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震:中国足球最缺乏的不是亚青赛冠军

2014年10月23日10:15   体育专栏  作者:赵震  

  没有第一时间对国青的亚青赛发表看法,是那个时候大家的情绪正处于成绩的影响当中。现在过去了几天,该冷静的冷静,该争吵的争吵,但有些事注定不应该被就势忘却。

  小组赛当国青淘汰韩国出线时,一片叫好声,一片认为中国足球复苏的声音。然后被卡塔尔完败之后,又是一片哀鸣。中国足球就像一个单相思成瘾的少男,对方一个眼神就认为自己有戏,欢乐喜地间又看见人家挽着男朋友的手扬长而去。

  我们总是说青少年不追求成绩,但最终最企盼成绩的是我们所有的人。其实一直青年队的成绩与这个国家的足球水平有关系,但又不是完全的正相关。韩国是亚青赛成绩最好的球队,12次夺冠。但是你能想到,近20年来,亚洲第一的日本队,竟然从来没有拿过一次亚青赛的冠军吗?而从2006年之后,日本国青竟然从来没有进入过一次亚青赛的四强,也就是说连续四届无缘世青赛了。可是没人认为日本足球水平下降了,相反却认为他们在稳定的上升。自1996年之后日本队连续16年打进了奥运会的决赛圈。他们没打进亚青赛四强的89、91的奥运队仍然顺利杀入了2012年伦敦奥运会。

  过去十年里,亚青赛成绩最好的球队是是朝鲜队,你能认为朝鲜的足球体系是我们学习的对象吗?本次亚青赛,日本、韩国、澳大利亚都没进四强,但你能认为他们的青训都出了问题吗?

  具体到一届亚青赛,一支青年队身上,成功的因素很多。可以是长期集训,比如卡塔尔。也可能是我们不知道的年龄优势,比如说……;也可以是具体的战术性胜利加运气。如果我们只是想在一届亚青赛上成绩有所突然,也可以抓2、30个苗子,从小长期集训,定会有所成果。

  但问题是,一支球队的成功并不等于你国家青训体系的成功。中国足球现在最缺乏的不是亚青赛的冠军,而是一个稳定而有效的青训体系。请问,谁能说出来现在中国足球在依靠什么体系培养未来的青训人才。

  很多人没有注意的是,在去年中国足协重新划分各部的分工之后,国青与国少两支球队再次划分给了青少部管理。将国青国少划归青少部的始作甬者是阎世铎,虽然当时有了04年亚青、亚少赛上的辉煌,但那是在吃之前的老本。之后就是长达10年的青少黑暗期。中国足协的青少部,原本的工作重点应该是搭建全国的青少年体系,组织好全国各年龄段的青少年比赛,完善青少年教练培训等与青少年足球相关的事务。但在两支国字号球队到来之后,青少部的大部分精力被这两支球队占据,部分的工作评比也随之改变,国青、国少的成绩好了,青少部的工作也就好,但这却是舍本逐末。

  南勇主政之后,想把两支青少队划归为国管部,但还未实施他就已经事发。继任者韦迪任上做的最明智的改变就是重新成立了国管部,将所有国字号球队划归国管部管理,让青少部重新回到正确的工作轨道上。但只有短短的3年,在张剑上任后进行的部门调整里,国管部手下只有国家队与国奥队两支球队,女足国字号全部划分到女子部,国青、国少重回青少部。

  10年前,时任青少部主任的冯剑明就有一个计划,希望编制一部中国足球的青少年培训大纲,但当时国青、国少比赛不断,大冯一直没有腾出手来把这件事做完。10年之后,中国足球的青少年培训仍然没有一份明确的大纲,各个年龄段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足球教材。这两年我接到了不少基层教练求助的信息,很少有人谈待遇,更多的是问能不能找到一份专业的教材。

  从普通人到足协领导再到体育总局的主管领导,都把足球当成了赌博,一支支国字号球队就是筹码,每次比赛就是开牌的时刻。我们不思进取,只希望那张馅饼能够从天而降砸到自己的头上。却全然没想过,以中国足球现在的姿势,就算掉一张馅饼,结果很可能是被烫得满脸大泡。

  青训是一项枯燥而又寂寞的事业,中国足球需要学会忍得住寂寞!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国少 国青 亚青赛 青训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