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奥运舵手改变黄建生活 单身汉醉心英语美女教师

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04月13日08:19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黄建是哪个?是我们邻居得嘛!”;“黄建?以前是我们单位的”;“黄建在我们镇上工作过……”

  参加本报承办的2008奥运舵手选拔赛后,功夫小子黄建在眉山的名气越来越大。当地老百姓甚至开玩笑说:“即便城管正在执法,清理违章乱停放的车辆,只要看到黄建的车过来了,也会客气地说:‘来,停这里,我们把执法车开走’。”参加奥运舵手选拔,已经使黄建的生活在悄然间发生了一些改变。

  改变一:赢得女教师芳心

  参加舵手选拔时,黄建还形单影只、独来独往,但现在,黄建已经赢得了当地一名英语教师小胡的芳心。

  自从2006年9月报名参加奥运舵手四川赛区选拔赛以来,黄建在眉山的名气越来越大。当众多热心大婶得知黄建还是单身汉时,有心为他做媒的人便常常找上门来。

  有好心人向小胡隆重推荐黄建,细心的她悄悄找校长要本报报纸,校长不明原因,小胡也不好意思点破,只是说要看奥运舵手的报道。看过本报对黄建等奥运舵手的报道后,小胡开始对黄建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

  就这样,两颗年轻的心渐渐开始靠拢。

  对于选择黄建,小胡腼腆地说是因为“三心”:“他是一个有责任心、孝心和爱心的人。”

  改变二:本报成为必读报纸

  在眉山,如果想关注黄建,只需要多看看《华西都市报》。正如眉山市领导所说,由于本报对黄建的特别关注,已经带动了当地媒体对黄建的报道。

  黄妈妈告诉本报记者一个真实的故事。在黄建参加奥运舵手选拔后,每当有他的新闻,本报在当地销得特别快。一次,她在中医院门口报摊上,发现一个30多岁的农村妇女刚看病出来,得知眉山功夫小子的情况后,一口气买光了报摊上所有的报纸。该妇女说:“我要把这些报纸带回去,让乡亲们都看看,眉山出了一个黄建,这是眉山的骄傲。”

  黄妈妈于是得出一个“教训”:只要有黄建的新闻,必须多买一些报纸备用,不然晚了想买都买不到了。

  改变三:外人以认识黄建为荣

  一次,黄妈妈在茶馆与朋友一起谈论黄建时,身旁的一对夫妻很得意地说,“黄建?!我同事得嘛。他是柳圣中学的体育老师,还是我签字同意他去报名参加奥运舵手选拔

  赛的……”热心人的一番表白,让黄妈妈目瞪口呆,甚至不好意思点破,害怕对方尴尬。

  柳圣中学离眉山50多公里,是当地极偏僻的一所学校,参加奥运舵手选拔前,黄建从没去过那里。不过,该校老师和学生都是黄建最坚定的支持者。据说,那些天真烂漫的孩子,甚至在教室墙壁上画有赛艇,赛艇上画有烧饼。他们说:“如果黄建叔叔比赛时肚子饿了,就可以吃到我们送的烧饼了。”

  昨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黄建说,随着奥运舵手选拔赛的推进,眉山认识他的人也越来越多。“我会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能给眉山丢脸,让支持我的人失望。”

  记者文乘武

  奥运名人堂

  “黄建,请你为本报《奥运名人堂》题几个字吧。”

  “我,题字?还是奥运名人堂?”黄建一脸惊讶。他始终不愿意把自己看成是奥运名人,但实际上,这个功夫小子已经成为眉山的骄傲,成为眉山人眼中的

  平民英雄。在成功闯进国家赛艇队后,他已迎来了代表中国冲击2008奥运会的契机。谁敢保证,2008年,他不会驾驭着创造历史之舟,飞驰在奥运赛场?

  经过再三考虑,黄建说:“能够走到今天,能够在奥运选拔赛中取得进军国家队的成绩,离不开家乡父老的支持。这样嘛,我表示一下我的感激之情嘛。”

  于是,他在纸上写下了“感谢华西都市报,感谢家乡父老的支持”两行字。 文乘武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4,70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