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晚,在光谷国际网球中心的青春对决中,20岁的白俄罗斯新星萨巴伦卡以6-3/6-3完胜爱沙尼亚球员康塔维特,首夺WTA超五赛的单打桂冠。
一位巡回赛中冉冉升起的新星(下周排名将升至第16位)在武汉加冕,这或许也暗合了武汉网球公开赛五周年最真实的写照——在WTA巡回赛中从零开始,正在成长为不可忽视的力量。
五年很长,困难的磨砺下,它与中国网球市场一样正逐渐成熟;五年很短,从无到有,它迅速成为继续中网和上海大师赛后,国内网球赛事的下一个标杆。
就像WTA总裁米奇·劳勒说的那样,“作为一项年轻的赛事,过去五年的经历令武网的未来更令人期待。”
从零开始的蜕变
2014年1月,李娜澳网夺冠。“当有人问我来自哪里时,我都会自豪地告诉他们,是中国一个叫武汉的城市,不大,人口也就1000多万。”
这座中国中部大都市,随着李娜发布会上惯有的幽默开始被全世界更多人所知晓。
同样在这一年,武汉网球公开赛这项仅次于大满贯和皇冠赛的WTA赛事落户在武汉“光谷”,一个地理概念类似于美国硅谷的高新区域。
最初曾有一些人认为武网是为李娜而办,毕竟李娜是家乡的一张名片。事实上,在不同场合,武汉体育发展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武网赛事总监朱建斌坦承,2013年申办赛事时,李娜的年龄已经摆在那里,办赛有着全方位的考量。
涌现出李娜、潘兵、朱本强和余丽桥众多网球名宿的武汉,拥有不俗的网球氛围,更重要的是,高级别的职业网球赛事可以成为武汉迈向国际化中的一张重要名片。
一切从零开始,武网展现了不一样的武汉速度。光谷国际网球中心迅速在一片空地上拔地而起,仅仅一年,一座容纳5000人的场馆就在2014年竣工,并正式投入到了武网元年的使用中。
第二年,被命名为“旋风球场”,能容纳15000人的中央球场正式开馆,堪称亚洲最大的可开启顶棚的网球馆。整个网球中心还拥有4片标准室外硬地比赛场、4片符合比赛标准的室内备用场、16片室外训练场,另有一座3000人球场主要用于各种大型球迷互动活动。
此外,在高新发展区和国际顶级网球赛的叠加效应下,武网周边的区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球馆一路之隔开出了全新的大型购物中心,还有一个公园在建中。
一位的哥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光谷国际网球中心所在的区域潜力巨大,而观看武网的不少武汉当地人也认为,随着武网这些年的发展带动,周边区域这几年无论是商业还是交通配套都发展迅猛,即便从置业角度考虑也是当下的热门区域。
“武网令人难以置信,场馆和基础设施如此令人惊叹。我甚至希望这些能够平移到蒙特利尔去。”
漂亮的比赛场馆以及周边开阔的活动地带让首次来武网考察的罗杰斯杯(蒙特利尔超五赛)赛事总监尤金·拉皮埃尔啧啧惊叹。而武网在全球超五赛中率先引入的Foxtenn电子视频回放系统更是令众多WTA官员点赞。
“武网的设施完全是大满贯级别的。”前英国戴维斯杯队队长、穆雷的母亲朱迪·穆雷给出了由衷的评价,“要知道,这样的场馆在苏格兰完全无法想象。”
本土球员和赛事一起成长
除了赛事本身的硬件和组织外,本土球员同样是这项运动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当武网大幕落下,人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网球在中国的光明前景。
至少在光谷国际网球中心的中央赛场上,中国女网证明了中国网球的再次突破。今年王蔷的崛起、美网青少年女单冠军王曦雨的崭露头角也进一步增加了武网的影响力。
“武网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支持中国球员的发展,为她们构建更国际化、职业化的成长环境,同时让世界网坛见证中国网球的发展成果。”在武网赛事总监朱建斌看来,本土球员和赛事的成长是一件互相推动的事情,这五年这种相互促进的关系也愈发显著。
王蔷一路杀进半决赛,最终因伤无奈退赛,但在“旋风球场”她是人气最高的选手。一张宝贵的正赛外卡以及武汉热情的球迷给了她最大的动力。
“我真的非常感谢他们,尤其是中秋假期过后,他们还能在工作日来支持我。即使在我状态不太好的时候,他们一直还在鼓励我。我觉得这就是我能一直坚持下去的动力吧。”
凭借超五赛上的历史性佳绩,王蔷的世界排名下周将闯入Top30,迎来职业生涯的新高度;年轻的“00后”小将王曦雨则凭借一张资格赛外卡一路闯入正赛第二轮,甚至险些爆冷逆转13号种子卡萨金娜;郑赛赛则收获了武网正赛的首胜。
可以说这项仅次于皇冠赛的WTA赛事给了中国金花更多成长的平台。
对中国球员来说,在武网取得胜利意味着大量积分和奖金的入账,更重要的是,她们拥有更多与高手过招的机会,无论胜负都有极大的锻炼价值。
事实上也证明,过去五年,中国女网和赛事一起历练成长。
要知道武网最初的两年里,没有中国球员可以闯入正赛,直到2016年张帅才打破了这一尴尬。去年王蔷打入16强,张帅、彭帅都闯过了首轮。最终,金花们今年迎来了惊艳绽放。
