赛。体育没有向民间资本和企业开放。直到2014年,国务院发布了第46号文件,取消体育赛事审批的制度,让更多的企业以及有志于体育产业发展的个人,可以参与体育产业。第46号文件让体育产业有了一次新的姿态,就是让这些体育的从业人员和爱好体育的人可以大胆投入其中。 从2014年到2018年,这四年里整个体育产业发生了太多的变化。在这个四年周期中,有的企业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有的企业已经不复存在。过去的四年有不少经验和教训,但更多的还在尝试和探索之中,无法现在就盖棺定论。有一些特别简单的问题,都会被人问到。原因是对整个体育产业没有这方面的积累。相反,如果对比现在IT从业人员,没人会问你怎么去开发一个手机,怎么卖手机,怎么建设渠道,怎么做IT产业,因为这个产业发展了30年。在IT行业的今天,成功案例可以看小米、联想、华为;挫折的案例有Moto,诺基亚、HTC。IT产业有很多可以效仿的成功案例,但体育产业鲜有成功的样板。 从去年开始,各地政府陆续出台了体育产业的群体赛事专项资金,但是审批周期非常长。今天在体育产业打拼的公司,尤其是初创企业,是非常难的。原因有三:第一,对体育产业不熟;第二,国家没有大的政策支持;第三,鲜有能够去学习、去拷贝的成功案例。如果我们办一个学校,就可以教大家解决这些问题。 对于企业而言,接受培训讲课是一方面。但没有任何一个一周、一个月甚至一年的课程,能够解决所有问题。比如场馆运营,从普通的场馆到水立方这种国家级场馆,不同体量的场馆如何运营?从羽毛球到篮球、从游泳到冰场有何区别?不同场馆电费、水费的问题等等,光是场馆运营就可以开设二十几门课程。每个体育项目的运营都不一样,比如运营水立方和运营五棵松都是不同的。这么多的内容,对想从事体育产业的人来讲,他们都需要一一了解。所以,我们不仅仅是要让体育产业者在课堂里面学到最基本的对产业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在课程之外,如何让他们的企业真正能够按照经济规律、市场规律,以及符合体育产业发展的规律做事情。所以,这一切需要体育产业孵化器的助推。 集合众多社会资源助力体育创业者 据悉,早在两年前魏江雷就已经撰写了一套完整的培训计划,当时为什么没有发布呢?对此魏江雷解释道:“因为当时的同质化培训已经很多,另外我在过去两年中不断受到很多启发,包括在给很多人讲课的过程中就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但是更重要的是,我在思考如何在培训课程之外,给这些企业提供孵化的环境。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国内外如何进行推广创新企业,前不久魏江雷专门赴以色列考察了一周,考察以色列的创新企业以及它的孵化环境。至于为什么选择以色列,魏江雷坦言道,因为以色列是一个大力推广、鼓励创业的国家。 在以色列,18岁高中毕业后,无论男女都要服兵役,男生三年、女生两年。这些人在进入大学前需要先服兵役,兵役期满会休息一年,然后22岁开始进入大学、26岁毕业。先服兵役、然后再上学,最后再出来创业,这就组成了以色列独一无二的创新文化,从部队到大学可能都是一个孵化体系。 在以色列,上到国家,下到家庭,都支持年轻人创业,以色列有很多的孵化器,可以把一个想法,一个IP,变成一个能够销售到全球的产品,让这些小公司与大公司合作,所以孵化器对于年轻的企业而言非常重要。对于体育产业公司也是如此,除了培训还要孵化,市场推广、执行、开发都需要不同领域专家点拨。 魏江雷说到:现在的培训体系就像一个漏斗,呈倒金字塔型。很多人可以进到学习的领域,我们做教育培训,最终让一些优秀的企业和项目从漏斗底部进入孵化器。这些好的项目,经过我们的孵化器审核,进入孵化器,在两年的时间里我们会根据不同公司的经营业务和项目的特点,配备不同的导师。在赛事IP建设、赛事运营、市场宣传、商务推广、政府资源利用,投融资服务等各个方面给予初创公司实质的帮助。同时对进入孵化器的企业提供体育产业资源库信息,以沙龙的形式帮助建立其项目发展所需要的人脉和资源。总的来说,我们会对每个初创公司提供不一样的帮助,包括我们派出不同类别的导师进行辅导,我们的讲师,也是孵化专家,以丰富的经验去帮助这些初创企业,让真正好的企业进到孵化器,在孵化器里面迅速成才、尽量少走弯路。 进入体育产业孵化器后,我们还会帮助这些创业公司进行融资。这也是STIIP项目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一个好的项目,能够进入到孵化器,两年时间就要成熟、壮大,比如被大企业、更大的平台相中。另一方面,对于一个投资企业来讲,做投资要看你这个项目的业务模式、核心技术。现在,体育的核心是赛事,赛事的成长需要很长的时间。大家现在看体育很热,赛事很多,举个例子,NBA今年是73年,之前NBA也在寻找盈利模式。在赚钱之前,奥运会的前50年也是亏的。这些经验怎么来,靠孵化。对于投资机构如何选择优质项目,他们也需要从孵化器中进行考察。我们还能帮助投资机构发现孵化器里面好的项目、成熟的项目、有机会的项目,以及考察什么样的公司和项目能够投资,从天使轮到A轮,再到以后每一轮的投资是否值得等等。 帮助初创企业进行培训,为他们进行孵化,再为投资机构寻找优质项目,真正形成三位一体。可以说,STIIP的出世完全符合当下体育产业发展历史时机,真正将STIIP落地实施,中国体育产业这个行业的发展就可以不仅仅依靠国家,而是可以依靠众多的企业,有识之士合力共同做好。 魏江雷最后表示:我们做的事情,要集合很多社会资源,很多有志之士,能够跟我们一起去帮助这些初创公司,帮助这些有志于在体育产业的发展,帮助这些企业成功。所以,对于新浪体育来讲,完全不避讳或者不担心其他培训机构也按这个思路做。只要能帮助体育产业公司往前走,我们都愿意做。所以,希望更多的有识之士以及媒体,或更多的行业专家,能够帮助这些初创公司,用我们的经验,让更多的体育领域的先行者、创业者能够成功。因为这些体育产业的创业者创业成功,才能让更多的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爱上体育,整个体育产业才能发展。当中国体育产业全面发面的时候,中国体育土壤就会变得越来越肥沃、丰富,这样最终会让中国体育全面扎根全社会,让体育普及到大众的生活中,提高中国人民的身体素质、让体育一直陪伴着我们的生活走下去,这就是我们最终的愿望,也是我们为中国体育所做出的最大贡献。(袁野)[详情]

