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常昊捅破的岂止是“窗户纸”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3月07日07:46 东方网-文汇报 | |||||||||||||||||||||
——常昊应氏杯夺冠启示
所以,当常昊昨天战胜崔哲瀚时,赛场内外的每一个中国人,无论是中国棋院的领导、棋手,还是前来采访的记者以及在讲棋会场的观众,都难抑激动之情。应氏集团董事长应明皓更是握着常昊的手连称感谢,他喃喃自语道:“终于可以告慰家父在天之灵了!” 不仅如此,常昊的胜利更是圆了中国围棋强烈的“冠军梦”。自从俞斌2000年在LG杯世界棋王战夺得冠军后,中国棋手就与世界冠军“绝缘”。其间他们打进决赛的次数不胜枚举,但最后都只能用相同的一句话来形容:“中国围棋离世界冠军还差那么一层‘窗户纸’。” 暗暗发狠硬吃“毒蛇” 这次应氏杯决赛重燃战火前,看好常昊的人寥寥无几。一来常昊近来的状态令人担忧,国内比赛还经常输给一些并不十分强大的棋手;相反,他的对手崔哲瀚,最近的状态极其神勇,在韩国国手战决赛中竟然以3比0完胜“世界第一人”李昌镐;二则常昊在1月初经历了丰田杯决赛痛失好局的打击,不少专家认为他在短时间内状态难以恢复,更有人提出——常昊过于稳当的性格弱点,将使他不可能登顶成功。 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常昊本人没有失去对自己的信心。记得前不久采访常昊时,他说:“丰田杯决赛我让大家失望了,马上就要进行应氏杯决赛的最后决战了,我相信这次自己一定不会再让大家失望!”当时听到一贯比较低调的常昊说出这样“掷地有声”的话,真的感到有些吃惊。现在回想起来,常昊已经在“暗暗发狠”了。 此次决战前,常昊说他有了一种强烈的获胜信心,这种感觉对他来说是第三次体会。前两次分别是1995年和1996年的那两届中日擂台赛,初出茅庐的常昊分别取得了五连胜和六连胜佳绩。 正是这样的信心和感觉,让常昊在北京爆发出了惊人的能量,几乎是“硬吃”了外号“毒蛇”的崔哲瀚。 理当“过问”其他冠军 中国棋院院长王汝南认为,常昊的胜利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因为中国围棋接下来还有两名棋手周鹤洋和俞斌将在世界大赛的决赛中面临强敌,常昊的率先突破将是对他们的士气一个最好的鼓舞和激励;而更重要的是,常昊能在六次冲击世界冠军失败的情况下,仍然保持顽强的斗志和充分的信心,这是非常不容易的,这也是中国围棋必须具备的精神品质。 面对胜利,常昊不仅显得平静,而且保持了清醒的头脑。毕竟七次进入世界大赛的决赛并最终拿到一个冠军,他还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呢。他还说:“李昌镐已经拿了16个世界冠军,李世石也拿了5个世界冠军,比起他们来,我还差得很远。” 确实,应氏杯冠军对于常昊来说绝非是“成功的终点”,而应该是一个“崭新的起点”。29岁的常昊今后的围棋生涯还很长,他说围棋最大的好处是给予参与者更长的运动寿命。他的师父聂卫平昨天也勉励他:“常昊啊,其他世界大赛的冠军你也该‘过问’一下。”相信常昊一定能担当起这个重任。 抓住契机突破瓶颈 常昊应氏杯夺冠对于中国围棋的整体发展也是一个良好的契机。二十年前,正是聂卫平在中日围棋擂台赛上神话般的连战连胜,造就了中国围棋建国以来的一次飞速发展。事实上,连常昊走上围棋之路也是与此有着相当的关联。 然而,由于近年来始终被韩国围棋所“压迫”,中国围棋的整体发展遇到了一个瓶颈,棋迷们的关注度开始下降,乃至去年的全国围棋甲级联赛还发生了一度找不到冠名赞助商的窘境。 常昊这次的胜利能否为中国围棋突破瓶颈带来机会呢?应该有这样的可能。中国围棋的领导者也必须有这样的思路,才能让这个应氏杯冠军实现更大的价值。如果仅仅满足于捅破“窗户纸”,难免回到过去“五年夺一冠”的老路。 抓住契机,扩大发展。这才是中国围棋在为常昊夺冠庆功后必须要走的正道。(本报北京3月6日专电) |