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我和黄健翔的“告密信事件”

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11月05日02:51  大众网-齐鲁晚报

  关于我和黄健翔,我想从头说起。黄健翔是在1995年通过考试招聘进台的,我记得他们那一批还有张虹、罗宏涛、刘玲玲、罗刚等人。他们就像当初科举考试的同年人,在一起非常融洽。我印像很深的是,在悉尼奥运会结束之后,他们这几位“同年”,特意在五环旗下一起合了影。和以往进台的人员比较,他们这一批人的确是有不同之处。他们并非通过单位调动,而是通过社会招聘、考试获得了机会。他们对体育发自内心的热爱,因而想从事这个行业;他们懂得体育,有一定基础,外语也不错。他们壮大了中央电视台体育报道的力量,也是未来中央电视台走向国际化、加强外语采访的人才资源。

  随着时间推移,上节目逐渐增多之后,他开始显示出了和我们这个时代播音员的不同。我觉得他和我们的最大不同在于,他不像我们受时代的影响比较深,留有多年没有更改过的解说方式和播音习惯。当然,这里面还有一种对足球的认可和理解。广大的球迷可能在这么多年里已经听惯了我们的发音和解说方式。在这样的情况下,黄健翔的解说就像刮起了一股清新的风,虽然他的声音条件一般,但他对足球的理解、感悟,使他有时候能以球迷的心态和方式提一些问题,无论是反问还是设问,都能激起球迷的共鸣,很快就得到了球迷们的喜爱。

  当时也有一些其他的节目,比如篮球、排球,我也希望给他安排一些解说。但他对我说:“孙老师,篮球我实在是一点儿都不懂。您要是需要翻译,我给您翻译人名可以,但解说我实在是不行。”所以从一开始,他就是一个足球专项解说员,也可以说,他是

中央电视台历史上第一个体育单项的解说员。这样的情况,在中央电视台体育部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但由于健翔对足球的偏爱、挚爱和酷爱,也由于他的确对足球有一定的积累,当时马国力主任也鼓励和发展单项解说,黄健翔得以以一个崭新的姿态,从一个新的起点出现,一下子被大家所认可。他开始解说
德甲
、意甲等各种各样的比赛,上升势头也比较猛。

  那时候,我们这批老播音员特别为他高兴。我们这一代的解说员至少要解说五到八项比赛,遇到大型运动会甚至要解说十几项。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面面俱到。我们也希望自己能够非常专,但事实就是这样,条件不允许,我们不可能说得像健翔的足球一样精。马国力对他和对别人的方式也是不同的。马国力也特别找我们谈过话说:“没有办法,现在就是这个情况,那就让他走单项这条路吧,让他干别的他也不行。”

  他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渐渐地我们也发现,健翔是个个性很强,也比较固执的人,他自己认定的事情,绝对不会改变。有时候观众把电话打到办公室,反映一些足球方面的意见,他的反应非常激烈,态度和他刚进台时已经有了明显的不同。我们每周二要开例会,但他参加的次数很少,有时来了,也缺乏应有的精神状态。一直对他器重的马国力对他的某些表现有时也很生气,也曾责令他写过检查。

  但是十多年来,我们两人之间从来没有红过一次脸。宋老师退休后,我做了播音组组长,每次给健翔安排工作任务,他都能很好地完成。无论从哪方面来说,他对我都比较尊重。2003年,我在日本解说世界排球锦标赛时撞伤了半月板,回国后在体育

医院手术治疗期间,健翔特地来看我,陪我做康复治疗,他几乎陪了我一个下午。在所有来看我的人当中,他呆的时间是最长的。健翔是一个很直的人,从来不溜须拍马,但有时也可以拍案而起。我了解他的性格,从这点上来看,他对我也是真心实意的。

  现在说到黄健翔的“辞职事件”和所谓的“告密信”,实际上不存在我和他个人之间的问题。体育频道竞赛部播音组从原来的十几个人扩充到现在的四十多人,必须有章可循,加强和完善管理制度。我们刚刚出了一本册子,建立了一些守则。在那个时期,台领导正在强调狠抓播音员主持人的纪律操守,一切要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当时台领导不满一些播音员、主持人出去走穴、拍广告。就在这种背景下,健翔仍然继续在外参加一些活动,台领导很恼火,就责成体育频道的领导去调查并上报情况。最终,体育频道编辑部向台里上报了一份情况材料,就是网上谣传的所谓“告密信”。事实上,这是组织对组织之间、内容完全属实的一份情况报告。可是网络上谣传这是我写的,落款处的“体育中心编辑部”也被改写为“体育中心×××”,或者“体育中心S××”。

  事出之后,我的很多朋友,包括北京的不少平面媒体,也包括新浪和央视国际网站,都给我打了电话,想让我说一说真实情况。当时我想说的主要有三点:第一,这是体育频道编辑部向中心提交的一份正式报告,在整个体育频道领导的会议上都被传阅过。第二,这件事情自始至终,为什么都是别人在说孙正平或者S君如何,黄健翔自己却自始至终没有提到过我与这件事有关,为什么其他人那么起劲。如果健翔对此有怀疑,他应该自己站出来说。第三,很多人说黄健翔是因为这封信被台里处理的,但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大台,台领导不会幼稚到仅凭一封所谓的“告密信”或者“检举信”,就处理一名骨干解说员吧。

  当时,几位台领导和体育频道的领导都给我打电话,让我一定要冷静,没必要回应。他们说,网络就像一辆公共汽车,谁都可以上下;在网络上,很多问题都说不清,根本没有必要理睬。果然,当我们到多哈亚运会之后,这个事件很快就销声匿迹了。事后证明虚假的东西没有生命力可言。

  (本文摘自孙正平自传《声涯》,略有删节,标题为编者所改。)


孙正平

  13年联赛数据一网打尽 改变你看中国足球的方式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