垒球运动与棒球运动很相似,区别主要是垒球球体较大,而比赛场地较小,垒间和投球距离也较短;在规则方面,垒球投手限用低手投球,跑垒员须待投手投球出手后才能离垒,棒球则没有限制。
垒球诞生于19世纪80年代的美国芝加哥,是由一名名叫乔治-汉考克记者发明。1888年垒球运动从室内转移到室外。垒球诞生后使用过很多个名字,在1920年最终定名为垒球。1933年美国成立了美国业余垒球协会(ASA)。
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投球等手法的不同,垒球又可以再细分成几个小项目,其中目前最流行的,也是奥运会的比赛项目,是被称为“速投”的那一种。
1965年,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的第一届女子垒球世锦赛,澳大利亚队在决赛中以1-0击败美国队,夺得世界冠军。
垒球运动在20世纪初传入中国,逐渐在上海、北京、天津等地的教会学校中开展。1924年旧中国第三届全国运动会首次将女子垒球列为表演项目,在1933年旧中国第五届全国运动会上成为正式比赛项目。新中国成立后的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上有21个省市的女子垒球队参赛,之后除第二届和第五届全运会外,均为正式比赛项目。
中国垒球协会于1974年成立,并于1979年11月加入国际垒球联合会。2003年10月举办了第七届世界青年女子垒球锦标,2006年8月底举办了第十一届世界女子垒球锦标赛。
垒球比赛场地是一个直角扇形区域,分内场和外场。内场呈正方形,长18米,为红沙土场地,四角各设一个垒位,在尖角上的垒位是本垒,并依逆时针方向分别为一垒、二垒和三垒。内场以外的地区为外场,外场为草皮场地,半径61-68.5米。
球:垒球由合成纤维制成,外层覆盖皮革。垒球与棒球一样硬,只是要比棒球略大一些,周长30.2-30.8厘米,棒球为23.8厘米。垒球重177-200克,棒球为141-149克。
球棒:垒球的球棒一般由铝合金制成,职业球手一律用木制球棒。棒长86.4厘米,圆柱形球棒最粗处不得超过5.7厘米。
手套:由皮革制成,在拇指和食指间设计成口袋状,手套的形状和大小随球员场上位置而有所不同。
头盔:击球手和捕手都戴有头盔,但是捕手的头盔可以覆盖整个面部。
垒球是一种以两支队伍(每队上场9人)交替击球和接球的比赛项目。比赛双方的目的是力争在7局比赛(即七轮击球)中获得最高分。如果一方有3名击球手被淘汰出局,该队的半局就宣告结束。如果七局比赛之后两队打平,将进入延长赛,直到一方获胜为止。每一局双方各有一次攻防,完成一次攻防转换为一局。
得分:
在一局比赛中,如果击球手击中球后沿逆时针方向顺利到达一垒,然后跑完所有的三垒,最后跑回本垒,此时,这支球队得一分。击球手击中对方队员投出来的球后,该击球手占得一垒。击球手击出来的球必须落在边线以内,对方接球队员之前,这样,对方接球队员就有可能用其手套将球接住。在接球手拿球上垒之前,击球手必须先到该垒。
上垒:
如果击球手将球击出场外(击球区外四个投球点以外)或者被对方投出来的球打到身上,击球手也能安全上垒。但是,如果是一个本垒打,经常是将球击出场外围栏,那么,击球手和所有跑垒球员都要绕各垒跑一周,然后马上得分。一般情况下,第一个击球队员安全到达第一垒后,然后其他击球手击中投球后,逐垒占领,这样才能得分。
其他规则:
如果击球手打出一粒边界球,除非该队员在此之前已击出两粒好球,那么这个球算击球手的一次失误。
如果击球队员在前两次击球失败后,第三次击出的球被接球队员接住,那么,该击球手就会以三击不中而被淘汰出局。
在球被接到之前,如果跑垒员跑离本垒,而且,接球队员在跑垒员赶回之前拿到球并成功上垒的话,那么,该跑垒员被淘汰出局。
击球员将球击在界内后必须跑向一垒;如果成功到达一垒,这次击球将被视为安打,并转换角色为跑垒员。投球手在掷球时必须至少有一条腿着地。击球员将球打出外场护栏外,称为本垒打,可以在无阻拦情况下跑回本垒得分,之后另一名击球员上场。
队员被替换下场之后可以重新上场,但是一名替补只能替换一名场上球员。
奥运会女子垒球比赛共有8支队伍参赛,首先进行单循环赛,循环赛前四名将进行佩寄制决赛,即由排名第1对第2,第3对第4,1对2的胜者直接进入最终决赛,负者将和3对4的胜者进行一场比赛产生另一支决赛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