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字面意思来看,谢文骏必然蕴含着“骏马奔腾”之类的寓意。但在其出道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这个被钦点为“刘翔接班人”的上海小伙,却始终没有“飞”起来的壮丽书写。在他的跑道面前,横着一条条无法逾越的栏架,阻止他自由飞翔。
“这有点类似我的人生。”谢文骏曾感慨道。谦逊、低调、礼貌、孝顺……谢文骏给人的印象,和他那个大名鼎鼎的“飞人”大师兄初体验有不少相似之处。就连他们的体型(都穿43码的鞋,身高都是1米90,都拥有完美的肌肉线条和臀部)、爱好甚至庆祝时习惯晃动的食指,都有高度契合的地方。相应的,人们也将对刘翔的期许或多或少地投身在他的身上:他理所应当的充当起“刘翔金牌军团”的拱卫者,传承者,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在这个欧美人曾占据优势的项目上保持统治的延续性。
为此,教练孙海平调教谢文骏的路径和模式也异常简单,只需将刘翔的成功程序复制粘贴即可。但是,正如再完美的程序也可能遇到病毒攻击一样,谢文骏的成长,就遇到了刘翔这样一个巨大的“病毒”:他从事的是110米栏这样一个给国人带来无数荣光的项目,人们对刘翔,包括他的队友对手,都给予极度的推崇甚至苛求。这让有习惯性腰伤,孙海平训练要“留一手”的谢文骏,必须始终保持较高的竞技水准;而身为刘翔团队的一员,他也必然敏锐地捕捉到,刘翔两次奥运会的蹊跷退赛,以及由此引起的持续性的非议、质疑。这些,对于一个处于成长期的运动员来说,都是一个相当不利的局面。因此,在7年职业生涯里,他的成绩一直裹足不前,没有能取得一项世界冠军头衔(同年龄的刘翔几乎将金牌拿了个遍),最好的成绩也仅仅停留在13秒28。
在刘翔的时代,13秒28绝对不能成为高手的成绩,决定前三名的成绩刷新到了13秒这样的强度。正因为如此,孙海平也给谢文骏下了判词:“2012年,谢要是有刘翔的成就,我就带他,顺便物色几个苗子;他不行,不能到13秒10到13秒15,我就退下来。”
或许是孙海平的通牒激励了他,或许是刘翔之后的110米栏世界一地鸡毛成就了他:惟一能跑进13秒的梅里特伤了,罗伯斯、奥利弗廉颇老矣,打栏已经成为家常便饭。于是,再2014年,他开始以一种类似于“京沪快轨”的高效率密集式爆发:5月18日钻石联赛上海站,他以13秒23夺冠;三天后在鸟巢的“一汽丰田”北京挑战赛,他以13秒31再次夺魁。在上海站,刘翔为谢文骏颁奖的镜头,被解读为两代“飞人”之间的交接仪式。
从竞技的角度,谢文骏两次夺冠的成绩,不要说再次在110米栏掀起黄色旋风,就连明年世界锦标赛前三可能都有些困难——那个同样是刘翔高级绿叶的史冬鹏也曾有过13秒19的惊艳表现。而谢文骏在起跑、栏间节奏等技术方面的缺陷,甚至一度让孙海平无从下手。但这些都不打紧,重要的是顶着巨大争议和脚踝隐患复出的刘翔,以及誓言跑进13秒大关的谢文骏,都找回了当初创业时的激情、节奏和面对困难的勇气。他们用自己的形象,丰富了新一代中国体育人的内涵。
从神坛到民间,刘翔用了七年的时间;而从“刘翔接班人”到“你不要做刘翔第二”(鸟巢观众语),谢文骏同样用了七年。这是两人的年龄差,也是中国人告别神话,告别刘翔留下的中国印记,重新回归到正常序列的初始。
他们终于战胜了时间、偏见和心魔,强势归来。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