STIIP体育产业发展项目启动 首创"三位一体"新模式
STIIP体育产业发展项目启动 首创

  2018年8月2日,由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指导,新浪体育、亚设体育共同主办的STIIP体育产业发展项目正式启动。此项目首创了集“体育培育”、“项目孵化”和”投融资引入”三位一体的体育产业概念,将借助新浪体育和亚设体育深耕中国体育产业多年的运营管理经验和强大的媒体资源,通过培训、筛选国内优质的自主体育IP项目,与国内十余家投资机构,联合为企业提供孵化和投融资等服务。 启动仪式上,国家游泳中心总经理杨奇勇、中国滑雪协会副主席朱承翼、北京大学中国体育产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何文义、中网公司副董事长兼CEO段钢、凯兴资本创始合伙人 潘石坚、万国体育CEO张涛、体育之窗CEO高宏、关键之道体育咨询有限公司CEO张庆、懒熊体育创始人韩牧、弘越体育CEO林军、体育BANK联合创始人宁猛、资深媒体人房学峰、以及体操世界冠军莫慧兰、跳水奥运冠军王鑫、滑雪世界冠军郭丹丹等数十位中国体育产业的专家学者及产业大咖们汇聚一堂,见证STIIP中国体育产业项目启动的同时,共同探讨在产业改革大潮中,中国体育人如何“破局”。 培育、孵化、投融资“三位一体” STIIP,即体育培训、孵化、投融资项目(Sports Training Incubation Investment Project)的英文缩写。据主办方介绍,此项目设立的初衷,旨在发现和扶持体育产业优秀民族创新企业品牌,培育体育产业专业人才,并通过孵化器的方式,最终通过资本平台助力优质的体育企业或项目发展,成为覆盖体育产业全产业链的创新型发展平台。 作为项目的指导单位,国家游泳中心总经理杨奇勇表示,近十年以来,中国体育从原来的举国体制金牌战略,已经全面转向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双轮驱动”。近两年,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也一直在体育产业的创新、资本、人气体验等方面不停的积累与尝试,STIIP项目的启动,也将成为摸索中国体育产业新发展的一个试验田,面向全体育产业生态链条,目标打造出包含企业孵化、知识传递和人才教育培养的综合体。 作为项目主办发起方,新浪网高级副总裁、新浪体育总经理魏江雷认为,新浪体育的愿景是希望让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能够参与体育。新浪作为一家媒体平台,做了一些体育产业的探索和赛事运营工作,有一些积累和经验教训。STIIP项目打通培训、孵化和投融资三个环节,目的就是帮助更多的体育领域的先行者、创业者能够成功,因为这些体育产业的创业者创业成功,才能让更多的中国人、年轻人爱上体育,整个产业才能发展。 同时,作为项目的联合主办方,亚设体育创始人汪洋透露,作为一个中国体育产业的创业者,十分了解作为初创型企业和发展型企业的艰辛。中国体育产业并不缺乏市场和好的项目,但如何为这些公司提供咨询、帮助他们调整盈利方向,在成长的道路如何助力加速,是中国体育产业创业者们的“痛点”需求,希望STIIP项目能够真正成为聚集中国体育人和项目的成长型平台。 资源库、人才双方面加持 STIIP体育产业发展项目将组建超过200人的权威专家人才库和体育产业资源库,并联合多家资本和奥运项目机构,对于该项目进行全方位的资源支持。 