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国术馆与设亚投行一样重要
面对中国国运的蒸蒸日上,西方不再自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布以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已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美国朝野为之震惊。而习近平提议筹建的亚投行,吸引了不少欧洲盟友加入,更是让美国出离愤怒——以至于哈佛大学教授发起了《中国崛起终结美国世纪》的大讨论。
购买力也好、亚投行也罢,都属于“物质硬度”,与之相匹配,我们也需要“精神硬度”,即全民的慷慨昂扬之气。习主席推崇足球、拳击格斗,表面上只是在关怀体育事业,实则寄托着塑造国民性的良苦用心。日不落的辉煌、美利坚的独大,无不伴随体育运动的蓬勃发展,而越发开放进取的中国要“文化”,更要“武化”,以此提振民族百折不挠、开拓创新的锐气。
“少林小子”电钻钻不透太阳穴的视频在Youtube疯传,老外有惊呆的,有疑惑的,但终归还是将其当做一个戏法、一个笑话。——中国功夫既然这么高深莫测,为什么只是在电影小说、杂技表演里神乎其神?为什么一到擂台上就鲜有建树?名不正则言不顺,行不端则信不立,武术到了必须去伪存真的时候了!
在发展体育产业的国策激励下,武术搏击行业成长迅猛,也涌现了《昆仑决》等世界级品牌赛事,但整体上鱼目混珠、良莠不齐的局面未有改观。仅仅靠社会的、市场的、资本的力量,恐怕难以恢复逝去的武林,重振断绝的国术。为了顺应升腾的国运,为了激励民族的雄心,我国有必要重建中央国术馆。《诗》云:“无拳无勇,职为乱阶”,力量和勇气是一个大国的根基所在。
孙中山先生多次强调“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多次强调“尚武之精神、自卫之本领”,但颟顸的国民政府并不支持设立国术馆,认为“武术是被淘汰的东西,不需要提倡。”后来在西北军冯玉祥旧部张之江和北大校长蔡元培的一再坚持下,国术馆得以创办,但被国民政府排除在教育系统之外,未能挖掘国术馆的积极意义,后来蒋介石也承认这是“党国的错误”。
张之江曾经赴日参观过日本军人的劈刺演习,他看到了娴熟的技法,还看到了不屈的斗魂,当时不胜惶恐,喊出“国术救国”的口号,希望以中华武士道对抗日本武士道,培养出更勇武、更无畏的中华武士。只可惜,缺少上峰力倡,缺少资金支撑、缺少合理运作,丰满理想敌不过骨感现实。
中央国术馆1929年发起的民国比武大会倒是功德一件,让装神弄鬼之徒、招摇撞骗之辈原形毕露,所谓的武僧、所谓的高道,都被国术馆学生打塌头骨、急送医院。出山的世外高人“要么被打破了头,要么被吓破了胆”。讽刺的是,将近90年后的今天,所谓的“少林武僧”还有那么多粉丝。
重建的国术馆,当然区别于低效的民国国术馆,中央政府能够给足球改革带来强大执行力,自然也能给国术馆赋予更科学的管理、更深远的使命。
窃以为,兴办“新国术馆”有百利而无一弊:传扬国术能强身健体、磨砺心志,一扫“年龄尚未就衰,魂魄已游墟墓”的讥诮,缓解亚健康危机;传扬国术能传播华夏武术文化,树立国术权威性和正面形象,增强国家软实力;传扬国术能提升解放军和专业选手的搏击水平,巩固全民凝聚力和自豪感;传扬国术能将“不武之中国”改造成“奋武之中国”,再现强汉风骨与盛唐气象。
新国术馆的日常主要任务是研究、教授、弘扬武术,并且学习借鉴西洋格斗术之长。具体措施就是办赛、教学、著书——比如,怀揣比肩“体坛春晚”超级碗的雄心壮志,创办中华武术大会,许以重金、首脑颁奖,直播盛况、营造节日。比如,集结全国乃至聘请国外最顶尖的师资进行搏击研讨与传授,让青少年以成为国术馆学生为最大荣耀。比如,编著国术书籍、拍摄国术影片,达到启蒙科普与文化感召的效果。
重振国术馆,让“国富之中国”升级为“民强之中国”,其对大国崛起的助力,其对世界秩序的影响,较亚投行有过之无不及。
大公体育杨华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