就像罗杰斯杯赛事总监拉皮埃尔说的那样:“当越来越多本土球员占据世界排名前列,武网的市场潜力将被彻底激发,赛事的意义也将进一步升华。”
提升网球人口的多重尝试
五年,武网已成为WTA巡回赛硬件最好、成长最快的赛事之一。尽管赛事仍属稚嫩,但武网观众的观赛水平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最初球场内响起过手机铃声、孩子尖叫,如今随着赛事来到第五个年头,武网的球迷也获得了众多大牌球员的首肯。
大满贯冠军科维托娃就直言:“武汉球迷越来越懂得网球文化和礼仪,他们知道在最合适的时候给球员掌声。”
朱建斌和他的同事们都清楚,文化的积淀对于一项运动是很重要的。
事实上,在球场里你能看到,每场比赛都有志愿者举起“不要用闪光灯”、“不要随意走动”的各种网球礼仪牌,赛场和各种宣传海报里也有着网球文化的各类科普。
当然,作为一项新生的赛事走向成熟的道路不会一蹴而就。在工作日,日场比赛时上座率不高几乎是每一项中国网球赛事所面临的挑战。
为此,从上届开始武网就不再仿效中网,而是取消日场和夜场球票,采用全日票,让更多球迷可以观赏到更多场次的比赛。开赛初期还推出了极具性价比的欢享票,仅需50元就能将中央球场和外场的比赛“一网打尽”。
根据赛事组委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9天赛期,在6天都是工作日的情况下,武网现场观众人数达到了11.56万,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率。
要想真正提升网球人口,武网深知需要有更多的尝试。
从2014年起,赛事就运营城市俱乐部业余联赛,从最开始的8站发展到20站,5年来累计参赛人次超过1.5万。
作为中部大都市,武汉也有着仅次于北京上海的科教资源。
武网利用本地高校众多的优势,举办大学生网球联赛,进入校园传播网球文化,并且将志愿者、球童招募以及武网小记者活动打造成“武网YOUNG计划”,由此培养和吸引更多未来的武网球迷。
中部网球之都走出自己的路
过去,李娜就是中国网球的代名词。
如今身为武网推广大使的她也格外期待,家乡的这项赛事也能成为武汉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
尽管没能作为球员走上武网的赛场,历经过全世界大大小小比赛的李娜也认为武网需要自己的标签:“作为世界顶级赛事,必须也要有自己的特色,不能什么都copy别人。”
这个想法与武网不谋而合。
“赛事放在武汉只有15年,如何有自己的IP和品牌才是重要的,而更重要的是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来。不能一味地学北京和上海。”赛事承办方武汉体育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秋萍说道。
这五年来,武汉特色是武网通过镜头和社交网络传递给世界最大的亮点。
武网元年,球员酒会上,参赛球员敲响的编钟让世界认识了古老的荆楚文化;黄鹤楼上,李娜与辛吉斯隔网而立;李娜与米尔扎在吉庆街品尝地道的热干面;斯维托丽娜畅游东湖,与李娜进行水上表演赛……
这些武汉的人文历史、现代化的比赛场馆以及高水平的赛事组织通过镜头一起呈现给了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的观众,武网也成为武汉最好的全球化宣传片。
单打冠军萨巴伦卡就多次坦言,武网和武汉是每个赛季,自己最期待的旅程。
今年中秋,球场中的一场充满文化底蕴和高科技的中秋表演吸引了众多球员的注意力,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汉阳高龙表演队更是让WTA官员和球员代表惊艳不已。
“通过武网的举办,我们向世界展现了武汉是一个现代化、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城市,而武网的持续升级也展现了武汉飞速发展的进程和全球化的视野。”在武网外籍赛事总监法瑞斯看来,武网已成为这座古老而现代的大都市最好的展示窗口。
拉皮埃尔说,罗杰斯杯经历了很长的时间和努力,才让赛事变得一票难求,但武网五年的成长让他看到了更多难以置信的潜力,“不仅是中国的球员,还有这里的网球人口也数量惊人。”
尽管未来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取得成功,但五年给了更多人信心。
“这项赛事落地武汉时,我不曾想到它会有今天这般辉煌。”当年力排众议将超五赛带来武汉的WTA总裁米奇·劳勒在回望这五年时说出了更多武网人的心声——
“参与武网,见证它茁壮成长,是我至今最为自豪的成就之一。”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体育资讯、趣闻和视频,更多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s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