据了解,STIIP的专家团队将由六方面组成:包括国内外政府及协会组织专家、奥运项目及场馆负责人、高校导师和行业KOL、投资机构精英、体育明星,以及著名品牌企业和体育公司高管。 在启动仪式上,关键之道体育咨询有限公司CEO张庆、北京大学中国体育产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何文义、凯兴资本创始合伙人潘石坚、中网公司副董事长兼CEO段钢、懒熊体育创始人韩牧、万国体育CEO张涛、体育之窗CEO高宏等,作为导师代表接受了主办方授予的STIIP体育产业发展项目聘书。 韩牧是较早投入体育产业培训、孵化、创投业务的产业专家,本次受聘STIIP体育产业发展项目导师,他表示愿意将自己多年的经验分享给更多的体育产业从业者和创业者,在全球体育产业增速加大的背景下,单独的个体很难取得成功,只有做好资源整合,使用更加高效的手段和更加系统的运营模式,将产业中的每个细节都做到有效串联,才有获得规模效应的机会。 孵化器、投融资延伸成亮点 除了国内最大的体育产业资源库和人才库搭建外,STIIP项目还将不定期举办体育产业沙龙、媒体资源扶植和走进企业调研等专项活动,并与“冬博会”、“双博会”(体育文化博览会/体育旅游博览会)等国内重要的产业会展平台相结合,丰富STIIP平台的内容与资源。 在培训方面,STIIP也聚焦为“助力冬奥”、“培养人才”和“注重实战”三个方面。课程设置将分为线上、线下12个板块,覆盖体育生态的全产业链。 此外,对培训企业的孵化器和投融资延伸,更是此项目的最具特色和最受瞩目的一环,也吸引了多家资本、投资机构的关注。目前,包括: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华盖资本、动域资本、凯兴资本、达晨创投、华人文化、邓亚萍体育产业投资基金、合鲸资本等众多投资方均已表示对此项目的期待,愿意共同助力中国冰雪和体育企业、赛事IP品牌的成长。 而作为该项目的首批学员,前体操世界冠军莫慧兰坦言:“退役后继续从事体育工作,这些年来其实也看到了很多同行、体育从业者事业的起伏,深刻感受到他们的不易和迷茫;作为一名体育人,对体育事业的情怀让我有巨大的动力去参与到对体育产业的学习了解和探知当中,也非常期待STIIP体育产业发展项目能够为更多体育产业的从业者、创业者带来帮助,很高兴自己能够成为首期体育产业课程的学员,希望能够通过这个机会,让自己对这个行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知,给未来自己的职业发展带来福祉。”[详情]

STIIP中国体育产业发展项目介绍
STIIP中国体育产业发展项目介绍

  为了更好的助力北京冬奥、培养产业人才、注重冰雪及体育行业发展需求为目的,由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作为指导单位,新浪体育、亚设体育共同联合主办发起了“STIIP中国体育产业发展项目”,将于北京时间8月2日下午两点在水立方北五环空间举行。 本项目旨在发现和扶持体育产业优秀民族创新企业品牌,培育体育产业人才,践行打造体育装备制造商、体育场馆运营商、体育赛事管理以及用户受众互联互通的全新产业生态。同时组建超过200人的权威专家人才库和体育、产业资源库,并联合多家资本和奥运项目机构,对于该项目进行全方位的资源支持。[详情]

微博热议

你还可以输入129
发布

新浪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