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哥:款式难看设计平庸的奥运礼服

2016年06月03日09:57  体育专栏     我有话说

  《舌尖上的中国》把最简单,最大众,最家常,同时也最适合拌米饭,拌面条的一道南北通吃菜——番茄(西红柿)炒鸡蛋放在第七集《我们的田野》推出,成为主打菜。这是一道百吃不厌的家常菜,吃了半个世纪,就没腻过。

  北京奥运会,伦敦奥运会,还有即将举办的里约奥运会,更是让以“番茄炒鸡蛋”为视觉主体的红黄色调,成为中国奥运礼服三连冠。穿上这身行头“战天斗地学大寨,豪情满怀斗志昂”,特有“他乡遇故知”的瞬间喜感。

  先说优点:国旗色,红黄搭配,视觉上肯定抢眼。在巴西,特别是里约热内卢这个以开放的黄绿色调为主体的城市,一袭亮丽红色,CHINA!自信心满满。

  北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正是身着首款“番茄炒鸡蛋”,一举拿下51金21银28铜共计100块奖牌。借助“番茄炒鸡蛋”色彩的暗示,中国运动员傲视无与伦比的北京奥运赛场。继而在伦敦奥运会,全身搭配还是“番茄炒鸡蛋”。虽是客场作战,中国军团依然夺得38金27银23铜,一个吉祥的88枚奖牌成为世界第二。

  所以说啊,即将开战的里约奥运会,心里的自信暗示,无论是领奖服装还是礼仪服装,还是离不开这道红黄相间的家常菜。尤其是做竞技体育工作的,往往迷信相关的外因暗示。这绝对是正常的心里调整,而非封建迷信,是增强自信气质的成功助力。

  这些天一直在观察世界杯亚洲区12强外围赛的主场申办,沈阳市一举拿下了第一个主场打伊朗的承办权。凭什么呀?就是因为中国足球队1989年7月15日在沈阳2:0击败过伊朗队!就是因为中国足球队2001年在沈阳打进韩日世界杯!有这两个核心因素垫底,中国足球队9月6日主场揍伊朗,沈阳的气场,就是国足的心里优势。

  回到“番茄炒鸡蛋”的里约奥运礼服,再说缺点与不足,那就是款式太难看了。啥审美啊?不带这么不讲究的,不带这么因循守旧的。西装的裁剪设计平庸,样子像改革开放初期的干部西服,怎么穿都像是“借来的”。

  我还就奇了怪了,中国服饰,博大精深。无论是唐装汉服,还是明长袍清大褂,哪怕是民国的中山装,新中国的列宁服,改革开放的对襟小袄……,中国服装的款式设计都可以千变万化。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的服装设计,中西结合,传统与时尚对接,完全可以裁剪出一款展示国家自信的新版服装。为什么还要采用“乡镇企业干部”的西装款式?样子就像我们家楼下快捷酒店的服务员工作服,一点新意都没有。

  奥运会开幕式,一个向世界挥洒自信的大舞台。中国的服装企业,那些优秀的裁缝们,完全可以借助中国队入场的精彩瞬间,去引领中国礼服的新潮流。但是看了2016款的“番茄炒鸡蛋”,过气的西服老样子,这是领导意志?还是赞助商要求?或者是我们贫下中农的审美观念回归一带一路了?

  总之,看了这套新发布的奥运礼服,心潮一点都不澎湃,热血一点都不沸腾。

  穿衣戴帽,各有一套!国家的进步,奥运的自信,已经过了“冷不择衣,饥不择食”的时代,奥运礼服,咋就不能来一场“人靠衣裳马靠鞍”的说走就走创新呢?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奥运礼服国足12强赛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